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自主性游戏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作者】 周晶晶
【机构】 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实验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游戏中,运用自主性游戏能够为幼儿的语言交往提供便利,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在表达中习得并逐步积累沟通的技能。通过对自主性游戏中个案的研究,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鼓励幼儿积极地运用语言交流,调动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谈话水平在交往中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语言能力;个案研究
幼儿期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十分关键,而自主性游戏作为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它能让幼儿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幼儿期,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想法,从而达成与同伴、成人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氛围,努力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融入自主性游戏中,自主交往,在游戏交际中提高语言能力。
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然而,运用自主性游戏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相对而言是一种较恰当又自然的方法。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通过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扮演熟悉的角色来交流和表达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幼儿在这样的环境更愿意去表达,从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交往平台。
一、研究缘起
幼儿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游戏,幼儿的一切活动都将围绕游戏开展,幼儿语言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游戏。而自主性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在一次建构游戏中,有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小男孩(以下称为“小A”)引起了我的关注。在游戏开始的五分钟内,小A手拿着一个柱形积木,前后左右晃动,嘴里念念有词:“遥控器,遥控器!”如果没人回应他,他就继续晃动手上的“遥控器”;如果有人回应,就开始“启动机器人模式”,同时出现类似“电报句”的语言行为:“机器人,机器人”、“打架模式,打架模式”。然后又重复之前的行为,整个过程几乎无建构行为。我的好奇心被引发:
作为中班孩子,小A语言发展是仍在“电报句”阶段还是这只是偶发行为?
他发起话题还有其他的方式吗?有哪些?
小A平时的谈话内容丰富吗?
他的语言发展水平如何?
以此为契机,我们展开了个案研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主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以自主性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往,在学习交往中尽情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时机,将自主性游戏贯彻在幼儿活动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发挥自主性游戏的作用使幼儿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
二、 案例分析
我们采用了定点观察和定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在连续观察过程中重点关注小A语言核心经验中的谈话维度,对有价值的交流对话进行跟踪、记录并分析。重点记录了三次游戏,小A的语言表现行为主要有:谈话发起者、谈话参与者两种形式,表现出了不同语言水平。主要观察和记录关键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采用的案例描述形式为事件白描法。第一次观察见附表一,第二次观察见附表二:
附表一:第一次游戏片段:谈话发起者
分析:这三次对话可以看出小A试图发起一次谈话,他希望谈话主题有关“机器人”游戏,小A有“机器人”基本概念,知道要启动“遥控器”,在谈话过程中,作为发起者的他,希望同伴可以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但当同伴没有继续该话题时,小A试图用表情、动作来吸引同伴继续该话题,可是没有得到回应,小A无法用其他语言维持本次谈话。显然,小A在谈话发起方面,没有太多经验,相比较同年龄段幼儿,小A的谈话水平似乎较弱。
跟进:第一次游戏结束后,与小A所在班级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小A在一日生活里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很少主动发起谈话,也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面对单一同伴时,小A的表达相对较多,但当面对较多同伴时,他就表现的有些沉默,更多扮演的是倾听者的角色。总体来说,小A和班内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思考:在了解小A的基本情况后,针对其一日生活中的谈话我们又进行跟踪,导致小A的语言发展和其他幼儿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谈话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决定在接下来的观察过程中重点关注其谈话中策略(如发起谈话、回应等)的运用。
