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初中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作者】 李长玲
【机构】 西宁市湟中县上新庄镇中心校马场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共同创造的产品。初中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应从有效备课入手,狠抓课堂新资源建设,即探寻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筑就高效课堂的创建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从学习内容上看,语文学习片面强调书本特别是课本的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看,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从学习功能上看,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割裂失衡,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相背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基于语文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不再单单通过语文活动或情境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要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从学习功能上看,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新课改呼唤新课堂,新理念重建新课堂,新手段成就新课堂。在芸芸众生的追逐中,高效课堂、活力课堂正成为教育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初中语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掀起了课堂教学模式新革命,从有效备课入手,狠抓课堂新资源建设,即探寻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筑就高效课堂的创建途径。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注重预设与生成,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以弹性预设为基础促进生成
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共同创造的产品。“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诸多方面。
1.弹性预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是导航的方向标。教师只有精心预设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理性地对待课堂中出现的“生成”,防止“随意性”产生。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课前我预设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与父母之间,“我”与同学之间的种种关系、矛盾,以及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尊重等等,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生成问题便迎刃而解。
2.弹性预设教学进程。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进程是无法硬性预设的。活动细节的控制,活动的量、度、面的把握,有时甚至活动形式的采用都可能是临时生成的。就是连朗读、复述、背诵等基本常见教学活动也是富有弹性的活动。这些活动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是最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因而也是教学活动最积极的生成点。生成的活动或者能对这些最基本活动作进一步完善,或者能促进其它教学活动的生成。例如在教学古诗《送友人李白》时,组织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暴露了一些共性问题,一是情感表达不热烈,这是朗读活动中的老问题。二是脉络把握不准确,情感表达不明显。这些生成点,我及时加大力度组织学生再次、多次有感情地朗读才得以解决。
二、以动态生成为手段完善预设
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生长和建构,是教学过程中新资源的“突然来临”。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资源层出不穷,但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应以预设为准绳,选择加以用之。
1.抓住有意义的动态生成。精彩的生成总让人感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精彩都是有意义的。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狼》的公开课时,竟用了大部分时间来让学生探讨屠夫该不该杀狼的问题,课堂中学生表现得热热闹闹。这样的生成,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更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地正确引导,才能对文本解读有意义。我们在积极倡导生成时,一定要准确判别选文的功能,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恰当处理教材,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教学生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处理课堂的生成,激活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归纳有价值的动态生成。学生由于多种差异,面对同样教材、同样课堂、同样问题,都有不同看法,这些看法就会生成不同资源。教师在处理这些资源时,要抓住重点,突出价值,把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从而灵活地驾驭课堂。课堂中有价值地生成可能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意外,一个恶作剧……我们要能作出积极反应,尽快判断出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开启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价值的方向上来,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元曲《天净沙 秋思》,当讲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时,一位男生忘乎所以地学了乌鸦叫。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哄堂大笑,随即将目光齐刷刷盯住老师,意思是看你老师怎么处理。这位老师冷静地笑了笑:“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学起乌鸦叫,不正是受到诗中环境描写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吗?同学们从这一鸣叫声中,一定能体现到作者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心情。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鸟鸣的诗吗?”课堂的气氛立即热烈起来了,大家纷纷说出了许多古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然后全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诗歌的学习,课堂气氛活泼融洽。
