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利用夸张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兴趣
【作者】 李 娟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优化教学过程作出要求:“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提出的要求,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对研究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教学方法,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
夸张手法是文艺创作中为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手法,其原本意思是:夸大,过甚其辞,指为了启发听者、读者、观众们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表达的力度,用夸大的言辞、动作、情景等来形容事物。夸张手法的特点是诙谐、幽默、直观易懂,引人入胜。心理学家认为:某些刺激偏离它们的周围环境或偏离人的预期效果,会使人产生新颖感、独特感和惊奇感,这种能引起差异的刺激会很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眼光会追寻不同寻常的事物。如把大的东西变小,把小的东西变大,用部分代替整体,把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把有生命的东西无生命化,凡此种种夸张手法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因为这些特点非常符合小学生自身那些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所以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进行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A 部分 Let's talk 教学中,有“It's so big.”的教学。教师拿出一条巨大的长裤,让几个学生穿一穿,由于裤子太大,学生被淹没在长裤中,全班学生会由于处在如此有趣的情景中而笑声连连。“It's so big.”教师抓住时机,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该句子。此例,教师在教具上采用了夸张手法,学生与裤子,本身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两种物体,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所产生出的情趣,带给小学生一种新奇感。这样的一种情景,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类似“大”与“小”悬殊的情景出现,学生就会脱口而出:It's so big / small! 夸张手法在此表现出来的诙谐、幽默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在心理上的许多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在感官上出现了好奇和兴奋,学习的兴趣也由此产生。
夸张手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持续。例如,PEP 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A 部分的——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I can see 12. 对话教学,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过——How many...? —— 4.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出示一幅春天同学们在放风筝的图片,(图中有 8 只风筝和 2 只小鸟,风筝有的大,有的小,小鸟小到学生很难用肉眼看清)。第一步:教师与学生对话 ——How many kites? ——10 kites.——10 kites? Really? ——Yes. 第二步:教师问: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Look carefully, please. 学生仍答到: 10 kites. 此时教师边拿出望远镜递给学生,边继续——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now? —— Oh, 8 kites,not 10 kites. I can see 8 kites.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二步比第一步更吸引学生,教室里用望远镜似乎有点玄乎,但让学生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从 How many kites? 到 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虽说句子长了,结构复杂了,但新的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加上运用了望远镜对情节的夸张,层层递进,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夸张手法更明显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I have a...i don't have a...”的教学时,教师选用的都是常见的、普通的物品,如学习用品、水果、动物之类的内容,此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一般也是比较平淡的,因而不易记忆。当教师用下面的方法,则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首先,教师对师生都有的物品进行练习:t:I have a pen/book/pencil-box.:metoo.当师生交流非常流畅时,教师突然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了一支长长、粗粗的铅笔,说I have a big pencil.看到如此大的铅笔,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与教师对答,教师又重复了一遍I have aˋbig pencil.然后启发学生说I don't have a big pencil.夸张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夸张手法活化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更生动的形象而更容易记忆。
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力强,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小学生的特点转变成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除了借助原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片、录音、录象等),运用夸张手法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如身体姿势、表情、动作等)方式,或将两种形式相结合(如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的方式。
总之,夸张手法的运用,能够更有效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英语时,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学生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予学生于自信和成功的希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安全感,让学生觉得我们能说而且能说好英语。这种等级法评价简单易于操作。要充分发挥夸张手法的积极作用,就要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具备夸张手法运用时所需要的艺术表现能力;其次,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细心分析,认真研究,从中挖掘出有趣且耐人寻味的因素,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编排。教师还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宝贵经验,自己平时留心积累,大胆改革和创新。对夸张手法不但要敢于运用,而且还要善于运用。
夸张手法是文艺创作中为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手法,其原本意思是:夸大,过甚其辞,指为了启发听者、读者、观众们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表达的力度,用夸大的言辞、动作、情景等来形容事物。夸张手法的特点是诙谐、幽默、直观易懂,引人入胜。心理学家认为:某些刺激偏离它们的周围环境或偏离人的预期效果,会使人产生新颖感、独特感和惊奇感,这种能引起差异的刺激会很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眼光会追寻不同寻常的事物。如把大的东西变小,把小的东西变大,用部分代替整体,把无生命的东西拟人化,把有生命的东西无生命化,凡此种种夸张手法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因为这些特点非常符合小学生自身那些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所以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进行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A 部分 Let's talk 教学中,有“It's so big.”的教学。教师拿出一条巨大的长裤,让几个学生穿一穿,由于裤子太大,学生被淹没在长裤中,全班学生会由于处在如此有趣的情景中而笑声连连。“It's so big.”教师抓住时机,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该句子。此例,教师在教具上采用了夸张手法,学生与裤子,本身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两种物体,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所产生出的情趣,带给小学生一种新奇感。这样的一种情景,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类似“大”与“小”悬殊的情景出现,学生就会脱口而出:It's so big / small! 夸张手法在此表现出来的诙谐、幽默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在心理上的许多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在感官上出现了好奇和兴奋,学习的兴趣也由此产生。
夸张手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持续。例如,PEP 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A 部分的——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I can see 12. 对话教学,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过——How many...? —— 4.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出示一幅春天同学们在放风筝的图片,(图中有 8 只风筝和 2 只小鸟,风筝有的大,有的小,小鸟小到学生很难用肉眼看清)。第一步:教师与学生对话 ——How many kites? ——10 kites.——10 kites? Really? ——Yes. 第二步:教师问: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Look carefully, please. 学生仍答到: 10 kites. 此时教师边拿出望远镜递给学生,边继续——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now? —— Oh, 8 kites,not 10 kites. I can see 8 kites.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二步比第一步更吸引学生,教室里用望远镜似乎有点玄乎,但让学生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从 How many kites? 到 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虽说句子长了,结构复杂了,但新的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加上运用了望远镜对情节的夸张,层层递进,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夸张手法更明显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I have a...i don't have a...”的教学时,教师选用的都是常见的、普通的物品,如学习用品、水果、动物之类的内容,此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一般也是比较平淡的,因而不易记忆。当教师用下面的方法,则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首先,教师对师生都有的物品进行练习:t:I have a pen/book/pencil-box.:metoo.当师生交流非常流畅时,教师突然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了一支长长、粗粗的铅笔,说I have a big pencil.看到如此大的铅笔,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与教师对答,教师又重复了一遍I have aˋbig pencil.然后启发学生说I don't have a big pencil.夸张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夸张手法活化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更生动的形象而更容易记忆。
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力强,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小学生的特点转变成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除了借助原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片、录音、录象等),运用夸张手法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如身体姿势、表情、动作等)方式,或将两种形式相结合(如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的方式。
总之,夸张手法的运用,能够更有效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英语时,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学生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予学生于自信和成功的希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安全感,让学生觉得我们能说而且能说好英语。这种等级法评价简单易于操作。要充分发挥夸张手法的积极作用,就要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具备夸张手法运用时所需要的艺术表现能力;其次,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细心分析,认真研究,从中挖掘出有趣且耐人寻味的因素,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编排。教师还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宝贵经验,自己平时留心积累,大胆改革和创新。对夸张手法不但要敢于运用,而且还要善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