分析:从上述案例可以发现:相较于主动发起话题,小A在回应话题时,语言更自如,虽然一开始话题是他喜欢的机器人,但渐渐的,小A也可以往建构话题继续,语态也较平和,不急躁。小A语言发展已经到了复杂句阶段,“电报句”只是特殊情境下的特殊行为,这解答了我第一个疑问。
正如视频中小A在和同伴谈话过程中一直围绕着“机器人”这一主题进行,而他一直跟随女孩的回答给予行为和语言的回应。小A在作为谈话发起者和谈话参与者时,所表现出的谈话水平存在着较明显差别,究其原因,则是小A使用的谈话策略有所不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策略使用的差别见附表三:
两次游戏中,小A都和同伴进行了谈话,其中扮演了"谈话发起者"和"谈话参与者"两个不同的角色。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谈话核心经验三要素中,小A在"初步运用谈话策略"方面水平较低,无法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谈话得以继续。
跟进:在游戏之后,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寻找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谈话,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对谈话策略进行了以下梳理:
思考: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谈话中表达和表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不同幼儿之间谈话水平的差异必然存在,对于小A来说,策略的缺失使其在谈话过程中常处于“状态”,那么“围绕主题”、“发起话题方式”以及“维持修补话题”的方法对于他而言难度上的递增如何在其谈话过程中得以开展和运用,是我们下一阶段重点观察的内容。
分析:在持续的观察过程中发现,在和同伴的谈话过程中,小A针对“机器人”这一主题横向展开的子话题在不断地增加,除此之外,小A简单的提问、提议等发起话题的策略也有所增加。因此,我们认为小A在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中谈话策略在不断丰富。
跟进: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和同伴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谈话、使用谈话策略的频率要高于其他游戏环节。自主性游戏,是推动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观察小A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中,我们利用自主性游戏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思考:对于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谈话核心经验的提升,我们看着他一点一滴的进步,也给了作为观察者的我们继续坚持和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谈话策略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中,小A发起话题的方式仍较为单一和薄弱,而简单的维持和修补话题能力则还需继续习得,因此,在接下去的观察中,如何更好地帮助他获得,值得我们继续观察与跟进。
三、对案例的反思
(一)小A的学习轨迹
1.出现问题——留不住伙伴
留不住一起做机器人的男孩。第一次游戏中,小A试图发起一次谈话,他希望谈话主题有关“机器人”游戏,当男孩没有回应时,小A试图通过表情、动作和自顾自的重复语言等方式继续话题,然而三次对话都以失败告终,他始终无法与男孩将“机器人”话题继续下去。当小A始终留不住男孩时,他只能干着急。
留不住一起搭建城堡的女孩。第二次游戏中,当女孩主动加入游戏发起机器人话题后,小A跟随女孩的回答给予了一定的行为和语言的回应。相比第一次游戏,此次谈话维持时间变长,但也只有两分多钟,女孩便觉得无趣离开了。
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看视频时也为小A感到着急,然而通过理性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谈话过程中,小A遇到的问题是,缺乏谈话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2.学习方法——模仿与运用
游戏中的同伴习得。在游戏过程中,小A和做机器人的男孩、搭城堡的女孩的互动中,也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比如,在第三次游戏中,小A又一次发起了“机器人”这一话题,这次他不再只用电报式语言“遥控器、遥控器”,而是使用了一定的策略,如提议“那我们来演机器人吧”,这是搭城堡的女孩“我们一起来搭城堡吧”出现过的语言,如提问“你能给机器人充电吗”,是做机器人男孩“你要给机器人加油啊”出现过的语言。我们发现,通过一次次游戏,小A逐渐尝试使用提问、提议等策略发起话题并维持话题。
游戏后的师幼互动。期间,老师对谈话核心经验的梳理也让小A有了收获,比如《机器人指令游戏》中,小A出现“我的机器人遥控器做好了,你要受我的控制啊!”这一语言,开始在谈话中表达语自己的观点。
我们认为: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通过与同伴交流互动作用,习得了谈话核心经验的策略,在师幼互动和多次游戏中,开始对习得的谈话经验的运用。
3.解决问题——开心游戏
在接下去的几次游戏中,小A和同伴共同生成了“指令游戏”、“死人游戏”、“搬运游戏”等,我们发现:小A在与同伴谈话时,小A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了,机器人游戏主题也在多次游戏后更加深入了,衍生出一系列的小主题,丰富了谈话策略的小A在和同伴交流时,也更自信了。
(二)教师的发现之旅
1.观察——发现“机器人”小A
面对游戏中的孩子,观察与记录孩子的语言表达是了解孩子语言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小A在电报式语言和疑似自言自语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作为中班孩子,小A应该能灵活使用复合句,同时运用更多的是对白语言。从现场看,小A是想发起谈话主题,没有得到同伴响应。应有发展水平和表现出来的状况不对等,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小A语言发展是仍在“电报句”阶段还是这只是偶发行为?他发起话题还有其他的方式吗?有哪些?
