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点燃学生发现美的兴趣——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鉴赏经典文学作品

【作者】 冀 芳

【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逸夫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文学作品的教学,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从审美的角度,“秘妙”称之为“美”。那么,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内容,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美”的积累、“美”在此处、“美”的发现。
  一、“美”的积累
  这个层次是鉴赏经典文学作品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热爱经典文学的关键因素。如何积累?当然是大量阅读优秀读物,不断地进入“审美自失”的阅读状态,由尔不断地感悟到读物中的“美”之所在。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积累,语文素养就会逐步有所提高。
  1、诵读课文。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方式自然是灵活多样: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三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
  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展开合理想象。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文化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二、“美”在此处
  “美”的感悟因人而异,是内隐的黑箱活动。我们不知道读者的感悟水平如何,是否真正“知其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应当检验学生“知其然”的状况,并以适宜的方式帮助不知其然者知其然。
  1、推敲传神的词语。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告诉我是鼻子碰扁的原因)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美”的发现
  “美”在此处与“美”的发现,前者仅仅是知其然,后者是知其所以然,它对应是就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探究”,也就是深层次的指向文本分析。只不过分析主角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由于阅读对象的广泛性,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时,教师应从两个方面为学生发现“美”做好铺垫,否则学生会束手无策。
  1、适当的知识链接。经典作品,之所以称之为经典,那就是它能经受住长时间读者的检验,所以文中有些内容会远离现在的阅读者。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此时如果缺少了教师必要的帮助,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首先是作品的背景。所谓背景,在此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如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等。如毛泽东的诗词《长征》。其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句,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金沙水拍“云崖暖”呢?究起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1935年5月,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之下来到两面是悬崖峭壁、中间是滚滚激流的金沙江畔。可是敌人已封锁了各处渡口,抢去了江上所有的渡船。怎么办?红军战士按照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的视线。同时,又顺利的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度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介绍到此处,学生就不难理解“云崖暖”了:金沙江红军巧渡胜利,红军战士个个喜气洋洋。
  其次是作者的介绍。又如,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补充作者杏林子苦难的经历,恐怕学生会对文中很多语句草草放过。只有让学生了解了杏林子在头不能转、手不能举、足不能动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作,不断书写自己光彩有力的人生,才会更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说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生命的宝贵、生命的坚强等正面因素,也才会慢慢注入学生心田。
  2、教会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美”。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就这样,在对比中发掘,在对比中思考,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人物的形象,同时还收获了如何阅读文章的方法。
  “美”的积累是最起码的基本目标,“美”在此处是发展性的基本目标,“美”的发现是搞性的基本目标。唯有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掌握文本分析的方法,“美”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田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