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从校本课程视角看宁化乡土历史的开发研究
【作者】 余福荣
【机构】 城东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基础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乡土历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爱国爱乡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近年来,乡土历史教学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了有关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讲,这方面的教学仍相当薄弱,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特别是我县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还相当薄弱,没有形成固定的教材,而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宁化乡土历史教学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系统研究,是完善乡土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就从校本课程视角来论述宁化乡土历史的开发研究。
一.开展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在历史教学中引用丰富的乡土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而通过体验和认识的学习方式获取乡土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运用乡土史料,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感受历史,认识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家乡乃至祖国的情感认同,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新课程所赋予的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培养要求。开展乡土历史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各地进行“知爱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校所在的宁化县,有悠久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变迁紧密相连,在近代的革命史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值得大书特书,在我校及我县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的课题研究尤其有特殊的意义。
宁化有中外闻名的客家公祠。每年冬季都要举行盛大的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众多来自港澳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的客家人参加大典。客家民系是中国八大民系之一,客家民系的历史是和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北人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客家人艰苦创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史的重要一页。
宁化的革命史是红军历史的重要一页。宁化是红色的,有毛泽东同志的《如梦令.元旦》为证“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宁化有“中央苏区乌克兰”之称,先后有一万三四千人参加红军,为红军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物质的保障;有由彭德怀指挥的东方军在宁化著名的 “泉上土堡战役”;宁化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更有宁化英雄儿女血染湘江的“湘江战役”;宁化县城和大多数乡镇都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但是,宁化的红色历史却不太为外人所知。不要说省外,就是出了三明,对宁化了解的人都很少。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节目中也说到,宁化作为一个革命老区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是因为“宁化籍的红军指战员绝大部分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了”。所以,宁化的历史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和宣传。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宁化的知名度,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要通过我们的乡土历史课程开发让宁化在红军的史册上有光辉的、应有的一页,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和宁化人民一道把宁化建设得更美好。
宁化在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各领域都有重大的成就,与改革开放大潮共同前进,现又正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海西建设当中。宁化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有些变化是现在的学生正在经历的,在各自的家庭变化中就有深刻的感受。
总之,进行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有利于学生由面及点、由点及面地学习历史,明白点随面动的规律,明白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缩影。牢记历史,从身边做起,历史可以学的很生动。发现生活中的历史,学习生活中的历史,使历史知识形象化,触手可及,增加历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更在于让学生和老师,以及更多的宁化人了解宁化、爱上宁化,以自己是宁化人为荣,并为宁化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目标与内容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如下:
1.研究对象: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来自于城区和全县各个乡镇,生源构成面广,对宁化发展的有关史实大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目染,学生对于宁化乡土历史应该说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他们从小从父母、家庭、身边人的讲诉以及一些风俗习惯中解读到了客家乡土历史的一些信息。但是,他们了解的只是一些片段,一些侧面,要使他们系统的学习了解客家乡土历史还需要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2.研究目标:通过系统的探索、学习、互动、参与,要让全校师生较为全面、较为客观的了解宁化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同学、教师都成为宁化乡土历史的宣传员。通过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系统探索,使他们不仅从中了解家乡的历史,而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形成自己的体验,以后,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不忘为宁化多做贡献,不忘故土,永为宁化人谋福利。最后,通过课程开发也为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县市开展乡土历史教学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教学范例。
