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红领巾伴新课改成长——关于我校少队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 林小莉
【机构】 红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对每个在新中国诞生、成长的人来说,都不会忘记佩戴红领巾的经历,一曲队歌,甚至是一次活动,都有可能凝结成儿时一段最闪光的记忆。少先队组织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代赋予人们更多感官刺激的今天,校园里一则则诸如“知道刘胡兰是怎么死的吗?犟死的。”、“白毛女真傻,傍个大款多好啊”、“杨白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乍听让人捧腹,而后又不免一阵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的调侃笑话的诞生,我们不禁会问:今天的孩子怎么了?当问及“你最烦的人是谁?”“你最讨谁?”“最崇拜谁?”时,回答竟是“最烦我爸我妈”“最讨厌老师”“最崇拜电脑黑客”,闻者无不瞠目结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个性发展的今天,当一个个榜样的说服力顿时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的时候,我们迷茫了,今天的孩子在想些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些什么?
曾几何时,当少队鼓乐响起,孩子们不再激动,佩戴红领巾成为强硬的指令,五花八门的“争章”和了无生趣的队日活动已成为似有似无的代号存在。那仍沿袭着以往工作中那种成人主宰少年儿童,教育者过多关注的教育活动的社会效应,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过高、过大、过空,脱离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及生活实际,片面强调道德约束,校规限制作用,灌输与说教倾向严重,疏于实践教育,情感体验与生活践行的那种主体缺失,情感缺乏,实践脱离,行为脱节的现象,严重阻碍、禁锢着学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进步。我们整天只埋怨现在的孩子难教,难管,难理解,却从不去审视自身工作的缺失。在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快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让少先队发挥其教育优势,应尽快引起人们尤其是每位辅导员的高度重视。我校的少队工作虽然也作了一些工作,但应发挥的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不强,究其原因仍是受着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少先队教育的定位及特征把握不准。如何让少先队工作成为素质教育起飞的翅膀,我们还要狠下一番工夫。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带来许多崭新的育人的理念,我们的教育目标正在把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以社会为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方向上变;我们的教育使命在把传授知识向使人获得持续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上变;我们的教育途径在变过去的课堂逐步向注重实践过程和创造过程上变……当我们在对孩子发出惊讶和产生不解时,或者我们会宽容一点,认为这些许正是生活在特殊时代的现代孩子们的正常反映,我们似乎又惊喜的看到一个个更为全面,更为完整,更为健康、多样的“人”在成长。更多新的课题不断呈现在我们每一个少队工作者面前,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的进一步体现,警示着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将日趋复杂,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更趋紧迫。
一、少先队教育理念与全面育人关系的重新解读
素质教育是关于人全面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少先队作为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作为未成年人的组织的性质、任务和特征,决定了它将通过独具特色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终级目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我们把少年儿童看作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就有义务要让他们在今天幸福快乐地成长。然而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知识,同时还需要娱乐、需要表现、需要交往……少先队组织没有系统传授知识体系的任务,但如何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中满足少年儿童的需求,成为少年儿童自己组织首先考虑的问题。 少先队作为未成年人的组织,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育人,尽管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主要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但有许多是需要少年儿童通过亲自实践去认识和掌握的,特别是远大理想的孕育,高尚情操的萌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亲身实践是不可缺少的。少先队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通过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和学习,没有明确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不依赖固定、正规的教材,是遵循少年儿童认知规律,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进行教育。这种引导少年儿童通过亲身参加实践完成体验,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的。
少先队是通过明确的目标,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以及蕴藏在少先队标志、呼号、礼仪中的丰富教学内涵,统一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依据少年儿童群体生活特点,以少先队组织生活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教育。其教育的独特优势在于,少年儿童在这一集体中是主人,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在其他群体中处于从属地位根本不同。少先队的教育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集体的目标,集体的纪律,集体的舆论,集体的情感发挥少年儿童自主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此外,少年儿童的成长由于受社会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少年儿童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少先队组织是有崇高理想和组织目的的政治组织。事实上,少先队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脱离开外部世界,脱离开客观复杂的社会环境,只在组织内部进行,实际上是无法奏效的。由于少先队组织是社会性的组织,所以它具有跨越学校和社会两个空间,课堂和课余两个时间的优势。把少年儿童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并通过营造和优化社会有利于少儿成长的大环境,对少儿进行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争取党政部门的有力支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利用社会的资源形成社会联动,这也是少先队组织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少先队组织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军,虽然,它不可能包打天下,但它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为儿童创造一个多彩的舞台,让他们快乐地去追逐成功