3.探讨有深度的动态生成。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开展探究教学已成为众多教师的热衷行为。这种教学必须具有一个难于突破的思维拐点的问题,而课堂生成中,有时就会提供这种资源,只要教师能慧眼相识,快速抓住,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就能很好突破难点,化解重点。如我自己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有学生问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所讲的究竟是作者想像的自己在夜空中起舞,还是作者在人间起舞。这个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当时在一瞬间想不出对策,但是马上镇定下来,首先肯定这位学生的大胆质疑,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就让其它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也给自己一个思考的余地。当时,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想像,一种认为是在人间起舞,大概是各占了一半,我呢干脆就顺水推舟,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话题辩论。通过激烈辩论,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与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从学习内容上看,语文学习片面强调书本特别是课本的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看,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从学习功能上看,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割裂失衡,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相背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基于语文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关涉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不再单单通过语文活动或情境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是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与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不仅要开展语文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要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从学习功能上看,不再单单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新课改呼唤新课堂,新理念重建新课堂,新手段成就新课堂。在芸芸众生的追逐中,高效课堂、活力课堂正成为教育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初中语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掀起了课堂教学模式新革命,从有效备课入手,狠抓课堂新资源建设,即探寻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筑就高效课堂的创建途径。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注重预设与生成,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以弹性预设为基础促进生成
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共同创造的产品。“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诸多方面。
1.弹性预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是导航的方向标。教师只有精心预设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理性地对待课堂中出现的“生成”,防止“随意性”产生。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课前我预设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与父母之间,“我”与同学之间的种种关系、矛盾,以及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尊重等等,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生成问题便迎刃而解。
2.弹性预设教学进程。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进程是无法硬性预设的。活动细节的控制,活动的量、度、面的把握,有时甚至活动形式的采用都可能是临时生成的。就是连朗读、复述、背诵等基本常见教学活动也是富有弹性的活动。这些活动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是最活生生的教学资源,因而也是教学活动最积极的生成点。生成的活动或者能对这些最基本活动作进一步完善,或者能促进其它教学活动的生成。例如在教学古诗《送友人李白》时,组织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暴露了一些共性问题,一是情感表达不热烈,这是朗读活动中的老问题。二是脉络把握不准确,情感表达不明显。这些生成点,我及时加大力度组织学生再次、多次有感情地朗读才得以解决。
二、以动态生成为手段完善预设
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生长和建构,是教学过程中新资源的“突然来临”。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资源层出不穷,但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应以预设为准绳,选择加以用之。
1.抓住有意义的动态生成。精彩的生成总让人感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精彩都是有意义的。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狼》的公开课时,竟用了大部分时间来让学生探讨屠夫该不该杀狼的问题,课堂中学生表现得热热闹闹。这样的生成,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更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地正确引导,才能对文本解读有意义。我们在积极倡导生成时,一定要准确判别选文的功能,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恰当处理教材,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教学生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处理课堂的生成,激活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归纳有价值的动态生成。学生由于多种差异,面对同样教材、同样课堂、同样问题,都有不同看法,这些看法就会生成不同资源。教师在处理这些资源时,要抓住重点,突出价值,把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从而灵活地驾驭课堂。课堂中有价值地生成可能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意外,一个恶作剧……我们要能作出积极反应,尽快判断出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开启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价值的方向上来,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元曲《天净沙 秋思》,当讲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时,一位男生忘乎所以地学了乌鸦叫。全班同学先是一愣,接着哄堂大笑,随即将目光齐刷刷盯住老师,意思是看你老师怎么处理。这位老师冷静地笑了笑:“这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学起乌鸦叫,不正是受到诗中环境描写与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吗?同学们从这一鸣叫声中,一定能体现到作者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的心情。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鸟鸣的诗吗?”课堂的气氛立即热烈起来了,大家纷纷说出了许多古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然后全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诗歌的学习,课堂气氛活泼融洽。
3.探讨有深度的动态生成。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开展探究教学已成为众多教师的热衷行为。这种教学必须具有一个难于突破的思维拐点的问题,而课堂生成中,有时就会提供这种资源,只要教师能慧眼相识,快速抓住,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就能很好突破难点,化解重点。如我自己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的时候,有学生问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所讲的究竟是作者想像的自己在夜空中起舞,还是作者在人间起舞。这个问题我在备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当时在一瞬间想不出对策,但是马上镇定下来,首先肯定这位学生的大胆质疑,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就让其它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也给自己一个思考的余地。当时,学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想像,一种认为是在人间起舞,大概是各占了一半,我呢干脆就顺水推舟,让学生进行了一场话题辩论。通过激烈辩论,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参与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中学语文教学》,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