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当建“够”遇上建“go”——以“我的家”为主题,打造3D式建构区

【作者】 沈 洁

【机构】 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实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班孩子的建构能力一直处于比较单一,搭建的物体也倾向于平面垂直式建构,一味的向上搭建而忽视了建筑本身的整体性,以至于搭出来的建筑只有一个面,而缺少了建筑本身的延展性与整体性,因此孩子的塑造能力一直停滞不前,建构区的人员参与量持续低迷,建构成品效果一般。本文以孩子的探索“我的家”为主线,教师引导幼儿观察3D图片、引领幼儿绘制居家设计图,推进孩子的建构水平,让孩子去规划、去探索、去操作建构区。孩子的建构技能更加熟练,建构技巧愈加稳固,建构思路更加清晰,参与度高。
  关键词:建构区、3D、幼儿
  案例: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
子们各自选择了区域进
行了游戏,游戏开始了
10分钟,我发现建构区
的孩子们并没有把房子
塑造出形状来,于是我
就上前问道:“宝贝们,
你们在搭什么呀?”龙
龙说:“我在搭我的家,
外面用纸杯搭的是墙,在屋子里有三个房间,左边的是爸爸和妈妈的房间,中间是爷爷奶奶房间,右边那个是我的房间。”“那房间里有别的家具吗?”“有,还有电视机、沙发、台灯”“那些台灯、沙发都搭在哪里呀?”“我不会搭,所以就没有搭”。其实在班里这样想搭又不会搭的状况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很好的建构能力,没有很详细的建构方案,没有很创意的建构思路,导致了班里建构区人流量不多,建构作品不佳。于是,我以“我的家”为主题,开展了建构活动,协助孩子的建构水平。
  一、体验3D式图像的空间感
  在以往的图片展示中,我们往往会通过图片展示一些有名或是有特色的建筑给孩子们,但照片是有局限性的,往往孩子们只看到了建筑物的正面而没有去感知与了解建筑的立体形态,只关注了建筑的长和高而忽视了宽度的感知。这阻碍了孩子们的空间感,阻挡了孩子们建构时的发散性思维,所以我做了以下的调整:
  (一)建构技能的支撑
         1.整合现有的建构技能
  表1在建构区中,孩子已
有5中,表1中孩子们能 较好
的掌握平面的建构技能有连
接、平铺、盖顶、间隔排列、对
称、砌墙,但不能很好的将其
整合。
  所以我推出了“玩转吧,
积木”这个游戏,让孩子能够
通过玩仍骰子的方式,来决                      表1
定需要在同一建构物体中融入哪几种建构方式。通过游戏植入,孩子们对建构技能有了明确的认知,通过游戏情境的汇入,孩子们更是对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有了很强的游戏欲望,与是我们做了统计,统计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 游戏感与体验感的双重感受让孩子们对建构区的喜爱之情
有了明显的提高,且建构技能
的混合性、种类的多样性有了
明显的提升。                                 
  2.开展未知的建构技能                              
  在已有建构技能的基础
上,为让孩子们掌握“围合”这
个技能,通过老师演示——
孩子操作——老师讲解——
孩子挑战,4个环节的层层递进让孩子知道通过“围合”能塑造成不同的建筑形态,或是圆形,或是方形,亦或是梯形等等,让孩子的建构的平面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全面的发展。        
  (二)建构区块的观测                               
  1.建构设计的视角调整
  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呈现,最重要的取决点在于观测的角度,我们的视角不再是正面的、局限的,观测位置要从建筑正面转移到上方,从上至下的观测与设计,让幼儿感知搭构建筑时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的衔接,提升孩子建构时内部结构的丰满。
  2.参照物体的可直观性
  平面的、正面的照片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能提高孩子的建构水平,教师有意识的寻找房屋设计的3D图,让幼儿了解屋子平面图的分布,以及划分方式,让幼儿感受到房间与房间之间的设计感、逻辑感。
  (1)3D房屋影片
  教室可以通过网站下载给孩子观看不用的3D房屋影片,让孩子真真切切走进3D房屋,观测、观察、感受、理解房屋的搭建,梳理立体建构的导图。
  (2)3D房屋模型
  模型的创设可以直接让孩子摆设、模仿、摆弄模具,在真切操作中感知空间之间的联系,成为孩子所创设的导向图。
  (三)建构形态的投射
  有了多形态地基概念之后,班里开展了统计的设计房子培训,通过理解设计架构、模拟区块设计、实操整体设计来学习房屋设计。上图是孩子之前的房屋设计,只有只有一个面,且没有整体性的考量与概念,下图是孩子们的设计图,图中已明确有了房屋的格局,在房屋设计中增设了卧室、客厅、厕所,阳台,添加了沙发、桌子、水壶、洗手槽、淋浴房等设计细节,让建构的思路更加清晰,操作起来更加有头绪。









