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作者】 吕 立
【机构】 香家湾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教师来说,可以更好的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甚至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思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践,我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如果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些科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逼真的视听,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能很好地解决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虽然信息技术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但可以成为科学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以此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往往会因某种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此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是如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又是我们科学教师所头疼的事,特别对于一些学生陌生,并且不大容易用实验或其他教学手段表达的内容,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科学课的导入部分是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设计,可以在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方面比其它媒体来得更形象、直观。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火山与地震》一课中,我先分别播放一段关于火山爆发和唐山大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火山爆发的震撼场景以及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塌陷,树木连根拔起的画面。学生被这壮观的自然场景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此时再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自然现象,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课堂,进而揭示课题《火山与地震》,很好地为后面的课程教学作了铺垫,同时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一堂科学课,传授的知识非常多,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往往很难兼顾点、面。这时候,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科学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重、难点有机整理分开,将一部分知识点做成课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课件直观、形象的传授给学生,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学习为主。但是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必须先要让学生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及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载等,以及后面要对学生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这么多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很难全部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又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反复讲解。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突破科学教学的重点、难点
科学课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枯燥的、抽象的、难懂的现象,要求学生掌握,但由于受到直观性、空间性、地域性、时间性等原因,学生掌握的也是片面、不完全的,教学时这些内容就成了教学难点。但如果运用多媒体软件,就能直观、形象地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例如小学六年级的《看星座》一课,这课中认识各种星座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课堂上学生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我利用看星空软件,将复杂、难懂的天文奇观搬到课堂,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教学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小学五年级的《简单电路》一课,学生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是重点,我在课上除了让学生动手组建简单电路并实验外,利用爱迪生(Edison)软件,帮助学生认识了其他一些电路元件,并鼓励学生组建电路,模拟实验,更好的突破了重、难点,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扩宽了思路,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创新能力,有效的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课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陌生的,而且也无法去感知。例如小学六年级的《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二个单元,学生对地球知识和天体的运动充满好奇又觉得非常神秘而不易理解,如果这二个单元按照课本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下去,肯定是枯燥无味,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果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做成网站或者课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或者其他渠道查询、收集、整理文字、图片等信息;再组织交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自主了解地球和宇宙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教材的模拟实验,就能够很好的突破时空限制,将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的科学现象变得直观、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其中的《火山和地震》一课,我将地震篇的部分内容做成课件,通过学生自主查询、收集、整理、交流、观摩、研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结合教材内容,将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的地震的形成以逼真的模拟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思维的空间拓宽了,创新能力提高了,探索精神养成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在观察研讨中学习科学的快乐。
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科学课的教学除了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但是?在科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如果仅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不能很好的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进而掌握最基本科学知识。这时候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气温有多高》一课中,温度计的使用是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传统教学中,给学生准备温度计,然后教师引导讲解。由于温度计刻度非常小,学生很难看清楚,给学生的掌握带来了困难。于是我利用信息技术,把温度计做成课件,将温度计的刻度放大处理,学生很清楚的看清了刻度,通过我标示的几个读数进而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科学教师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它既能运用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强化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吸引学生、帮助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省时、省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有助于教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形成接受知识的良好氛围,更好的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往往会因某种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此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是如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又是我们科学教师所头疼的事,特别对于一些学生陌生,并且不大容易用实验或其他教学手段表达的内容,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科学课的导入部分是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设计,可以在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方面比其它媒体来得更形象、直观。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火山与地震》一课中,我先分别播放一段关于火山爆发和唐山大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火山爆发的震撼场景以及大地剧烈震动,房屋倒塌,道路塌陷,树木连根拔起的画面。学生被这壮观的自然场景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此时再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自然现象,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课堂,进而揭示课题《火山与地震》,很好地为后面的课程教学作了铺垫,同时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一堂科学课,传授的知识非常多,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往往很难兼顾点、面。这时候,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科学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重、难点有机整理分开,将一部分知识点做成课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课件直观、形象的传授给学生,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学习为主。但是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必须先要让学生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及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载等,以及后面要对学生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这么多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很难全部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又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反复讲解。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突破科学教学的重点、难点
科学课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枯燥的、抽象的、难懂的现象,要求学生掌握,但由于受到直观性、空间性、地域性、时间性等原因,学生掌握的也是片面、不完全的,教学时这些内容就成了教学难点。但如果运用多媒体软件,就能直观、形象地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例如小学六年级的《看星座》一课,这课中认识各种星座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课堂上学生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我利用看星空软件,将复杂、难懂的天文奇观搬到课堂,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教学时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小学五年级的《简单电路》一课,学生会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是重点,我在课上除了让学生动手组建简单电路并实验外,利用爱迪生(Edison)软件,帮助学生认识了其他一些电路元件,并鼓励学生组建电路,模拟实验,更好的突破了重、难点,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扩宽了思路,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创新能力,有效的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科学课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陌生的,而且也无法去感知。例如小学六年级的《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二个单元,学生对地球知识和天体的运动充满好奇又觉得非常神秘而不易理解,如果这二个单元按照课本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下去,肯定是枯燥无味,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果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做成网站或者课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或者其他渠道查询、收集、整理文字、图片等信息;再组织交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自主了解地球和宇宙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教材的模拟实验,就能够很好的突破时空限制,将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的科学现象变得直观、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其中的《火山和地震》一课,我将地震篇的部分内容做成课件,通过学生自主查询、收集、整理、交流、观摩、研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结合教材内容,将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的地震的形成以逼真的模拟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思维的空间拓宽了,创新能力提高了,探索精神养成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在观察研讨中学习科学的快乐。
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科学课的教学除了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但是?在科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如果仅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不能很好的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进而掌握最基本科学知识。这时候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气温有多高》一课中,温度计的使用是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传统教学中,给学生准备温度计,然后教师引导讲解。由于温度计刻度非常小,学生很难看清楚,给学生的掌握带来了困难。于是我利用信息技术,把温度计做成课件,将温度计的刻度放大处理,学生很清楚的看清了刻度,通过我标示的几个读数进而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科学教师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和方法。它既能运用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强化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吸引学生、帮助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省时、省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同时有助于教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形成接受知识的良好氛围,更好的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