3.研究内容:在课题组老师和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调查、研究的成果编写成校本教材《宁化历史》,内容主要包括:客家之路;红色宁化;翠城崛起;看我宁化人等。形成较为系统的乡土历史研究体系,以此来带动全县各校开展乡土历史教学与研究,并使之课程化、常规化。发挥我校在宁化教育界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步骤
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学生和老师中广泛开展知宁化、爱宁化、建宁化活动,收集阅读有关宁化的书籍、网站、有关客家人的历史资料:《宁化县志》、《宁化年鉴》、《客家魂》、“宁化人网”、“中国宁化在线”“客家网” 、影像“中央苏区乌克兰――宁化”、“移动空中看海西――最美家园评选(宁化篇)”,组织师生对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如“客家祖地”、“延祥明朝古建筑群”、“泉上土堡战役遗址”、“方田田螺髻战斗遗址”、“湖村兵工厂”、“薛家祠红军医院”等,开展人物访谈,形成众多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并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和部分学生积极分子撰写“百年家史”,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积累翔实的资料。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各年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大致的分工:在各年级历史科任教师的指导下,七年级负责“我是宁化人”部分,主要收集宁化人或名人与宁化有关的故事;八年级负责“红色宁化”,主要是革命史部分;九年级负责“客家之路”,负责客家人南迁入宁和客家人外迁部分;另外教师还负责“翠城崛起”,主要是宁化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和巨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成立“乡土历史校本教材编委会”,成员主要由我校的专业历史教师组成,并邀请部分校领导、学生、社会文化名流参加,争取阵容强大,既有专业知识保障,又有充分的物质保障;并邀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举办乡土历史方面的讲座,对师生进行指导,增强“编委会”的编写能力,进行分工协作,并邀请部分专业人士撰稿,推出一本高质量的校本教材;相关论文的撰写、画册的制作、网站的建设也同步进行。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在各年级利用校本教材,全面开展乡土历史教学,要求课程化并长期开展,每学期的授课节数不少于3节,“我是宁化人”网站得到不断的完善,成为了解宁化的一个窗口;建成一个“宁化历史展览室”,用于日常参观和学习,并不断的扩充完善;争取在我校召开全县甚至全市的乡土历史教学研讨会,为更大范围的开展乡土历史教学而尽我校的一份努力。
通过对宁化乡土历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我们在研究中形成动态化的校本课程。作为研究开发的的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要让我校的历史专业老师都参加到课题研究中来,更要其他老师、本校学生,甚至兄弟学校的老师学生和我们一道关注宁化历史、关心宁化历史、热爱宁化历史、创造宁化历史。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成果,除了传统的阶段小结和论文外,我们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初中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的宁化县乡土历史教学教材。我们将以更多更形象更具体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宁化客家乡土历史研究成果,并且让这些研究成果有持续性和推广性。
一.开展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在历史教学中引用丰富的乡土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而通过体验和认识的学习方式获取乡土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运用乡土史料,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感受历史,认识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家乡乃至祖国的情感认同,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新课程所赋予的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培养要求。开展乡土历史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各地进行“知爱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校所在的宁化县,有悠久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变迁紧密相连,在近代的革命史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值得大书特书,在我校及我县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的课题研究尤其有特殊的意义。
宁化有中外闻名的客家公祠。每年冬季都要举行盛大的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众多来自港澳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的客家人参加大典。客家民系是中国八大民系之一,客家民系的历史是和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北人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客家人艰苦创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史的重要一页。
宁化的革命史是红军历史的重要一页。宁化是红色的,有毛泽东同志的《如梦令.元旦》为证“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宁化有“中央苏区乌克兰”之称,先后有一万三四千人参加红军,为红军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物质的保障;有由彭德怀指挥的东方军在宁化著名的 “泉上土堡战役”;宁化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更有宁化英雄儿女血染湘江的“湘江战役”;宁化县城和大多数乡镇都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但是,宁化的红色历史却不太为外人所知。不要说省外,就是出了三明,对宁化了解的人都很少。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节目中也说到,宁化作为一个革命老区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是因为“宁化籍的红军指战员绝大部分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了”。所以,宁化的历史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和宣传。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宁化的知名度,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要通过我们的乡土历史课程开发让宁化在红军的史册上有光辉的、应有的一页,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和宁化人民一道把宁化建设得更美好。