2.解读——“机器人”行为的原因
在随后的持续观察中,我们发现小A的“电报式”语言是偶发行为。那这种偶发的“电报句”表达是造成他之前发起话题失败的原因吗?通过其他活动及查找文献,我们发现,小A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谈话策略导致发起话题却无法维持。他缺乏运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辅助自己表达的意思或方法,也缺少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维持谈话的能力。
3.支持——“机器人”需要充电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想要促进幼儿谈话能力的发展,就要为幼儿提供交流和运用的平台,让幼儿在谈话中表现已有的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获得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
四、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一) 创设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
幼儿谈话经验的发展要在谈话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中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创设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和喜欢说。
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要能够随时关注到幼儿游戏的进程,必要时指引幼儿进行游戏,提供给幼儿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在游戏中,当幼儿自己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应抓住机会指导幼儿解决问题增加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经验。
在游戏过程中,小A和做机器人的男孩、搭城堡的女孩的互动中,也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比如,在第三次游戏中,小A又一次发起了“机器人”这一话题,这次他不再只用电报式语言“遥控器、遥控器”,而是使用了一定的策略,如提议“那我们来演机器人吧”,这是搭城堡的女孩“我们一起来搭城堡吧”出现过的语言,如提问“你能给机器人充电吗”,是做机器人男孩“你要给机器人加油啊”出现过的语言。我们发现,通过一次次游戏,小A逐渐尝试使用提问、提议等策略发起话题并维持话题。
在接下去的几次游戏中,小A和同伴共同生成了“指令游戏”、“死人游戏”、“搬运游戏”等,我们发现,小A在与同伴谈话时,小A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了,机器人游戏主题也在多次游戏后更加深入了,衍生出一系列的小主题,丰富了谈话策略的小A在和同伴交流时,也更自信了。
(二) 在游戏中关注师幼谈话
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学会如何控制条件以创设支持游戏的环境。虽然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建议教师全程在旁边观察,但不建议教师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只是一定要保证游戏局面的稳定。但也要求教师必须全程密切关注游戏,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指导或干预幼儿的游戏才是最适宜,最有益的。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想要促进幼儿谈话能力的发展,就要为幼儿提供交流和运用的平台,让幼儿在谈话中表现已有的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获得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对谈话核心经验的梳理也让小A有了收获,比如《机器人指令游戏》中,小A出现“我的机器人遥控器做好了,你要受我的控制啊!”这一语言,开始在谈话中表达语自己的观点。
我们认为,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通过与同伴交流互动作用,习得了谈话核心经验的策略,在师幼互动和多次游戏中,开始对习得的谈话经验的运用。
“在游戏中尊重幼儿”这句话已成为我们游戏指导中的口号性语言,其实细细琢磨这句话,这是“说说容易做做难”的一句话。好几次观察中,看到小A失落的眼神,我们都想进去帮一把,可是我们知道,那不是最好支持。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点、学习方式等,都是影响儿童学习的要素。教师对儿童的概念理解和学习方式了解得越多,教师就能更好地去帮助儿童。我们认为:给予孩子尊重是应该在了解、理解孩子基础上做出适宜回应,轻轻的推一把,这种理解和尊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晓红.在自主性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J].读与写杂志,2018(5).
[3]李兰英.培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4]赵兴民.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7.
[5]吕彩萍.提高幼儿活动主动性的策略粗探.学前教育研究,2006.