1、少先队特有的物化形式教育不可少。
就目前而论,我校少先队活动在学校占有的绝对时间并不多,甚至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或是名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六·一”入队、少先队队日、队会时间,当少先队员没有听到鼓乐声,还是否能感觉到少先队组织的存在?能否受到少队组织的教育和引导?要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施加更大影响,留下更深印记,少先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建设,即重视通过特有的标志和礼仪及物化的形式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引导,让少先队的队旗、队徽和队礼、入队仪式、呼号仪式、主题队会仪式、离队仪式、鼓号队礼仪等等激昂的内容、庄严的形式的再现,给少儿以生动的启迪,给一代又一代少先队员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2、少先队活动阵地不能丢。
少先队组织要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必须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各种条件和资源,营造少先队特有的文化氛围,通过少先队工作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在少先队组织内由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和工作者形成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因此,少先队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如少队活动、墙报、红领巾广播站、队室及所能营造的一切校园环境和所能涉及到的社区阵地等社会资源,去营造和强化充满着尊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少年儿童一进入少先队组织就感到春风拂面,温暖快乐;去营造和强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氛围,让少儿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去营造和强化求知、探索的氛围,让少儿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去营造和强化充满童趣和幻想的氛围,让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机,以幻想为快乐,以创造为光荣;去营造和强化热爱美,欣赏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氛围,使少年儿童把美好的种子扎根在心中,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情趣。
3、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不可少。
少先队的队章,组织生活原则,评优,奖励机制等制度建设作为少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少先队员和少队工作者以强烈的印象,少先队组织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把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层面上成熟的东西以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此,要使少先队具体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张弛有序,必须有自己的规章原则。高扬起民主、科学、个性、激励的旗帜,让少年儿童的思想向着光明飞翔。
4、少先队的“体验教育”要加强。
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何谓少先队的体验教育,即: 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
(1)坚持少先队教育的主体性,强调“以儿童为本”,即强调少年儿童是少先队组织的唯一的主体,强调保证少年的主体参与,让他们自组体验小组,自拟体验方案,自搞体验活动,自议体验体会,做真正意义上的少先队教育的主人。同时强调教育活动第一位要关注的是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亲身感受,让少年儿童的道德生命健康而自由地发展。
(2)坚持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引导队员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套用认知教育的方法,不能靠灌输,靠说教,靠背条文,也不能单纯靠道德约束,校规限制。少先队在体验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导广大队员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中,通过参观,访问,考察,做课题,搞实验,生产劳动,制作丰富多彩的实践轰动,进行积极的体验,并将在实践中明白道理,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逐渐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教育致力改革少先队德育脱离社会和儿童实际的弊端,引导广大队员从自身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四大领域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面对新形式,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得总体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