宁化在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各领域都有重大的成就,与改革开放大潮共同前进,现又正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海西建设当中。宁化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有些变化是现在的学生正在经历的,在各自的家庭变化中就有深刻的感受。
总之,进行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有利于学生由面及点、由点及面地学习历史,明白点随面动的规律,明白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缩影。牢记历史,从身边做起,历史可以学的很生动。发现生活中的历史,学习生活中的历史,使历史知识形象化,触手可及,增加历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更在于让学生和老师,以及更多的宁化人了解宁化、爱上宁化,以自己是宁化人为荣,并为宁化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目标与内容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目标、内容如下:
1.研究对象: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来自于城区和全县各个乡镇,生源构成面广,对宁化发展的有关史实大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目染,学生对于宁化乡土历史应该说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他们从小从父母、家庭、身边人的讲诉以及一些风俗习惯中解读到了客家乡土历史的一些信息。但是,他们了解的只是一些片段,一些侧面,要使他们系统的学习了解客家乡土历史还需要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2.研究目标:通过系统的探索、学习、互动、参与,要让全校师生较为全面、较为客观的了解宁化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同学、教师都成为宁化乡土历史的宣传员。通过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系统探索,使他们不仅从中了解家乡的历史,而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形成自己的体验,以后,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不忘为宁化多做贡献,不忘故土,永为宁化人谋福利。最后,通过课程开发也为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县市开展乡土历史教学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教学范例。
3.研究内容:在课题组老师和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调查、研究的成果编写成校本教材《宁化历史》,内容主要包括:客家之路;红色宁化;翠城崛起;看我宁化人等。形成较为系统的乡土历史研究体系,以此来带动全县各校开展乡土历史教学与研究,并使之课程化、常规化。发挥我校在宁化教育界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步骤
宁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学生和老师中广泛开展知宁化、爱宁化、建宁化活动,收集阅读有关宁化的书籍、网站、有关客家人的历史资料:《宁化县志》、《宁化年鉴》、《客家魂》、“宁化人网”、“中国宁化在线”“客家网” 、影像“中央苏区乌克兰――宁化”、“移动空中看海西――最美家园评选(宁化篇)”,组织师生对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如“客家祖地”、“延祥明朝古建筑群”、“泉上土堡战役遗址”、“方田田螺髻战斗遗址”、“湖村兵工厂”、“薛家祠红军医院”等,开展人物访谈,形成众多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并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和部分学生积极分子撰写“百年家史”,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积累翔实的资料。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根据各年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大致的分工:在各年级历史科任教师的指导下,七年级负责“我是宁化人”部分,主要收集宁化人或名人与宁化有关的故事;八年级负责“红色宁化”,主要是革命史部分;九年级负责“客家之路”,负责客家人南迁入宁和客家人外迁部分;另外教师还负责“翠城崛起”,主要是宁化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和巨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成立“乡土历史校本教材编委会”,成员主要由我校的专业历史教师组成,并邀请部分校领导、学生、社会文化名流参加,争取阵容强大,既有专业知识保障,又有充分的物质保障;并邀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举办乡土历史方面的讲座,对师生进行指导,增强“编委会”的编写能力,进行分工协作,并邀请部分专业人士撰稿,推出一本高质量的校本教材;相关论文的撰写、画册的制作、网站的建设也同步进行。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在各年级利用校本教材,全面开展乡土历史教学,要求课程化并长期开展,每学期的授课节数不少于3节,“我是宁化人”网站得到不断的完善,成为了解宁化的一个窗口;建成一个“宁化历史展览室”,用于日常参观和学习,并不断的扩充完善;争取在我校召开全县甚至全市的乡土历史教学研讨会,为更大范围的开展乡土历史教学而尽我校的一份努力。
通过对宁化乡土历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我们在研究中形成动态化的校本课程。作为研究开发的的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要让我校的历史专业老师都参加到课题研究中来,更要其他老师、本校学生,甚至兄弟学校的老师学生和我们一道关注宁化历史、关心宁化历史、热爱宁化历史、创造宁化历史。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成果,除了传统的阶段小结和论文外,我们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初中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国爱乡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的宁化县乡土历史教学教材。我们将以更多更形象更具体的形式来展示我们的宁化客家乡土历史研究成果,并且让这些研究成果有持续性和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