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田径课余训练开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 汤超杰
【机构】 浙江省杭州高新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发现和培养田径运动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且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很多学校虽然组建了田径队,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如何针对现状,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是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初中田径;课余训练;制约因素;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运动训练的最佳时期,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对于发掘青少年运动潜能的发掘,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为国家优秀体育人才的输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反观目前的现状,中学阶段的课余田径训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质量。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制约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参考建议。
一、课余田径训练的制约因素
(一)体育教师相关制约因素
1.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主要包括正常工作量和额外工作量,正常工作组成分别由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体育组课余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科研等组成。在做好体育相关工作的同时体育教师还必须兼顾到学校额外工作工作如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分饭、管理自修课、监考、放学、协助放学等。综上所诉,体育教师的不少精力及课余时间均投入到了繁重的额外工作中,无法全身心的将课余时间投入到田径训练中去这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田径训练的质量,从而改变田径训练的效果,因此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工作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2.体育教师的专项能力
初中阶段的田径课余训练过程中,学生作为训练的主体,而老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专项训练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田径训练成绩是否好坏。目前绝大多数在校中学体育教师往往毕业于各大师范院校,所学专项也仅仅局限于大学四年的课程切类目繁多,三大球、小球类、体操类专项毕业生更是不在少数,这大大影响了在校体育教师参与田径训练的人数及质量。由于一线教师很难观摩、学习到最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在训练中不少体育教师往往采用自己学生时代的田径训练经历及方法来适应当今的田径训练,沿用流传下来的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训练理论,这与当今高速发展的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形式是脱节的。
3.体育教师的个人因素
当今初中女性体育教师是体育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经历过生产后女性体育教师普遍的大部分精力会放在照顾小孩及家庭上,让这些教师再花心思在田径训练上就显得非常困难。同时田径业训往往要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大量加班时间来进行,不少外地教师都需要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旅游或回家探亲。因此能保障周末、寒暑假系统训练的专职体育教师就寥寥无几,假期业训教练的不充足导致的无法开展各项目系统的情况非常普遍。
(二)参训学生相关制约因素
1.学训之间的冲突性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各学科的考试压力较小学都有了提高,田径业训作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特长的途径多数是利用在校课余时间进行活动和训练的,但是学生在校的主体活动还是文化课的学习。随着田径业训的深入,训练时间和强度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同时给学生的负担也会相应的增强。这就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文化课教师和家长都会比较抵制学生参加田径训练。这显然是不利于学校田径事业长久发展的。
2.参训学生的目的性
参加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学生往往是体育热爱者和身体素质比较突出的,这部分学生参与训练动机往往是因为喜欢和发展自身的特长的。当今各地区都会有体育特长的招收,不少学生原先并不热爱体育及田径,由于体育特长生能让自己进入更好的高中而来参加田径课余训练。更有甚者在初中阶段的前期抗拒训练,眼看文化成绩已经无望考入理想高中后才临时参与进来,这样的情况当下不在少数。这样半路出家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必将是由于没有系统训练到比赛时间无法与系统参训的学生一较高下,也有取得特长生资格进入理想高中后就逐渐放弃体育的情况。这对于学校田径业训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3.参训学生的不稳定性
当今参训学生已经趋向于训练成绩好、学习成绩好、爱好特长丰富等特点,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家教严格往往意志力较强、品学兼优、自主管理的能力比较强,这些特点用在学习的同时适用在了其他方面。这些教师眼中的好苗子往往被各种特长班、训练队选中,存在既要参加田径训练也要参加校舞蹈队还要参加围棋比赛。这种情况往往导致这类学生经历无法完全的集中,无法再某一方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而相对"枯燥、单一"田径业训相比足球、篮球等少了不少竞争力,更加无法体验田径训练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4.伤病
伤病存在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和任何年龄阶段的运动员中,也是对中学生参加课余田径训练最终可否获得优异成绩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初中阶段的课余训练中由于中学生好动及青春发育生长等生理特点,肌肉拉伤、各关节的扭伤、擦碰伤的概率较高。由于课余训练中准备活动未做充分、未按教练员要求训练产生的伤病也有较大几率发生。同时由于教练员没有做到合理安排训练强度,会使运动员累积疲劳从而产生的伤病。
