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爱心化甘露,润物细无声——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作者】 刘伟增 王信香
【机构】 临沭县青云中心中学 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导致学生个体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
根据后进生的不同表现,可把所谓的后进生大致分成三类:一是思想品行的后进生,他们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造成的品德低下,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在行为上会经常出现违纪、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二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们在学习方面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生理上、心理上或者学习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学习成绩长时间落后,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三是思想品行和学习成绩两方面都落伍的后进生,此类后进生的是非观念偏颇比较大,对学习满不在乎,对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思想极其消极、常常违纪,甚至对周围同学极其粗暴,让老师们感到头疼。所以有效的转化这部分后进生,如何让他们变成先进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结合班级管理工作调研和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我逐渐的总结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 自由主义型。一些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性格。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我行我素。
2.心理叛逆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独裁式的教育,从小得不到家长的体贴爱护,稍有问题就受到家长的呵斥打骂,家长一般看不到这类孩子的长处,唠叨特多,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不能给予足够的关爱,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动辄就与父母、老师作对。
3.性格孤僻型。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不善交流,越来越孤僻,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4.意志薄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过于溺爱保护,对孩子不放心,什么事都父母帮忙。使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
针对这些后进生的转化,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深入沟通、真诚理解。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后进生”。首先:要深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后进”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教师要从各方面彻底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才能在以后的转化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其次,“后进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难以矫正的特点。教师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真诚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既要有严父式的家长形象,对他们从严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家长心理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宽容所犯错误,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小进步,让他们在找准人生的坐标,勇往直前。
2、真情教育,爱心感化。任何教育都伴随着感情爱是打动人的最有力的情感力量。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小凯,成绩差,不善与同学交往,性格孤僻,穿着也很邋遢。在仔细调查后我才知道小凯不幸的家庭背景,爸爸是单腿的残疾人,妈妈是智障人,他全靠七旬的爷爷奶奶抚养。知道这些情况后,我决心要好好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我课余时间经常与他聊天,尝试成为他的朋友。开始他的目光躲闪,总是不敢看我,但渐渐地他乐于跟我聊天谈心。在学习上我重点辅导,在行动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关心体贴。慢慢的,我发现小凯比原来开朗很多,能主动与同学玩耍,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问题也能及时向我请教。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性格也比以前外向。所以,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关键。
3、 因材施教,激发求知。对于后进生,不仅要倾注爱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我们建立学生档案,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因材施教,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要对对后进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进取目标和远大理想。只要有了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就具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有目标,才会调动主观能动性。
4、家校合作,共同转化。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同步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于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力量,假如教师不注重学校与家庭的配合,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那么很可能失去学校教育的优势,不能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做到同步教育,必须经常与家长互相交流思想,交换有关该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信息,求得步调一致,共同教育。
“爱心化甘露,润物细无声。”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很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该把爱和关心如甘霖伴着和煦的春风一样洒向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对待这类学生应加强学习目的、动机的教育,和他们一起定下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战胜自身弱点,给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力量,让他们进步、提高,健康快乐地成长。
根据后进生的不同表现,可把所谓的后进生大致分成三类:一是思想品行的后进生,他们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造成的品德低下,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在行为上会经常出现违纪、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二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们在学习方面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生理上、心理上或者学习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原因造成的学习成绩长时间落后,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三是思想品行和学习成绩两方面都落伍的后进生,此类后进生的是非观念偏颇比较大,对学习满不在乎,对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思想极其消极、常常违纪,甚至对周围同学极其粗暴,让老师们感到头疼。所以有效的转化这部分后进生,如何让他们变成先进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结合班级管理工作调研和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我逐渐的总结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 自由主义型。一些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性格。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我行我素。
2.心理叛逆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独裁式的教育,从小得不到家长的体贴爱护,稍有问题就受到家长的呵斥打骂,家长一般看不到这类孩子的长处,唠叨特多,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不能给予足够的关爱,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动辄就与父母、老师作对。
3.性格孤僻型。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不善交流,越来越孤僻,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4.意志薄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过于溺爱保护,对孩子不放心,什么事都父母帮忙。使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
针对这些后进生的转化,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深入沟通、真诚理解。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后进生”。首先:要深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后进”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教师要从各方面彻底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才能在以后的转化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其次,“后进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难以矫正的特点。教师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真诚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既要有严父式的家长形象,对他们从严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家长心理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宽容所犯错误,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小进步,让他们在找准人生的坐标,勇往直前。
2、真情教育,爱心感化。任何教育都伴随着感情爱是打动人的最有力的情感力量。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小凯,成绩差,不善与同学交往,性格孤僻,穿着也很邋遢。在仔细调查后我才知道小凯不幸的家庭背景,爸爸是单腿的残疾人,妈妈是智障人,他全靠七旬的爷爷奶奶抚养。知道这些情况后,我决心要好好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我课余时间经常与他聊天,尝试成为他的朋友。开始他的目光躲闪,总是不敢看我,但渐渐地他乐于跟我聊天谈心。在学习上我重点辅导,在行动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关心体贴。慢慢的,我发现小凯比原来开朗很多,能主动与同学玩耍,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问题也能及时向我请教。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性格也比以前外向。所以,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关键。
3、 因材施教,激发求知。对于后进生,不仅要倾注爱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我们建立学生档案,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因材施教,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要对对后进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进取目标和远大理想。只要有了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就具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有目标,才会调动主观能动性。
4、家校合作,共同转化。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同步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于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力量,假如教师不注重学校与家庭的配合,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那么很可能失去学校教育的优势,不能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做到同步教育,必须经常与家长互相交流思想,交换有关该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信息,求得步调一致,共同教育。
“爱心化甘露,润物细无声。”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很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该把爱和关心如甘霖伴着和煦的春风一样洒向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对待这类学生应加强学习目的、动机的教育,和他们一起定下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战胜自身弱点,给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力量,让他们进步、提高,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