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 张 静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教师要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探索学生学习的规律,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同时,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有充分的动眼、动身、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在亲自感知、操作、实践的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并发展智力、能力,进而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下面我就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3-14岁左右,正处在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学生群体的特征也正发生着变化,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他们充满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兴趣更大,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他们对于“结论性知识”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而对“方法性知识”和“过程性体验”充满兴趣。
1、以疑启之,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以疑导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其中精心设疑是关键。
二、引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先生亦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最关键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方法、规律的教学。例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中“黄帝”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历史人物,教师必须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做一介绍,也就是要抓住历史人物所处时间、身份(称呼)、活动事迹,以及有何历史作用或影响等去学习。又如在世界史中讲到资产阶级革命时,先让学生了解把握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即革命的背景或原因、领导阶级、革命对象或任务、革命纲领、结果或意义、起止时间等七要素,然后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典型内容,让学生自己自学、体会,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让同学起来归纳,老师及时指正、小结,形成正确、完全的结论。等讲到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甚至是一战和二战,都可依次类推,试验下来效果极好。所以凡第一次讲到的问题,教师千万不可忘了小规律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会学习方法和小规律以后,逐渐地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从而乐于学习历史。我想今后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互动形式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在讲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时,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或土豆来雕刻汉字,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琢磨、用心雕刻,兴趣昂然、记忆深刻,也很好的体会到四大发明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我们还可以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课本剧表演,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地再现历史和感知历史。我就曾经在讲授“和同为一家”时,指导学生演出课本剧“吐蕃使者求婚”和“文成公主入藏”,在这个情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在两年后,曾参与演出的同学对于这一段历史还是津津乐道。
2、通过讨论相互交流和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论述“我心目中的秦始皇”,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学会了应该如何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当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还应看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性,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进行学习活动、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要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质量,看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获得的,尤其要看学生思维含量的大小。例如“新航路开辟”,很多老师都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也都能启发学生将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做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得出的结论大体上都是: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多世纪。然而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误解,以为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意义更大。事实上,两者根本不能简单比较。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增强了明朝与亚非某些国家的联系,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巨变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可见,缺乏思维含量的浅层式参与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简单的量化所掩盖的往往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还有在交流讨论中,也常会出现学生偏离探究主题而高谈阔论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把握讨论方向;对讨论中出现学生因意见相左而争论不休,甚至达到面红耳赤的地步时,教师切忌因讨论“迷途”而心浮气躁,既不能草草收场,也不能对争论双方粗暴干涉,应注意心平气和,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找出分歧的焦点,把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防止因学生“钻牛角尖”而影响探究的进行。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动脑,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调动电影、录像、录音、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结合实地考察,参观古迹、遗址、纪念场所感知具体的历史环境,专访近现代社会的经历者,以他们的讲述为辅教材,这样通过语言、文字、实物、场景、图片、音响、荧屏形象等多种信息载体,用有声和无声两种语言,化平面的视觉感觉为立体的视听感觉,激发学生的情趣,积极引导他们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一、创设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3-14岁左右,正处在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学生群体的特征也正发生着变化,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他们充满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兴趣更大,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他们对于“结论性知识”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而对“方法性知识”和“过程性体验”充满兴趣。
1、以疑启之,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以疑导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其中精心设疑是关键。
二、引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先生亦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最关键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方法、规律的教学。例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中“黄帝”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历史人物,教师必须对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做一介绍,也就是要抓住历史人物所处时间、身份(称呼)、活动事迹,以及有何历史作用或影响等去学习。又如在世界史中讲到资产阶级革命时,先让学生了解把握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即革命的背景或原因、领导阶级、革命对象或任务、革命纲领、结果或意义、起止时间等七要素,然后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典型内容,让学生自己自学、体会,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让同学起来归纳,老师及时指正、小结,形成正确、完全的结论。等讲到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甚至是一战和二战,都可依次类推,试验下来效果极好。所以凡第一次讲到的问题,教师千万不可忘了小规律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会学习方法和小规律以后,逐渐地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从而乐于学习历史。我想今后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互动形式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在讲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时,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或土豆来雕刻汉字,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琢磨、用心雕刻,兴趣昂然、记忆深刻,也很好的体会到四大发明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我们还可以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课本剧表演,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地再现历史和感知历史。我就曾经在讲授“和同为一家”时,指导学生演出课本剧“吐蕃使者求婚”和“文成公主入藏”,在这个情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在两年后,曾参与演出的同学对于这一段历史还是津津乐道。
2、通过讨论相互交流和分组活动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论述“我心目中的秦始皇”,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学会了应该如何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
当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还应看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性,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进行学习活动、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要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质量,看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获得的,尤其要看学生思维含量的大小。例如“新航路开辟”,很多老师都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也都能启发学生将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做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得出的结论大体上都是: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多世纪。然而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误解,以为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意义更大。事实上,两者根本不能简单比较。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增强了明朝与亚非某些国家的联系,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巨变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可见,缺乏思维含量的浅层式参与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简单的量化所掩盖的往往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还有在交流讨论中,也常会出现学生偏离探究主题而高谈阔论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把握讨论方向;对讨论中出现学生因意见相左而争论不休,甚至达到面红耳赤的地步时,教师切忌因讨论“迷途”而心浮气躁,既不能草草收场,也不能对争论双方粗暴干涉,应注意心平气和,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找出分歧的焦点,把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防止因学生“钻牛角尖”而影响探究的进行。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动脑,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调动电影、录像、录音、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结合实地考察,参观古迹、遗址、纪念场所感知具体的历史环境,专访近现代社会的经历者,以他们的讲述为辅教材,这样通过语言、文字、实物、场景、图片、音响、荧屏形象等多种信息载体,用有声和无声两种语言,化平面的视觉感觉为立体的视听感觉,激发学生的情趣,积极引导他们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