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作者】 左洪幸
【机构】 群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知识学习的极好载体,是必不可缺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随着教育与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结构的不断调整,要求课程实施者跳出课本教材封闭的圈子,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打通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整合涵盖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文本和语文材料,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让语文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与文本对话的视界融合,建构大语文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资源
一、挖掘整合教材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的课程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变化,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整合用好教材,准确把握用活教材。能够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征重新定义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时,可把本册的《长歌行》并入一块学习,还可引入一些有关惜时的名篇,如《时光老人的礼物》《明日歌》等,组合成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家名篇的大单元,让学生充分阅读。再如,三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是写景类的,可将本册《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五花山》等课文并入其中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和掌握不同写景的表达方法。这样,可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广泛开拓生活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把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立足学生实际,开发生活化课程资源,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增强语文的内在价值和吸引力,体现语文教育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夕阳真美》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运用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和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虽对山水有一定的体验,但清沏见底漓江之水、奇秀险峻桂林的山,毕竟对孩子们很遥远。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谈自己浏览过什么地方,有什么感受?在学生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一幅青山绿水的画面,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再加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学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轻唱。这样,将学生置入生活的情境中,走入诱人的山水画面中,激活学生的心灵,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合理利用学科资源,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有机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学生局限于课文、课堂之中,将语文学科孤立起来,而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让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与语文交叉渗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增强语文学习的魅力。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它生动地记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世界名曲《月光曲》的传说。因此,在教学时,我力求把文本自身的音乐性充分挖掘出来,将语文文本直接处理为音乐文本,在美妙的《月光曲》乐曲的伴奏下,让学生朗读品味,去想像大海的变化,去思索月光曲的具体内容,去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优美意境。这样,文本中所含的音乐效果就发挥出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乐曲会融为一体,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自然地体悟到了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四、巧妙利用网络资源,增大语文课堂信息容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网络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丰富教学信息资源,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实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构建具有丰富教学资源与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宽学生的眼界,从而高质、高速、高效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太空生活的科普说明文,作者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待了造成“奇特”的原因。有关太空生活的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题材,而课文仅讲了四件趣事,如果仅是以课本作为学习资料,肯定是远远不够、也不全面的。基于此,教学时利用影视及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学生相关的网址及介绍相关的影视资料,先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阅读并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让同学们相互交流,最后再开展关于对宇宙方面的知识竞赛。这样,就有效地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有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第一线的课程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从关注生命成长的高度,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运用,主动构建一种真正滋养学生心灵的、开放的、具有浓郁文化味的语文课程,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资源
一、挖掘整合教材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本是理所当然的基本的课程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变化,教材的功能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整合用好教材,准确把握用活教材。能够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征重新定义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时,可把本册的《长歌行》并入一块学习,还可引入一些有关惜时的名篇,如《时光老人的礼物》《明日歌》等,组合成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家名篇的大单元,让学生充分阅读。再如,三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是写景类的,可将本册《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五花山》等课文并入其中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和掌握不同写景的表达方法。这样,可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广泛开拓生活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语文能力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把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立足学生实际,开发生活化课程资源,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增强语文的内在价值和吸引力,体现语文教育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夕阳真美》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运用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和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虽对山水有一定的体验,但清沏见底漓江之水、奇秀险峻桂林的山,毕竟对孩子们很遥远。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谈自己浏览过什么地方,有什么感受?在学生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一幅青山绿水的画面,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再加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学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轻唱。这样,将学生置入生活的情境中,走入诱人的山水画面中,激活学生的心灵,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合理利用学科资源,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有机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学生局限于课文、课堂之中,将语文学科孤立起来,而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让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与语文交叉渗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增强语文学习的魅力。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它生动地记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世界名曲《月光曲》的传说。因此,在教学时,我力求把文本自身的音乐性充分挖掘出来,将语文文本直接处理为音乐文本,在美妙的《月光曲》乐曲的伴奏下,让学生朗读品味,去想像大海的变化,去思索月光曲的具体内容,去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优美意境。这样,文本中所含的音乐效果就发挥出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乐曲会融为一体,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自然地体悟到了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四、巧妙利用网络资源,增大语文课堂信息容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网络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丰富教学信息资源,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实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构建具有丰富教学资源与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宽学生的眼界,从而高质、高速、高效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太空生活的科普说明文,作者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待了造成“奇特”的原因。有关太空生活的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题材,而课文仅讲了四件趣事,如果仅是以课本作为学习资料,肯定是远远不够、也不全面的。基于此,教学时利用影视及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学生相关的网址及介绍相关的影视资料,先引导学生上网查找阅读并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让同学们相互交流,最后再开展关于对宇宙方面的知识竞赛。这样,就有效地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有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第一线的课程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从关注生命成长的高度,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运用,主动构建一种真正滋养学生心灵的、开放的、具有浓郁文化味的语文课程,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