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双主互动”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反思

【作者】 向春林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物理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要组成要素,是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关键成分。本文以“双主互动”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探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双主互动;教学模式
  目前,不少学校的物理课堂依然充斥着 “机械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强调教师主导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倾向性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对落实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为此,如何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和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对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和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主互动”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及流程
  本文提出的“双主互动”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纽带,使学生在自觉、主动、多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培养及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和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和谐的互动探究知识氛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体框架及操作要点分述如下:
  (一) 基本框架:





                            
        学对教的反馈     
  (二) 模式的运作流程
  具体地说,该模式运作主要有两个流程:
  1、从教师主导看: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境、启发、导拨、调控”四个过程之中。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启导”要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教师关键要把好四个度:
  (1)“境要设得新”。所谓“新”,就是有新意、有吸引力。要求教师在深研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使呈现出的问题情境和矛盾事件,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及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
  (2)“启要启得巧”。所谓“巧”,就是要求教师能运用恰当的言语和态势,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既要“启而有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又要“开而弗达”,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导要导得法”。所谓“法”,就是要求教师把握准导的时机,需精心设计如何导。
  (4)“控要控得稳”。所谓“稳”,有两个含义,一是调控好学生的探索方向;二是调控好学生的探索进程。
  2、从学生主体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质疑、思考、探索、评价”四个学习过程之中。要求学生以最优化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尝试、探索与评价,挖掘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创造能力。具体地说:学生探索学习的主要过程可概括为:
  
  









  这四个学习过程,既互相交叉,又层层递进。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掌握。
  下面结合“滑动摩擦力”的课堂教学片断实例,对操作中的有关问题予以阐述。
  在实际教学中,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运动的方向等,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无法理解滑动摩擦力与以上因素的关系,但要是不让学生猜想,直接探究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又太牵强。因此笔者精心设计了四个和增大滑动摩擦力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解决办法归纳分析,顺理成章地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粗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表1.3是运用“双主互动”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线索。
  表1.3“双主互动”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在“摩擦力”教学上应用范例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
  中学物理“双主互动”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改变学科本位,注重学生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提高该模式操作的实效性,运用时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启发探究性原则。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其目的在于激化学生探究的强烈愿望。
  2、主动性原则。在“双主互动” 科学探究式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参与中,通过积极的“动”与“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动”贯穿于此种模式教学过程始终。
  3、独立思考与互动探究相结合原则。“双主互动”科学探究模式绝不是任何问题和过程都应是互动探究的,缺乏以独立自主的个体学习为基础的集体学习,是徒具形式的盲从学习。 
  4、问题性原则。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源头,教师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提出新颖、有独创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探究式教学中的一条重要性原则。
  5、习得性原则。“双主互动” 科学探究式教学一定要充分提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性思维活动,以实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为目的。
  6、情感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也要注重师生情感融汇。互动探究式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这样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兴趣浓厚,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所以互动式探究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体现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和“主体参与”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很好的促进了教学相长,实现了师生双赢。
  参考文献:  
  ⑴沈江天《高中物理学习动机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物理教师》第20卷第4期
  ⑵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⑶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⑷张主方《现代课堂教学启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