(三)第其它制约因素
1.中小田径衔接方面
初中阶段参训学生中绝大部分在小学阶段都有田径训练经历,小学田径训练的质量或取得成绩直接影响着初中田径训练的开展。如A中学对口的A小学在田径运动会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那么这批毕业的运动员会将优秀的训练经历、团队意识带进初中阶段,这无疑是对初中田径训练工作展开是十分有利的,如相反则工作要在初中阶段重新开始,三年规划与五年规划的差距将是巨大的。
2.学校对体育及田径事业的支持
田径作为学校体育第一大项目每年需要的经费支持是巨大的。如今各校对学校田径项目的支持也是逐年加大,经费主要是用在器材场地的维护、添置以及学生的膳食营养、比赛等,但用在教师加班时间训练费用上非常少。总所周知绝大部分参训学生取得优异的比赛都必须要利用到其他人休息的时间如双休日和寒暑假,这些训练时间如折算成课时是惊人的。而学校在注重其他方面投入的同时往往忽略体育教师加班费用的补助,不少教师同时还需自己承担加班的路费等,多数教师的付出与收入不相匹配这让一线带队训练教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这是学校田径课余训练良性发展的重大阻碍。
二、课余田径训练制约因素的对策
(一)强化体育教师的组织结构、招聘及培训
为了促进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必须要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的田径运动训练师资队伍。在学校招聘教师时可选择田径专项毕业生或当地体校体工队选择优秀的前专业运动员作为教练员,避免专项业务能力薄弱者进入团队。其次体育教研组的结构安排要合理,将球类田径等项目明确到个人,建立各项目单独责任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各自分管田径项目自主权归带队教师所有。 涉及到田径专项能力较弱的教师可适当增加安排校内体育常规任务的工作,如大课间、活动课时由不带田径队的体育教师负责统筹管理,而田径队教练员则单独进行田径专项训练,做到各司其职,人尽其用。涉及到寒暑假假期的训练安排可在假期7月15日-8月15日由路程较近的教师负责,前期7月1日-7月15日和后期8月15日-8月30日由路程较远的教师负责,并做好协调及沟通工作。教研组也可定期安排组内田径训练方案商讨,请区内乃至市级省级优秀教练员到校进行专项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可安排到体校、专业队观摩交流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也可驱车将运动员带到高一级体校、体工队随队训练。
(二)转变思想、明确目标、争取双赢 、预防保护
在田径业训过程重视技术体能训练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身体练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超越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了解田径是运动之母,是任何运动项目的基础,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必要也是最重要的经历。培养学生为校争光甚至今后为国争光的伟大使命感。作为带队体育教师在关心学生训练成绩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刻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监督和帮助解决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尽可能的为学生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文化课教师,在田径训练前后进行有必要的辅导和帮助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提高效率,消除学生、家长、班主任老师的顾虑,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耽误。体育教师同时要非常注意培养与运动员的感情,将运动员作为自己正真朋友,经常带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非训练活动如生日会、野餐、徒步旅行等,这都会大大增进教练员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学校要把参训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强运动员日常管理力度,配合科学有效的身体恢复机制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做到防范于未然。
(三)校级合作、互助互利
做好中小运动员教练员的衔接工作,有条件可打通教练组或训练组使运动员能以大带小形成良好的训练梯队,使中小学教练员运动员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高效,如两校距离不远,运动员可以利用越野跑的形式到达对方学校共同训练,高年运动员的水平往往会激发低年龄运动员的追赶热情,高年龄运动员往往也会表现出最好的训练状态达到示范作用,可以使校际间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持续加大学校对田径事业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合理规范的教练员加班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在假期训练时教练员要做好运动员和自身的签到工作,同时将假期训练的时间表和训练计划方案及课后总结反思以台账形式上交上级领导,领导审核通过后按照加班经费支出方案下发合理的训练费用。同时根据体育教师增加的工作量以及参加竞赛的取得成绩出台相应的评优评先方案,增加一线教练员校内各项先进指标,提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和参与性,提升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更好的保障中学生田径课余训练的良好有序的进行。让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真正成为一个体育教师人人向往的事业。
初中田径课余训练各一线学校都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上级输送了许多优质运动员。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存在的问题。一线体育教师、各校级干部及相关部门也要用于面对困难,通过不断地思考改进提高管理训练方法手段,可以更好更高效的为国家提供田径后备人才。相信未来初中校园田径课余训练可以走得更远,为我国田径事业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铁黎.对我国中学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20-23。
[2] 方吉泉.论中学田径训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999. 2: 27-29。
