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有效性衔接问题的探讨

【作者】 李惠英

【机构】 重庆市万州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都同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从而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具有职业性、技能性等共同的特征,又由于两者分别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他们又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中职  高职 专业衔接 计算机 
        今年5月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情况和《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内容,表明"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一重大决策进入贯彻落实阶段。如何完成扩招100万人的目标?高职院校重任在肩。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如何确保职业教育与培训"并举"、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齐飞"? 我们知道就读高职的很大一部份生源来自中职,所以中高职衔接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一、研究中高职专业衔接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教体系。《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等五个对接。除此之外,在经济社会中,也逐渐反映出来,比如说用工荒、技能人才比例失调、产品质量不高。在研究制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中,提出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十个衔接,其中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衔接的前提条件,专业设置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础,课程体系与教材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招生制度是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        
        二、中高职衔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划分不明显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A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差异性不明显。
        2、中高职通道不畅
        尽管我国很多地方推出对口高考或者技能高考,如重庆,高职对口类分为17个类别,中职生只能报考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的"高校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对口招生类"。报考很有局限性,以计算机专业2018年为例,能招收中职生的高职对口本科不过10所,招生计划600-700人。专科不过30几所,招生计划2572人。而全市的中职注册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甚至一个中职学校的注册人数就达到2000人。就意味着绝大部份中职生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3、中高职课程重复、脱节现象严重。因为中、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课程开发和制定标准,导致各自为政,造成相当一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据统计,重庆市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率可达30%以上。除此之外,普高生和中职生两种生源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计划不同,以致在中高职课程中也存在着脱节和断层现象。主要表现为:中职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文化基础课普遍跟不上,尤其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较为突出。而普通高中生升入高职后,在高中阶段又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导致其动手能力较差,实习实训以及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又跟不上整体进度。
         4、专业教学资源稀缺,本位主义严重
        在高职,大部份院校都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或教学平台,而中职学校却还只能依托书本。专业教学资源的衔接主要突出在公共实训基地的使用问题上。国家以及省市各投资这么多成本,结果只服务于某一所学校。建立公共实训中心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平台,问题来了,现在有的高职学校认为建了的实训中心就是我自己的,没有大局观念。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设施和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使用效率也不高,没有发挥把资源优势发挥出来,真正做到和中职学校资源共享,造成了中高职设施的重复建设,浪费了人力、物力。
        三、实现中高职衔接的策略
        1、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中职主要是为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基本劳动者,他们是高等学校的合格生源,通过一定的专业教育,培养面向一线岗位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技能型劳动者和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具有专业基础的后备生源;明确高职是为企事业单位或自行创业者培养高层次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服务区域性等特点。人才培养类型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
        2、拓宽中职学生升入高职的通道
        国家正逐步提高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比例,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就是一个创举。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职生来说,仍然选择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他们对学习实在是觉得枯燥,所以我觉得可以实行多样化的招生考试方式,比如说艺体类考试。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在报考高职学校也存在"选校难"的问题,很多好大学的门根本没有向中职生敞开,只能让中职生望而却步。国家应该把优质的大学资源共享,为更多的大学分配名额,让中职生在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除此之外,观念的更新也十分重要,有的学生及家长认为就读高职不如参加工作,对高职持不认可的态度,我们应给予学生先进的理念,鼓励他们走向更高一级的学府,在那里展现更好的自已。 
        3、实现中高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首先要有中高职协同的工作体系。应该多组织中职教师进入高职培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最好由教育专家、专业负责人、行业企业代表共同参与,达成一致意见。"3+2"体系,或者对口升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都应由不同阶段的院校主导,严格要求中高职学校都能参加,这样就不缺乏衔接的体制和机制。除此之外,专业教学计划的衔接也十分重要。专业教学计划的衔接又包括时间进程的衔接、教学环节的衔接、考核评价体系的衔接。最后,还必须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它是课程标准的主体,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建议等。
        4、中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衔接
        建议采用"区域公共实训中心"模式。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整合各职业院校的现有资源,按照专业大类分设为若干个中心、采取院校投入、企业赞助、政府配套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共建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及网络学习平台。以这种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形式进行统筹资源配置,促进中高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这种资源建设方式,将一定会成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了,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也必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站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高度,立足中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招生考试制度、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衔接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加大中高职有效衔接,不久的将来,我国必将建立起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搭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立交桥"[N].光明日报,2013-01-19(4).
        [2]李玉珠.中高职衔接:理想设计与现实难题[J].教育与职业,2012(13).
        [3]职教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11-08-04(1).
        [4]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