我校少先大队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这一殊荣带给我们的是鼓舞,同时又是鞭策。全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积极开展全国少工委号召的“做跨世纪雏鹰”的“五自”争章活动和“双有”(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活动。如开展“争挂五自章,做雏鹰好少年”系列活动(学法制,讲安全,争做自护好少年;严要求,守纪律,争做自律好少年;爱学习,勤思考,争做自学好少年;爱劳动,爱他人,争做自强好少年;有技能;爱生活;争做自理好少年);再如,结合“双有”活动主题,定期开展评选“护校小标兵、志愿者小标兵、才艺小标兵、学习小标兵”“假日小队在行动”“今天我当家”“保护母亲河宣传日”等各类活动,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环境氛围,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内外结合得外在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理,自护,自律,自学,自强的空间,鼓励学生争做雏鹰好少年,在生活的蓝天中展翅飞翔。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动情的歌,都是一部抒情的诗,让我们共同走进儿童,把握儿童心理脉搏,让少先队教育伴新课改成长,让鲜红的红领巾在素质教育的天空迎风飘扬。
曾几何时,当少队鼓乐响起,孩子们不再激动,佩戴红领巾成为强硬的指令,五花八门的“争章”和了无生趣的队日活动已成为似有似无的代号存在。那仍沿袭着以往工作中那种成人主宰少年儿童,教育者过多关注的教育活动的社会效应,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过高、过大、过空,脱离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及生活实际,片面强调道德约束,校规限制作用,灌输与说教倾向严重,疏于实践教育,情感体验与生活践行的那种主体缺失,情感缺乏,实践脱离,行为脱节的现象,严重阻碍、禁锢着学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进步。我们整天只埋怨现在的孩子难教,难管,难理解,却从不去审视自身工作的缺失。在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快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让少先队发挥其教育优势,应尽快引起人们尤其是每位辅导员的高度重视。我校的少队工作虽然也作了一些工作,但应发挥的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不强,究其原因仍是受着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少先队教育的定位及特征把握不准。如何让少先队工作成为素质教育起飞的翅膀,我们还要狠下一番工夫。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带来许多崭新的育人的理念,我们的教育目标正在把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以社会为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方向上变;我们的教育使命在把传授知识向使人获得持续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上变;我们的教育途径在变过去的课堂逐步向注重实践过程和创造过程上变……当我们在对孩子发出惊讶和产生不解时,或者我们会宽容一点,认为这些许正是生活在特殊时代的现代孩子们的正常反映,我们似乎又惊喜的看到一个个更为全面,更为完整,更为健康、多样的“人”在成长。更多新的课题不断呈现在我们每一个少队工作者面前,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的进一步体现,警示着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将日趋复杂,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更趋紧迫。
一、少先队教育理念与全面育人关系的重新解读
素质教育是关于人全面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少先队作为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作为未成年人的组织的性质、任务和特征,决定了它将通过独具特色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终级目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我们把少年儿童看作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就有义务要让他们在今天幸福快乐地成长。然而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知识,同时还需要娱乐、需要表现、需要交往……少先队组织没有系统传授知识体系的任务,但如何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中满足少年儿童的需求,成为少年儿童自己组织首先考虑的问题。 少先队作为未成年人的组织,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育人,尽管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主要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下一代,但有许多是需要少年儿童通过亲自实践去认识和掌握的,特别是远大理想的孕育,高尚情操的萌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亲身实践是不可缺少的。少先队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通过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和学习,没有明确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不依赖固定、正规的教材,是遵循少年儿童认知规律,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进行教育。这种引导少年儿童通过亲身参加实践完成体验,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的。
少先队是通过明确的目标,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以及蕴藏在少先队标志、呼号、礼仪中的丰富教学内涵,统一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依据少年儿童群体生活特点,以少先队组织生活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教育。其教育的独特优势在于,少年儿童在这一集体中是主人,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在其他群体中处于从属地位根本不同。少先队的教育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集体的目标,集体的纪律,集体的舆论,集体的情感发挥少年儿童自主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此外,少年儿童的成长由于受社会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少年儿童的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少先队组织是有崇高理想和组织目的的政治组织。事实上,少先队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脱离开外部世界,脱离开客观复杂的社会环境,只在组织内部进行,实际上是无法奏效的。由于少先队组织是社会性的组织,所以它具有跨越学校和社会两个空间,课堂和课余两个时间的优势。把少年儿童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并通过营造和优化社会有利于少儿成长的大环境,对少儿进行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争取党政部门的有力支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利用社会的资源形成社会联动,这也是少先队组织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任务,少先队组织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军,虽然,它不可能包打天下,但它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为儿童创造一个多彩的舞台,让他们快乐地去追逐成功