[6]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学前教育研究,2001.
[7]但菲等.在游戏中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5.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语言能力;个案研究
幼儿期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十分关键,而自主性游戏作为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它能让幼儿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幼儿期,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想法,从而达成与同伴、成人之间的交流。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氛围,努力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融入自主性游戏中,自主交往,在游戏交际中提高语言能力。
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然而,运用自主性游戏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相对而言是一种较恰当又自然的方法。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通过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扮演熟悉的角色来交流和表达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幼儿在这样的环境更愿意去表达,从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交往平台。
一、研究缘起
幼儿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游戏,幼儿的一切活动都将围绕游戏开展,幼儿语言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游戏。而自主性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在一次建构游戏中,有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小男孩(以下称为“小A”)引起了我的关注。在游戏开始的五分钟内,小A手拿着一个柱形积木,前后左右晃动,嘴里念念有词:“遥控器,遥控器!”如果没人回应他,他就继续晃动手上的“遥控器”;如果有人回应,就开始“启动机器人模式”,同时出现类似“电报句”的语言行为:“机器人,机器人”、“打架模式,打架模式”。然后又重复之前的行为,整个过程几乎无建构行为。我的好奇心被引发:
作为中班孩子,小A语言发展是仍在“电报句”阶段还是这只是偶发行为?
他发起话题还有其他的方式吗?有哪些?
小A平时的谈话内容丰富吗?
他的语言发展水平如何?
以此为契机,我们展开了个案研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主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以自主性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往,在学习交往中尽情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时机,将自主性游戏贯彻在幼儿活动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发挥自主性游戏的作用使幼儿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
二、 案例分析
我们采用了定点观察和定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在连续观察过程中重点关注小A语言核心经验中的谈话维度,对有价值的交流对话进行跟踪、记录并分析。重点记录了三次游戏,小A的语言表现行为主要有:谈话发起者、谈话参与者两种形式,表现出了不同语言水平。主要观察和记录关键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采用的案例描述形式为事件白描法。第一次观察见附表一,第二次观察见附表二:
附表一:第一次游戏片段:谈话发起者
分析:这三次对话可以看出小A试图发起一次谈话,他希望谈话主题有关“机器人”游戏,小A有“机器人”基本概念,知道要启动“遥控器”,在谈话过程中,作为发起者的他,希望同伴可以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但当同伴没有继续该话题时,小A试图用表情、动作来吸引同伴继续该话题,可是没有得到回应,小A无法用其他语言维持本次谈话。显然,小A在谈话发起方面,没有太多经验,相比较同年龄段幼儿,小A的谈话水平似乎较弱。
跟进:第一次游戏结束后,与小A所在班级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小A在一日生活里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很少主动发起谈话,也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面对单一同伴时,小A的表达相对较多,但当面对较多同伴时,他就表现的有些沉默,更多扮演的是倾听者的角色。总体来说,小A和班内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思考:在了解小A的基本情况后,针对其一日生活中的谈话我们又进行跟踪,导致小A的语言发展和其他幼儿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谈话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决定在接下来的观察过程中重点关注其谈话中策略(如发起谈话、回应等)的运用。
分析:从上述案例可以发现:相较于主动发起话题,小A在回应话题时,语言更自如,虽然一开始话题是他喜欢的机器人,但渐渐的,小A也可以往建构话题继续,语态也较平和,不急躁。小A语言发展已经到了复杂句阶段,“电报句”只是特殊情境下的特殊行为,这解答了我第一个疑问。
