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挖掘农村隐形教育资源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点滴体会
【作者】 石玉堂 石建东
【机构】 浯河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介绍了《爱我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将家乡地理文化、历史名人、英模烈士、风俗习惯、经济发展五大方面内容编辑成册,呈现给学生,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参入到整个活动中。通过学习及实践活动,学生对家乡有了一个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了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广大同学决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家乡增光添彩。
关键词:挖掘农村隐形教育资源、开发《爱我家乡》校本课程、家乡地理文化、历史名人、英模烈士、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的介绍、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家、爱国之情。
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外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学生活动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当中,他们所接触到的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回到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所看电视剧也以动画、武打片为主,所玩电脑内容也以游戏居多。他们家长的年龄在35——40岁之间,属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这些家长对自己家乡历史知识,人文知识的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对自己孩子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教育。长期以来,我校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文化素养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那么,充分挖掘农村隐形教育资源,加强以家乡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学校组织部分教师,专门对我校服务村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进行编辑,形成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开设了《爱我家乡》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教育。
本教材共分五章,第一章,地理篇。主要介绍了我校服务村各村名的由来及历史沿革;古文化遗址;岭、埠、河流;土地、矿产等内容。重在对学生进行家乡概况及历史沿革知识教育。
在村名、地名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走访知名老人,察看各村村碑,了解所在村村名的由来。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尽管村名、地名各异,他们或以姓氏命名,或跟随地理,或源出古邑,或标志地域,寄以嘉言等等,尽管这些地名形成和存在的脉络、因由、契机千差万别,但确有其共同的特点:即都从某一个角度或从某个侧面,记载了这一地域的自然变迁、历史沿革以及人们相互交往的史实,保留着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进行开发和建设的烙印。
我校辖区内更有古文化遗址六处。其中龙山文化遗址一处,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周文化遗址五处。土地以砂礓黑土、褐土为主。主要矿产重晶石,是化工、石油开采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且含量丰富,是潍坊市内储藏量最多的地区。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家乡历史如此悠久,矿产如此丰富,土地肥沃,是一个美丽富庶的好地方。
第二章,名人篇。千百年来,我们这里人才辈出,勤劳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清代古文字学家王筠,书法家、经学家陈蜚声,现代考古学家吴金鼎,画家孙占群等。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字伯坚,号箓友。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喜爱研读小篆与大篆文字,年纪稍长就博览群书,研读经史。一生中,尤其喜爱研读《说文》之学。著作有《说文释例》20卷,《说文句读》30卷,《说文系传校录》,《文字蒙求》,《说文补正》等,共50余种,数百卷之多。他被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他的《文字蒙求》一书,解放前曾作为高等小学教材,建国后于1962年、1983年再版。《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亦分别于1983年7月和11月由北京市中国书店重新印行。足见其著作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价值。王筠为政清廉,爱民如子,他当了十年知县,赔了祖田数百亩,在离任山西乡宁县时,百姓十里相送,一时传为佳话。
现代考古学家吴金鼎(1901——1948),系我校服务片万戈庄村人。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时,就爱上了考古工作。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攻读考古学。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成子崖、安阳后岗、等著名遗址的发掘。1933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从事考古工作,抗战胜利后,任齐鲁大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
1928年3月,吴金鼎对山东章丘县龙山镇五里处的城子崖文化遗址进行发掘、研究,命名为龙山文化。这一发现与命名,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1930年至1931年,他与李济、董作宾等人又进行两次发掘,于1934年发表了报告集《成子崖》,揭开了中国远古文化根源之谜,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史前的陶器》,《云南苍洱境考古》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有他的事迹介绍,称他是最有成就的现代考古学家之一。
多少年来,家乡人民就以研究儒学,读书修身报国为荣,王筠、吴金鼎就是杰出代表,他们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与荣耀。通过本章的学习,广大同学增强了家乡自豪感,决心以先辈为荣,发奋读书,为国争光。