[3] 徐 佶.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兼论我国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 20, 1: 89-93。
[4] 叶文娟.山东省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5. 4: 122-124。
[5] 王 玲 黄金铭.粤北山区中小学课余训练发展对策研究.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3-44。
关键词: 初中田径;课余训练;制约因素;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运动训练的最佳时期,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对于发掘青少年运动潜能的发掘,良好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为国家优秀体育人才的输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反观目前的现状,中学阶段的课余田径训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质量。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制约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参考建议。
一、课余田径训练的制约因素
(一)体育教师相关制约因素
1.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主要包括正常工作量和额外工作量,正常工作组成分别由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体育组课余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科研等组成。在做好体育相关工作的同时体育教师还必须兼顾到学校额外工作工作如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分饭、管理自修课、监考、放学、协助放学等。综上所诉,体育教师的不少精力及课余时间均投入到了繁重的额外工作中,无法全身心的将课余时间投入到田径训练中去这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田径训练的质量,从而改变田径训练的效果,因此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工作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2.体育教师的专项能力
初中阶段的田径课余训练过程中,学生作为训练的主体,而老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专项训练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田径训练成绩是否好坏。目前绝大多数在校中学体育教师往往毕业于各大师范院校,所学专项也仅仅局限于大学四年的课程切类目繁多,三大球、小球类、体操类专项毕业生更是不在少数,这大大影响了在校体育教师参与田径训练的人数及质量。由于一线教师很难观摩、学习到最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在训练中不少体育教师往往采用自己学生时代的田径训练经历及方法来适应当今的田径训练,沿用流传下来的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训练理论,这与当今高速发展的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形式是脱节的。
3.体育教师的个人因素
当今初中女性体育教师是体育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经历过生产后女性体育教师普遍的大部分精力会放在照顾小孩及家庭上,让这些教师再花心思在田径训练上就显得非常困难。同时田径业训往往要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大量加班时间来进行,不少外地教师都需要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旅游或回家探亲。因此能保障周末、寒暑假系统训练的专职体育教师就寥寥无几,假期业训教练的不充足导致的无法开展各项目系统的情况非常普遍。
(二)参训学生相关制约因素
1.学训之间的冲突性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各学科的考试压力较小学都有了提高,田径业训作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特长的途径多数是利用在校课余时间进行活动和训练的,但是学生在校的主体活动还是文化课的学习。随着田径业训的深入,训练时间和强度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同时给学生的负担也会相应的增强。这就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文化课教师和家长都会比较抵制学生参加田径训练。这显然是不利于学校田径事业长久发展的。
2.参训学生的目的性
参加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学生往往是体育热爱者和身体素质比较突出的,这部分学生参与训练动机往往是因为喜欢和发展自身的特长的。当今各地区都会有体育特长的招收,不少学生原先并不热爱体育及田径,由于体育特长生能让自己进入更好的高中而来参加田径课余训练。更有甚者在初中阶段的前期抗拒训练,眼看文化成绩已经无望考入理想高中后才临时参与进来,这样的情况当下不在少数。这样半路出家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必将是由于没有系统训练到比赛时间无法与系统参训的学生一较高下,也有取得特长生资格进入理想高中后就逐渐放弃体育的情况。这对于学校田径业训发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3.参训学生的不稳定性
当今参训学生已经趋向于训练成绩好、学习成绩好、爱好特长丰富等特点,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家教严格往往意志力较强、品学兼优、自主管理的能力比较强,这些特点用在学习的同时适用在了其他方面。这些教师眼中的好苗子往往被各种特长班、训练队选中,存在既要参加田径训练也要参加校舞蹈队还要参加围棋比赛。这种情况往往导致这类学生经历无法完全的集中,无法再某一方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而相对"枯燥、单一"田径业训相比足球、篮球等少了不少竞争力,更加无法体验田径训练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4.伤病
伤病存在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和任何年龄阶段的运动员中,也是对中学生参加课余田径训练最终可否获得优异成绩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初中阶段的课余训练中由于中学生好动及青春发育生长等生理特点,肌肉拉伤、各关节的扭伤、擦碰伤的概率较高。由于课余训练中准备活动未做充分、未按教练员要求训练产生的伤病也有较大几率发生。同时由于教练员没有做到合理安排训练强度,会使运动员累积疲劳从而产生的伤病。
(三)第其它制约因素
1.中小田径衔接方面