正如视频中小A在和同伴谈话过程中一直围绕着“机器人”这一主题进行,而他一直跟随女孩的回答给予行为和语言的回应。小A在作为谈话发起者和谈话参与者时,所表现出的谈话水平存在着较明显差别,究其原因,则是小A使用的谈话策略有所不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策略使用的差别见附表三:
两次游戏中,小A都和同伴进行了谈话,其中扮演了"谈话发起者"和"谈话参与者"两个不同的角色。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谈话核心经验三要素中,小A在"初步运用谈话策略"方面水平较低,无法采用多种辅助手段来帮助谈话得以继续。
跟进:在游戏之后,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寻找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谈话,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对谈话策略进行了以下梳理:
思考: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谈话中表达和表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不同幼儿之间谈话水平的差异必然存在,对于小A来说,策略的缺失使其在谈话过程中常处于“状态”,那么“围绕主题”、“发起话题方式”以及“维持修补话题”的方法对于他而言难度上的递增如何在其谈话过程中得以开展和运用,是我们下一阶段重点观察的内容。
分析:在持续的观察过程中发现,在和同伴的谈话过程中,小A针对“机器人”这一主题横向展开的子话题在不断地增加,除此之外,小A简单的提问、提议等发起话题的策略也有所增加。因此,我们认为小A在与同伴、教师的互动中谈话策略在不断丰富。
跟进: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和同伴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谈话、使用谈话策略的频率要高于其他游戏环节。自主性游戏,是推动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观察小A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中,我们利用自主性游戏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思考:对于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谈话核心经验的提升,我们看着他一点一滴的进步,也给了作为观察者的我们继续坚持和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谈话策略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中,小A发起话题的方式仍较为单一和薄弱,而简单的维持和修补话题能力则还需继续习得,因此,在接下去的观察中,如何更好地帮助他获得,值得我们继续观察与跟进。
三、对案例的反思
(一)小A的学习轨迹
1.出现问题——留不住伙伴
留不住一起做机器人的男孩。第一次游戏中,小A试图发起一次谈话,他希望谈话主题有关“机器人”游戏,当男孩没有回应时,小A试图通过表情、动作和自顾自的重复语言等方式继续话题,然而三次对话都以失败告终,他始终无法与男孩将“机器人”话题继续下去。当小A始终留不住男孩时,他只能干着急。
留不住一起搭建城堡的女孩。第二次游戏中,当女孩主动加入游戏发起机器人话题后,小A跟随女孩的回答给予了一定的行为和语言的回应。相比第一次游戏,此次谈话维持时间变长,但也只有两分多钟,女孩便觉得无趣离开了。
作为观察者的我们,在看视频时也为小A感到着急,然而通过理性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谈话过程中,小A遇到的问题是,缺乏谈话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2.学习方法——模仿与运用
游戏中的同伴习得。在游戏过程中,小A和做机器人的男孩、搭城堡的女孩的互动中,也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比如,在第三次游戏中,小A又一次发起了“机器人”这一话题,这次他不再只用电报式语言“遥控器、遥控器”,而是使用了一定的策略,如提议“那我们来演机器人吧”,这是搭城堡的女孩“我们一起来搭城堡吧”出现过的语言,如提问“你能给机器人充电吗”,是做机器人男孩“你要给机器人加油啊”出现过的语言。我们发现,通过一次次游戏,小A逐渐尝试使用提问、提议等策略发起话题并维持话题。
游戏后的师幼互动。期间,老师对谈话核心经验的梳理也让小A有了收获,比如《机器人指令游戏》中,小A出现“我的机器人遥控器做好了,你要受我的控制啊!”这一语言,开始在谈话中表达语自己的观点。
我们认为: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通过与同伴交流互动作用,习得了谈话核心经验的策略,在师幼互动和多次游戏中,开始对习得的谈话经验的运用。
3.解决问题——开心游戏
在接下去的几次游戏中,小A和同伴共同生成了“指令游戏”、“死人游戏”、“搬运游戏”等,我们发现:小A在与同伴谈话时,小A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了,机器人游戏主题也在多次游戏后更加深入了,衍生出一系列的小主题,丰富了谈话策略的小A在和同伴交流时,也更自信了。
(二)教师的发现之旅
1.观察——发现“机器人”小A
面对游戏中的孩子,观察与记录孩子的语言表达是了解孩子语言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小A在电报式语言和疑似自言自语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作为中班孩子,小A应该能灵活使用复合句,同时运用更多的是对白语言。从现场看,小A是想发起谈话主题,没有得到同伴响应。应有发展水平和表现出来的状况不对等,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小A语言发展是仍在“电报句”阶段还是这只是偶发行为?他发起话题还有其他的方式吗?有哪些?