第三章,英烈篇。主要介绍了家乡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民主斗士刘大同(1865——1952),1905年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廖仲恺、陈其美等辛亥革命先驱交往甚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立即在安图响应举义、宣告成立:“大同共和国”并通告中外,起义失败后,他为自己信守的“大同”理想奔走南北,曾被“抄家二次,引渡二次,驱逐七次,悬赏逮捕三次,监视二次,受审十一次”,仍矢志不移。他坚定地宣称:“天变地变,唯我之救世主义不变”。
刘增(1904——1927),又名刘亦增,早期中共党员,烈士。1927年12月11日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在进攻张发奎司令部的激烈战斗中,他带领全班战士冲在前面,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本章还介绍了1940年代牛玉华、刘新(原名牛玉温)、牛玉丽、李自珍四姑娘冲破重重阻碍奔赴抗日前线的动人事迹。介绍了学校所在地原淮安县委书记陈克烈士的英雄事迹,等等。我们还组织广大同学搜集整理各村烈士的英雄事迹,汇编成册,进行学习。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几代人苦苦探索追寻流血牺牲才换来的,我们在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应继承先烈遗志,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第四章,风俗篇。本章内容从节日、礼仪、衣着、饮食、住房等方面,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副家乡人民千百年来养成的具有北方特色的风俗画卷。家乡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的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既有礼仪文化,也有饮食文化,还有朴素的科学思想。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可以清晰地看到家乡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这些对于同学们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习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原始的图腾崇拜,人们美好的祈愿,有的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迷神色彩,本部分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客观的看待这些风俗形成,既要尊重风俗习惯,又要去其糟粕,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对家乡优秀文化,予以传承。
第五章,经济篇。本章从解放后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走集体化道路、治理河道、解除水患以及上世纪60、70年代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千军万马齐上阵,冬闲变冬忙,兴修水利,兴建桥梁、荒山治理,平整土地,挖渠筑路,土地成方,树木城网以及现在的高标准粮食基地、蔬菜基地、示范园建设。粮食亩产量的逐年提高,养殖、种植业的变化,机械化程度的步步提高,工业方面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民住房、衣食、日常用品的变迁等等。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细致地、全面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战天斗地,一步步从贫穷落后到生活富足的变化过程,从而真正从内心深处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家乡。
家乡是可爱的,美丽的,家乡人民是勤劳的,智慧的,家乡的明天更美好。通过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对家乡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及认知,激发了学生爱家、爱国的热情,同学们决心立志成才,报效家乡和祖国。我校《爱我家乡》校本课程获潍坊市首届中小学活动育人精品课程奖。
关键词:挖掘农村隐形教育资源、开发《爱我家乡》校本课程、家乡地理文化、历史名人、英模烈士、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的介绍、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家、爱国之情。
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外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学生活动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当中,他们所接触到的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回到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所看电视剧也以动画、武打片为主,所玩电脑内容也以游戏居多。他们家长的年龄在35——40岁之间,属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这些家长对自己家乡历史知识,人文知识的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对自己孩子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教育。长期以来,我校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文化素养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那么,充分挖掘农村隐形教育资源,加强以家乡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学校组织部分教师,专门对我校服务村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进行编辑,形成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开设了《爱我家乡》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教育。
本教材共分五章,第一章,地理篇。主要介绍了我校服务村各村名的由来及历史沿革;古文化遗址;岭、埠、河流;土地、矿产等内容。重在对学生进行家乡概况及历史沿革知识教育。
在村名、地名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走访知名老人,察看各村村碑,了解所在村村名的由来。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尽管村名、地名各异,他们或以姓氏命名,或跟随地理,或源出古邑,或标志地域,寄以嘉言等等,尽管这些地名形成和存在的脉络、因由、契机千差万别,但确有其共同的特点:即都从某一个角度或从某个侧面,记载了这一地域的自然变迁、历史沿革以及人们相互交往的史实,保留着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进行开发和建设的烙印。
我校辖区内更有古文化遗址六处。其中龙山文化遗址一处,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周文化遗址五处。土地以砂礓黑土、褐土为主。主要矿产重晶石,是化工、石油开采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且含量丰富,是潍坊市内储藏量最多的地区。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家乡历史如此悠久,矿产如此丰富,土地肥沃,是一个美丽富庶的好地方。
