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问题透视及应对策略
【作者】 曹宏春
【机构】 昭仁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近年来,我校立足学校教科研实际,借鉴青岛等地教学模式最新科研成果,探索出我校以“导?问?学?练”四环为主线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学模式的革新从根本上消除了我校长期以来老师“一言堂”的教学弊端,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问卷调查,现就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几个共性问题予以梳理归纳、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大家商榷。
问题透视一:
课堂教学拘泥于流程形式上的完整,诗意灵动的语文课堂面临尴尬
我们学校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课堂流程是基本按照“检查预习——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检测矫正——拓展延伸”几个环节操作进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整体思路是清晰的,可行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遗憾地感到生气勃勃的课堂教学常常陷入程式化的僵局。
究其原因,一是很多老师认为高效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上级也要求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课堂上教师不敢多讲,却又被一个个环节牵制着匆匆走过场。特别是在高效课堂公开教学活动中教师拘泥于模式显得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长此以往,不仅可怕,更是违背了课改的初衷和语文学习的根本。
应对策略:
1.课堂教学要彰显语文学科特点
新课标修订稿里对语文学科最新定义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咬住语言不放松”。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用心计、花力气、下功夫。把朗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笔的时间腾给学生。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削弱,教师在课前重在有所作为,在课堂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带领学生学,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只做学生思想的“尾巴”。教师在与学生生命活动的有效交往中,要发挥对其“能力培养”、“精神引领”、“人格培养”的作用。
教师在课前重在有所作为。课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精心备好课。课前精心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灵活应对,收发自如。
教师在课堂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生动诗意的教学语言,恰到好处的点拨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稚化自己,隐藏自己,做好主持人,倾听者的角色。
3.教师应灵活掌控课堂环节
在具体的课堂流程操作中,完全可以这样做:
1、不是每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有。
2、不是每一环节都要平均使力、用时,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 例如在教学模式“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应体现当合作时则合作,但更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读书感悟,积累运用。所有的活动及思维必须围绕文本内容而进行。
问题透视二:
课堂时间绝大部分被学生合作讨论汇报占用,而指导朗读、感悟吟诵训练被淡化
在语文高效课堂践行中,常见学生匆匆读一遍文本后,教师便组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宝贵的课堂时间被师问生答,勾画圈点,交流汇报,统一答案所占用。读书的声音渐渐消失了,朗读训练被忽略了。
应对策略:
语文课就是读书课
新课标关于阅读的一个重大改变:要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地过度发挥。于永正老师曾多次忠告老师们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1.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语文的灵魂是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功课。朗读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语文的灵魂是语言积累,最好的方法是读和背。朗读好了,既留下了形象、情感,又留下了语言。
2. 诵读训练有方法,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
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训练指导学生读书,首先要狠抓学生读正确、读流利。也就是说,不读错字、别字,不读破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读书不要“声音响亮”,避免声嘶力竭;放弃逻辑重音,防止“咬牙切齿”;注意运用体态语。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作品情感的理解。
问题透视三:
小组合作学习活而无序,缺少质疑和争论
1.小组合作管理不善,分工不明 四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就以为是合作,表面上的“热闹”,掩盖不了思维的肤浅和合作时的无序。学生缺少争论和质疑。反应快的学生拥有了话语霸权,思维慢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默默跟从。
2.小组合作时间不足以及时机不当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名无实”。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3.对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全 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应对策略:
1.在突破“重点、难点”处合作学习,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合作学习的“问题” 精心设计,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评价的主体要多样。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总之,高效课堂最终要指向生态课堂教学,课堂应成为师生彼此沟通、相互交往的生活场所,成为师生合作交流、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我们不能再为自己曾经忽略了最本真的东西地而懊悔,愿我们在探究中取得共识,更好地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
问题透视一:
课堂教学拘泥于流程形式上的完整,诗意灵动的语文课堂面临尴尬
我们学校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课堂流程是基本按照“检查预习——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检测矫正——拓展延伸”几个环节操作进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整体思路是清晰的,可行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遗憾地感到生气勃勃的课堂教学常常陷入程式化的僵局。
究其原因,一是很多老师认为高效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上级也要求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课堂上教师不敢多讲,却又被一个个环节牵制着匆匆走过场。特别是在高效课堂公开教学活动中教师拘泥于模式显得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长此以往,不仅可怕,更是违背了课改的初衷和语文学习的根本。
应对策略:
1.课堂教学要彰显语文学科特点
新课标修订稿里对语文学科最新定义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咬住语言不放松”。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用心计、花力气、下功夫。把朗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笔的时间腾给学生。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削弱,教师在课前重在有所作为,在课堂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带领学生学,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只做学生思想的“尾巴”。教师在与学生生命活动的有效交往中,要发挥对其“能力培养”、“精神引领”、“人格培养”的作用。
教师在课前重在有所作为。课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精心备好课。课前精心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好教材,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灵活应对,收发自如。
教师在课堂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当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生动诗意的教学语言,恰到好处的点拨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时候,教师要稚化自己,隐藏自己,做好主持人,倾听者的角色。
3.教师应灵活掌控课堂环节
在具体的课堂流程操作中,完全可以这样做:
1、不是每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有。
2、不是每一环节都要平均使力、用时,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 例如在教学模式“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应体现当合作时则合作,但更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读书感悟,积累运用。所有的活动及思维必须围绕文本内容而进行。
问题透视二:
课堂时间绝大部分被学生合作讨论汇报占用,而指导朗读、感悟吟诵训练被淡化
在语文高效课堂践行中,常见学生匆匆读一遍文本后,教师便组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宝贵的课堂时间被师问生答,勾画圈点,交流汇报,统一答案所占用。读书的声音渐渐消失了,朗读训练被忽略了。
应对策略:
语文课就是读书课
新课标关于阅读的一个重大改变:要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地过度发挥。于永正老师曾多次忠告老师们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1.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语文的灵魂是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功课。朗读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语文的灵魂是语言积累,最好的方法是读和背。朗读好了,既留下了形象、情感,又留下了语言。
2. 诵读训练有方法,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
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训练指导学生读书,首先要狠抓学生读正确、读流利。也就是说,不读错字、别字,不读破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读书不要“声音响亮”,避免声嘶力竭;放弃逻辑重音,防止“咬牙切齿”;注意运用体态语。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作品情感的理解。
问题透视三:
小组合作学习活而无序,缺少质疑和争论
1.小组合作管理不善,分工不明 四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就以为是合作,表面上的“热闹”,掩盖不了思维的肤浅和合作时的无序。学生缺少争论和质疑。反应快的学生拥有了话语霸权,思维慢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默默跟从。
2.小组合作时间不足以及时机不当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名无实”。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3.对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全 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应对策略:
1.在突破“重点、难点”处合作学习,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合作学习的“问题” 精心设计,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评价的主体要多样。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总之,高效课堂最终要指向生态课堂教学,课堂应成为师生彼此沟通、相互交往的生活场所,成为师生合作交流、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我们不能再为自己曾经忽略了最本真的东西地而懊悔,愿我们在探究中取得共识,更好地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