  二、扩展幼儿的感官体验
  镜头一:
  “老师,你看,这是我搭的房子”,只见钟锦心在自己的地盘中搭了三个房间,右边的房间是一个卧室,里面搭有一张床,床是用模板平铺而成,美观且形象,中间是客厅,摆放着一张公主椅,厨房在客厅的另一侧,用木头积木搭建了一张圆桌子,上面还用纸杯做了冰淇淋,“乐乐,你的区块搭的已经很完成了,需要再网里面添加一些生活用品那就更好了”,话音刚落,由于小毅不小心触碰到了材料,原本的建构被毁坏了1/3。
  镜头二:
  李晴好和桐桐一起在建构,正准备砌墙,由于倒数第三排的纸杯没有摆整齐,以至于建筑物倒塌,建构墙面只能重新补。
一次次的搭建,成品的数量非常少,最重要的因素是,建构材料的不稳定性,为了让孩子的建构成品有所体现,所以我做了一下的调整。
  (一)投放材料的可稳定性
  在以往的建构中,我们
会采用大量的积木,但由
于积木的重量、长度、厚度
的各异性阻碍了幼儿在
建构过程中成功率,针对
这一点,我将我们班孩子
的已有进行进行了测试
,测试的建构材料有:清
水积木、纸杯、卡片、爆
米花盒子、纸板砖等,在
5分钟内进行了同款建                      统计图2
构的操作,在操作中我们发现最容易建构的材料是纸板砖头,最难操作的材料是清水积 木,从建构形态上来说,最容易呈现物体的是爆米花盒子,最难呈现物体的是清水积木,所以我们从中总结到,立体且面积大的物体较为被孩子所操作也更容易建构出建筑造型,所以在建构材料上我们选去了较为稳定的纸盒木砖、爆米花盒子等较大体积且稳固的材料让孩子进行建构创作。
  (二)投放材料的可持续性                     
  在选择完孩子们的建构材料,我们也试图增加孩子们所创作后的成品展现,为了让建构材料更具有真实性,我们将魔术贴放置在建构材料上,让材料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更能呈现幼儿的创作思路,在材料之后我们也进行了统计,在统计2中我们发现,普通材料的拿取率从最先的64%降低至13.5%,新型材料的拿取率从14.8%上升至78.3%,在完成度上面,新型材料的成功率上,也比普通材料多,多了74个成品,说明经过我们的调整,新型材料更被孩子喜欢且成功率也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孩子们成品的构建。
  三、提升幼儿的建构能力
  从想象到设计,从设计到搭建,孩子们的空间布局能轻松的掌握,但是孩子对于房间内的家具建构遇到了许多阻碍,孩子们时常会问:如何搭床?如何搭台灯?如何搭椅子?如何搭洗手池?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班开展了一系列举措,来帮助孩子提升建构能力。
  (一)解剖家具构成
  1.模仿
  班级内部有着各色家具,我就从最普通的家具入手,让孩子们进行模仿,通过孩子们的1:1模仿,结合围合、磊高、铺平等建构技能,一次次的尝试后,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家具形态也有了不同的体现。
  2.独家定制
  模仿阶段过后,我又让孩子们进行独家定制,自己画设计图,自己做成品,不但有了形式上的突破,更是有了思维上的碰撞,让自己的作品有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感与设计感。
  (二)开展家具展——“我爱我家”
  介于孩子们的创新,我们班开展了“我爱我家”家具展,在90分钟时间内,每位孩子至少创设2种家具进行展示,最终由全班小朋友投票,选出了5个作品获得最佳设计奖,其余作品我们都进行了拍照,装订成一本《家具大全》,供孩子欣赏、模仿与制作。
  四、推进幼儿的建构作品
  镜头三:
  建构区进行中,李晴好把我拉到了她的作品边,开心的解说起来:“老师,你看,这是我搭的房子,这里是卧室,我用爆米花盒子做了背景墙,这里是厨房,我还搭了小桌子可以吃饭,这里是狗窝,我的搭的好吗?”“宝贝,你搭的格局很清楚,可是狗窝有了,怎么不见狗的家呢?狗狗睡哪里呢?”“好,我现在就给小狗搭一个房子,让它在家里住的舒舒服服的。”
  有了规划,有了格局,有了内容,孩子们以“我的家”为主题的建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但也是孩子们的建构能力不同,建构思维的差异,所以需要老师及时的给予孩子反馈,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搭建我的家。
   “我的家”建构主题共开展了四周的时间,孩子们不断吸取着建构的技能,从主题中,拓展了自己的建构经验;从活动中,调取了自己的建构兴趣,从区域中,体现了自己的建构本领,让建构技能内化在心理,实践在建构活动中。我们把孩子的困难情景化,让我们把孩子的难点细微化,通过合作、自评、他评,建立孩子的建构自信,让我们的点点滴滴化作化为孩子成长的基石,协助孩子的建构之路。
  参考文献:
  [1]创意拼搭幼儿园建构游戏方案[M].陈红霞.??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叶圣陶“儿童种子观”的内外价值及其当代要义[J].孙春福.江苏教育研究.2015
  作者简介:沈洁、本科、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实验幼儿园、二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