第二章,名人篇。千百年来,我们这里人才辈出,勤劳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清代古文字学家王筠,书法家、经学家陈蜚声,现代考古学家吴金鼎,画家孙占群等。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字伯坚,号箓友。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喜爱研读小篆与大篆文字,年纪稍长就博览群书,研读经史。一生中,尤其喜爱研读《说文》之学。著作有《说文释例》20卷,《说文句读》30卷,《说文系传校录》,《文字蒙求》,《说文补正》等,共50余种,数百卷之多。他被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他的《文字蒙求》一书,解放前曾作为高等小学教材,建国后于1962年、1983年再版。《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亦分别于1983年7月和11月由北京市中国书店重新印行。足见其著作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价值。王筠为政清廉,爱民如子,他当了十年知县,赔了祖田数百亩,在离任山西乡宁县时,百姓十里相送,一时传为佳话。
现代考古学家吴金鼎(1901——1948),系我校服务片万戈庄村人。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时,就爱上了考古工作。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攻读考古学。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成子崖、安阳后岗、等著名遗址的发掘。1933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从事考古工作,抗战胜利后,任齐鲁大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
1928年3月,吴金鼎对山东章丘县龙山镇五里处的城子崖文化遗址进行发掘、研究,命名为龙山文化。这一发现与命名,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1930年至1931年,他与李济、董作宾等人又进行两次发掘,于1934年发表了报告集《成子崖》,揭开了中国远古文化根源之谜,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史前的陶器》,《云南苍洱境考古》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有他的事迹介绍,称他是最有成就的现代考古学家之一。
多少年来,家乡人民就以研究儒学,读书修身报国为荣,王筠、吴金鼎就是杰出代表,他们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与荣耀。通过本章的学习,广大同学增强了家乡自豪感,决心以先辈为荣,发奋读书,为国争光。
第三章,英烈篇。主要介绍了家乡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民主斗士刘大同(1865——1952),1905年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廖仲恺、陈其美等辛亥革命先驱交往甚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立即在安图响应举义、宣告成立:“大同共和国”并通告中外,起义失败后,他为自己信守的“大同”理想奔走南北,曾被“抄家二次,引渡二次,驱逐七次,悬赏逮捕三次,监视二次,受审十一次”,仍矢志不移。他坚定地宣称:“天变地变,唯我之救世主义不变”。
刘增(1904——1927),又名刘亦增,早期中共党员,烈士。1927年12月11日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在进攻张发奎司令部的激烈战斗中,他带领全班战士冲在前面,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本章还介绍了1940年代牛玉华、刘新(原名牛玉温)、牛玉丽、李自珍四姑娘冲破重重阻碍奔赴抗日前线的动人事迹。介绍了学校所在地原淮安县委书记陈克烈士的英雄事迹,等等。我们还组织广大同学搜集整理各村烈士的英雄事迹,汇编成册,进行学习。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几代人苦苦探索追寻流血牺牲才换来的,我们在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应继承先烈遗志,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第四章,风俗篇。本章内容从节日、礼仪、衣着、饮食、住房等方面,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副家乡人民千百年来养成的具有北方特色的风俗画卷。家乡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的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既有礼仪文化,也有饮食文化,还有朴素的科学思想。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可以清晰地看到家乡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这些对于同学们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习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原始的图腾崇拜,人们美好的祈愿,有的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迷神色彩,本部分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客观的看待这些风俗形成,既要尊重风俗习惯,又要去其糟粕,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对家乡优秀文化,予以传承。
第五章,经济篇。本章从解放后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走集体化道路、治理河道、解除水患以及上世纪60、70年代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千军万马齐上阵,冬闲变冬忙,兴修水利,兴建桥梁、荒山治理,平整土地,挖渠筑路,土地成方,树木城网以及现在的高标准粮食基地、蔬菜基地、示范园建设。粮食亩产量的逐年提高,养殖、种植业的变化,机械化程度的步步提高,工业方面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民住房、衣食、日常用品的变迁等等。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细致地、全面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战天斗地,一步步从贫穷落后到生活富足的变化过程,从而真正从内心深处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家乡。
家乡是可爱的,美丽的,家乡人民是勤劳的,智慧的,家乡的明天更美好。通过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对家乡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及认知,激发了学生爱家、爱国的热情,同学们决心立志成才,报效家乡和祖国。我校《爱我家乡》校本课程获潍坊市首届中小学活动育人精品课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