初中阶段参训学生中绝大部分在小学阶段都有田径训练经历,小学田径训练的质量或取得成绩直接影响着初中田径训练的开展。如A中学对口的A小学在田径运动会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那么这批毕业的运动员会将优秀的训练经历、团队意识带进初中阶段,这无疑是对初中田径训练工作展开是十分有利的,如相反则工作要在初中阶段重新开始,三年规划与五年规划的差距将是巨大的。
2.学校对体育及田径事业的支持
田径作为学校体育第一大项目每年需要的经费支持是巨大的。如今各校对学校田径项目的支持也是逐年加大,经费主要是用在器材场地的维护、添置以及学生的膳食营养、比赛等,但用在教师加班时间训练费用上非常少。总所周知绝大部分参训学生取得优异的比赛都必须要利用到其他人休息的时间如双休日和寒暑假,这些训练时间如折算成课时是惊人的。而学校在注重其他方面投入的同时往往忽略体育教师加班费用的补助,不少教师同时还需自己承担加班的路费等,多数教师的付出与收入不相匹配这让一线带队训练教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这是学校田径课余训练良性发展的重大阻碍。
二、课余田径训练制约因素的对策
(一)强化体育教师的组织结构、招聘及培训
为了促进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必须要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的田径运动训练师资队伍。在学校招聘教师时可选择田径专项毕业生或当地体校体工队选择优秀的前专业运动员作为教练员,避免专项业务能力薄弱者进入团队。其次体育教研组的结构安排要合理,将球类田径等项目明确到个人,建立各项目单独责任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各自分管田径项目自主权归带队教师所有。 涉及到田径专项能力较弱的教师可适当增加安排校内体育常规任务的工作,如大课间、活动课时由不带田径队的体育教师负责统筹管理,而田径队教练员则单独进行田径专项训练,做到各司其职,人尽其用。涉及到寒暑假假期的训练安排可在假期7月15日-8月15日由路程较近的教师负责,前期7月1日-7月15日和后期8月15日-8月30日由路程较远的教师负责,并做好协调及沟通工作。教研组也可定期安排组内田径训练方案商讨,请区内乃至市级省级优秀教练员到校进行专项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可安排到体校、专业队观摩交流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也可驱车将运动员带到高一级体校、体工队随队训练。
(二)转变思想、明确目标、争取双赢 、预防保护
在田径业训过程重视技术体能训练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身体练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超越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了解田径是运动之母,是任何运动项目的基础,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必要也是最重要的经历。培养学生为校争光甚至今后为国争光的伟大使命感。作为带队体育教师在关心学生训练成绩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刻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监督和帮助解决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尽可能的为学生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文化课教师,在田径训练前后进行有必要的辅导和帮助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提高效率,消除学生、家长、班主任老师的顾虑,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耽误。体育教师同时要非常注意培养与运动员的感情,将运动员作为自己正真朋友,经常带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非训练活动如生日会、野餐、徒步旅行等,这都会大大增进教练员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学校要把参训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强运动员日常管理力度,配合科学有效的身体恢复机制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做到防范于未然。
(三)校级合作、互助互利
做好中小运动员教练员的衔接工作,有条件可打通教练组或训练组使运动员能以大带小形成良好的训练梯队,使中小学教练员运动员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高效,如两校距离不远,运动员可以利用越野跑的形式到达对方学校共同训练,高年运动员的水平往往会激发低年龄运动员的追赶热情,高年龄运动员往往也会表现出最好的训练状态达到示范作用,可以使校际间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持续加大学校对田径事业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合理规范的教练员加班经费支出管理制度,在假期训练时教练员要做好运动员和自身的签到工作,同时将假期训练的时间表和训练计划方案及课后总结反思以台账形式上交上级领导,领导审核通过后按照加班经费支出方案下发合理的训练费用。同时根据体育教师增加的工作量以及参加竞赛的取得成绩出台相应的评优评先方案,增加一线教练员校内各项先进指标,提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和参与性,提升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更好的保障中学生田径课余训练的良好有序的进行。让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真正成为一个体育教师人人向往的事业。
初中田径课余训练各一线学校都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上级输送了许多优质运动员。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存在的问题。一线体育教师、各校级干部及相关部门也要用于面对困难,通过不断地思考改进提高管理训练方法手段,可以更好更高效的为国家提供田径后备人才。相信未来初中校园田径课余训练可以走得更远,为我国田径事业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铁黎.对我国中学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20-23。
[2] 方吉泉.论中学田径训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1999. 2: 27-29。
[3] 徐 佶.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兼论我国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 20, 1: 89-93。
[4] 叶文娟.山东省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5. 4: 122-124。
[5] 王 玲 黄金铭.粤北山区中小学课余训练发展对策研究.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