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怎样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

【作者】 刘爱君

【机构】 承德市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策。
  一、创设实用型问题情境
  借助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学生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认识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运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在教学中引用这类事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日常生活世界引进课堂,创设一些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问题应需而生,使学生的精神需要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和重视。
  二、创设矛盾型问题情境
  陶行知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提出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的问题,即让学生质疑,从而产生对问题有刨根问底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高二《哲学常识》“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时,当学生看到“个人作为一种‘事物’,必须也能以自己具有的属性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时,我就让学生思考“乞丐的人生在没有价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乞丐(如年老体弱者、残疾人)因为不具备正常的劳动能力,但他们以乞讨的方式(应看成是他们的一种劳动)来养活家人,可以说人生是有价值的,而那些有劳动能力却好吃懒做的乞丐则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价值。这既让学生明白了现实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人生观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故意”提出相反的观点,诱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学习规律概念时,有的教师就先提出:“水往高处流,人向低处走”是不是规律?学生总爱回答说:不是。教师又问:“那么,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就是规律吗?”学生往往回答为是。这样,“思维矛盾的种子”就埋下了。教师由此再与学生共同讨论,展开分析,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类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系统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不断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阶梯型问题情境,就是将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地设置一系列问题的教学情境。它是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难以理解有关问题时设置的。这样的问题,启发性和逻辑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识心理,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掌握相关知识。
  在学习因果关系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模拟。“原始社会末期,你在采集时代的情况下,关心的是什么?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哪里的果实成熟了,我就去哪里采集(注重“结果”)。接着让学生继续思考:“你在原始农业兴起、开始种植的情况下,关心的是什么?”(学生得出结论:关心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原因就在“过程”之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注重“过程”)。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并进而分析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通过一个个刨根问底的设问,可以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争论型问题情境
  中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故意设错立疑,通过预设有争论性的问题,引发学生争论,这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使学生在争论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从而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通过录像、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共同来解决问题。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结合认知理论,努力使创设的问题符合教学目标、把握关键、难易适中、层层推进,保证学生的求知欲由浅入深、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获得新知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注意的问题
  1、语言表述要明确具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问题不同的语言表述,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之所以语无伦次、逻辑混乱,就在于他对问题本身理解不清。如有位老师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让学生思考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有的学生答:“生产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有的学生答:“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不同?原因就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表述欠具体。如果把问题变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或直接原因)是什么?”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
  2、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性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融合点,是一种双向交流。其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活“起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高见”。所以,应允许师生之间存在观点、思维方法的分歧。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每讲完一个问题后便问‘“是不是”,“对不对”。有些问题无疑而问,有些问题浅显易答,有些问题空而难答,有些问题深而难答,而学生齐声回答的都是一个声音:“是”或“不是”,“对”或“不对”。久而久之,人云亦云,习以为常。这种教学习惯或行为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多向思维、创新能力乃至其他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实际上很多问题不是用一两个字就能回答的,有些问题又可以是提出来让学生日后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