2.解读——“机器人”行为的原因
在随后的持续观察中,我们发现小A的“电报式”语言是偶发行为。那这种偶发的“电报句”表达是造成他之前发起话题失败的原因吗?通过其他活动及查找文献,我们发现,小A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谈话策略导致发起话题却无法维持。他缺乏运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辅助自己表达的意思或方法,也缺少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维持谈话的能力。
3.支持——“机器人”需要充电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想要促进幼儿谈话能力的发展,就要为幼儿提供交流和运用的平台,让幼儿在谈话中表现已有的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获得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
四、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一) 创设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
幼儿谈话经验的发展要在谈话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中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创设积极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和喜欢说。
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要能够随时关注到幼儿游戏的进程,必要时指引幼儿进行游戏,提供给幼儿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在游戏中,当幼儿自己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应抓住机会指导幼儿解决问题增加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经验。
在游戏过程中,小A和做机器人的男孩、搭城堡的女孩的互动中,也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比如,在第三次游戏中,小A又一次发起了“机器人”这一话题,这次他不再只用电报式语言“遥控器、遥控器”,而是使用了一定的策略,如提议“那我们来演机器人吧”,这是搭城堡的女孩“我们一起来搭城堡吧”出现过的语言,如提问“你能给机器人充电吗”,是做机器人男孩“你要给机器人加油啊”出现过的语言。我们发现,通过一次次游戏,小A逐渐尝试使用提问、提议等策略发起话题并维持话题。
在接下去的几次游戏中,小A和同伴共同生成了“指令游戏”、“死人游戏”、“搬运游戏”等,我们发现,小A在与同伴谈话时,小A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了,机器人游戏主题也在多次游戏后更加深入了,衍生出一系列的小主题,丰富了谈话策略的小A在和同伴交流时,也更自信了。
(二) 在游戏中关注师幼谈话
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学会如何控制条件以创设支持游戏的环境。虽然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建议教师全程在旁边观察,但不建议教师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只是一定要保证游戏局面的稳定。但也要求教师必须全程密切关注游戏,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指导或干预幼儿的游戏才是最适宜,最有益的。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想要促进幼儿谈话能力的发展,就要为幼儿提供交流和运用的平台,让幼儿在谈话中表现已有的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获得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对谈话核心经验的梳理也让小A有了收获,比如《机器人指令游戏》中,小A出现“我的机器人遥控器做好了,你要受我的控制啊!”这一语言,开始在谈话中表达语自己的观点。
我们认为,小A在自主性游戏中通过与同伴交流互动作用,习得了谈话核心经验的策略,在师幼互动和多次游戏中,开始对习得的谈话经验的运用。
“在游戏中尊重幼儿”这句话已成为我们游戏指导中的口号性语言,其实细细琢磨这句话,这是“说说容易做做难”的一句话。好几次观察中,看到小A失落的眼神,我们都想进去帮一把,可是我们知道,那不是最好支持。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点、学习方式等,都是影响儿童学习的要素。教师对儿童的概念理解和学习方式了解得越多,教师就能更好地去帮助儿童。我们认为:给予孩子尊重是应该在了解、理解孩子基础上做出适宜回应,轻轻的推一把,这种理解和尊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晓红.在自主性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J].读与写杂志,2018(5).
[3]李兰英.培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4]赵兴民.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7.
[5]吕彩萍.提高幼儿活动主动性的策略粗探.学前教育研究,2006.
[6]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学前教育研究,2001.
[7]但菲等.在游戏中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