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究性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
【作者】 李凤春
【机构】 丰宁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知识的探究具有明确的主动意识成为了教师的主要任务。本文将从探究性课堂的构建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关系出发,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性课堂 创新思维 教学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变成了学生为中心。怎样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对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意识体现了新时代对课堂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是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特征
(一)开放性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是思想的开发,不再限制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知识探究。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性目标增加为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学习方式也由原来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其次,学习探究的结果和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再次,学习的方式可以个体独立学习,也可以多人合作学习。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探究性课堂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性
探索性是探究性课堂的重要特征。探索性是指学习的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探索性的特点也包容着创新性的特点。有探索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因此,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所以无论新教材还是新课堂设计情境都是重要环节。在探究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目标、新问题、新发现会不断产生通过探究,学生不断提出不同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得到迸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创造意识逐步形成。
(三)差异性
探究性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因材施教,进行层次教学。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得学生的合理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在探究式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在探究式课堂中还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
二、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措施
(一)创建和谐有序的课堂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构建需要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秩序。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实施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得到释放。其次,教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因为民主、平等而放纵了学生,要收放自如,这样才能使整个探究式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有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进度,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分层次教学,关注差异性
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有效措施。分层次教学是指可以把教学内容、问题没置、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层层深人。而作业的布置也是,不强求程度低的学生一下子达到高层次的水平,给他们没定一个目标.在完成他们自己的层次目标后进入下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在分层次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摘取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学习就更加有信心了。这种分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学生群体,更加关注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三)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也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重要措施。具体的作法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最好以十人以下四人以上为一小组,小组成员按其学习能力的高低合理地搭配,以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小组中要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讲解员、问题员等,总之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锻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探究性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平台。
总之,探究性课堂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注的热点。探究性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深化学生的数学体验,养成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主编.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08.
[2]王冰编著.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大连:大连璋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吕世虎.王积健著.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性课堂 创新思维 教学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变成了学生为中心。怎样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对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意识体现了新时代对课堂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是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特征
(一)开放性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是思想的开发,不再限制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知识探究。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性目标增加为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学习方式也由原来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其次,学习探究的结果和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再次,学习的方式可以个体独立学习,也可以多人合作学习。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探究性课堂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性
探索性是探究性课堂的重要特征。探索性是指学习的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探索性的特点也包容着创新性的特点。有探索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因此,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所以无论新教材还是新课堂设计情境都是重要环节。在探究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目标、新问题、新发现会不断产生通过探究,学生不断提出不同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得到迸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创造意识逐步形成。
(三)差异性
探究性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因材施教,进行层次教学。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得学生的合理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在探究式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在探究式课堂中还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
二、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措施
(一)创建和谐有序的课堂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构建需要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秩序。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实施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得到释放。其次,教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因为民主、平等而放纵了学生,要收放自如,这样才能使整个探究式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有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进度,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分层次教学,关注差异性
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有效措施。分层次教学是指可以把教学内容、问题没置、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层层深人。而作业的布置也是,不强求程度低的学生一下子达到高层次的水平,给他们没定一个目标.在完成他们自己的层次目标后进入下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在分层次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摘取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学习就更加有信心了。这种分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学生群体,更加关注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三)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也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重要措施。具体的作法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最好以十人以下四人以上为一小组,小组成员按其学习能力的高低合理地搭配,以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小组中要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讲解员、问题员等,总之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锻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探究性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平台。
总之,探究性课堂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注的热点。探究性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深化学生的数学体验,养成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主编.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08.
[2]王冰编著.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大连:大连璋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吕世虎.王积健著.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