1、少先队特有的物化形式教育不可少。
就目前而论,我校少先队活动在学校占有的绝对时间并不多,甚至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或是名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六·一”入队、少先队队日、队会时间,当少先队员没有听到鼓乐声,还是否能感觉到少先队组织的存在?能否受到少队组织的教育和引导?要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施加更大影响,留下更深印记,少先队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建设,即重视通过特有的标志和礼仪及物化的形式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引导,让少先队的队旗、队徽和队礼、入队仪式、呼号仪式、主题队会仪式、离队仪式、鼓号队礼仪等等激昂的内容、庄严的形式的再现,给少儿以生动的启迪,给一代又一代少先队员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2、少先队活动阵地不能丢。
少先队组织要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必须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各种条件和资源,营造少先队特有的文化氛围,通过少先队工作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在少先队组织内由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和工作者形成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因此,少先队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如少队活动、墙报、红领巾广播站、队室及所能营造的一切校园环境和所能涉及到的社区阵地等社会资源,去营造和强化充满着尊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少年儿童一进入少先队组织就感到春风拂面,温暖快乐;去营造和强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氛围,让少儿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去营造和强化求知、探索的氛围,让少儿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去营造和强化充满童趣和幻想的氛围,让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机,以幻想为快乐,以创造为光荣;去营造和强化热爱美,欣赏美,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氛围,使少年儿童把美好的种子扎根在心中,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情趣。
3、组织机制,激励机制不可少。
少先队的队章,组织生活原则,评优,奖励机制等制度建设作为少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少先队员和少队工作者以强烈的印象,少先队组织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把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层面上成熟的东西以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此,要使少先队具体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张弛有序,必须有自己的规章原则。高扬起民主、科学、个性、激励的旗帜,让少年儿童的思想向着光明飞翔。
4、少先队的“体验教育”要加强。
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何谓少先队的体验教育,即: 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
(1)坚持少先队教育的主体性,强调“以儿童为本”,即强调少年儿童是少先队组织的唯一的主体,强调保证少年的主体参与,让他们自组体验小组,自拟体验方案,自搞体验活动,自议体验体会,做真正意义上的少先队教育的主人。同时强调教育活动第一位要关注的是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亲身感受,让少年儿童的道德生命健康而自由地发展。
(2)坚持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引导队员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教育不能简单地套用认知教育的方法,不能靠灌输,靠说教,靠背条文,也不能单纯靠道德约束,校规限制。少先队在体验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导广大队员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中,通过参观,访问,考察,做课题,搞实验,生产劳动,制作丰富多彩的实践轰动,进行积极的体验,并将在实践中明白道理,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逐渐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教育致力改革少先队德育脱离社会和儿童实际的弊端,引导广大队员从自身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四大领域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面对新形式,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得总体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
我校少先大队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这一殊荣带给我们的是鼓舞,同时又是鞭策。全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积极开展全国少工委号召的“做跨世纪雏鹰”的“五自”争章活动和“双有”(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活动。如开展“争挂五自章,做雏鹰好少年”系列活动(学法制,讲安全,争做自护好少年;严要求,守纪律,争做自律好少年;爱学习,勤思考,争做自学好少年;爱劳动,爱他人,争做自强好少年;有技能;爱生活;争做自理好少年);再如,结合“双有”活动主题,定期开展评选“护校小标兵、志愿者小标兵、才艺小标兵、学习小标兵”“假日小队在行动”“今天我当家”“保护母亲河宣传日”等各类活动,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环境氛围,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内外结合得外在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理,自护,自律,自学,自强的空间,鼓励学生争做雏鹰好少年,在生活的蓝天中展翅飞翔。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动情的歌,都是一部抒情的诗,让我们共同走进儿童,把握儿童心理脉搏,让少先队教育伴新课改成长,让鲜红的红领巾在素质教育的天空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