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向文钢
【机构】 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学生进入学校后,被社会认为是双差生,在学校无形之中就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那么如何做中职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呢?
一、思想教育
(一)重视专业知识思想教育
专业知识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讲座。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 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注重过程,强化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教育方法
经过认真的反思和反复的教育实践,发现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为学生着想,才能让学生真正信服。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
(1)用希望引导学生——有美好未来
我们的教育要设法为学生带来希望,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因为有了希望就有了奔头,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幸福和快乐。
对于职高生的学生来说,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有希望的,因为我们学校的高三毕业班学生在外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一样能在社会立足,一样的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一样可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一旦意识到再过三年自己就能够成为一名社会认可、家长、亲朋好友都认可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对人生充满希望。生活在希望之中的人是幸福的,他们会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这样就能够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未来是有希望的,他们就会人心向善,他们就会走正道,而不会通过逃学、打架、顶撞老师这些途径来表现自己。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能够通过正当渠道表现自己的,他们就不会通过歪门邪道来表现自己。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人,他们才破罐破摔,表现得十分另类。所以说,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有希望,我们的教育就等于成功一半了,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也会变得异常轻松。
(2)用方法指导学生——找到正确学习方法
但现实情况是老师教的很多内容他们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很多时候他们会感到很困惑,既急切地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又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切都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在学习道路上到底能够走多远,进而怀疑自己的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折磨,特别是听不懂课,坐晕车的学生,他们是极为痛苦的,他们就会感觉到上学比坐牢还难受,不少同学就会逐渐丧失信心,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上学的材料。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的研究,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怎样才能学得轻松,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其实我们的学生有很多学习是很刻苦的,但成绩总是提不高,这就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
经过研究,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大多具有拈轻怕重的思想,他们总喜欢学习一些自己感觉很轻松的内容,对于自己感觉到困难的内容,他们往往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比如,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他们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他们就会欣然接受,如果他们发现很多题目不会做,他们就会感到很头痛。其实学习无非就是将不会变会,将不熟变熟的过程,只有将不会弄会、不熟弄熟才能真正取得进步,对于那些已经会了的内容,再学习就等于白白地浪费时间,除了浪费宝贵的时间,你没有任何收获。正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拈轻怕重,以至于他们虽然在学习中花了不少的时间,但就是没有什么进步,久而久之,他们容易丧失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不会的内容才是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通过找老师、找同学、找参考书来设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他们就会不断取得进步,一旦他们取得了进步,他们就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以来,他们就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而不再是折磨。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斗志。
(3)用道德规范学生——道德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是我们的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情是错的,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他们的是非观念倒置,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将是十分可怕的。
我们发现,在现在的学生中,有的以谈情说爱为荣,有的以敢于顶风违纪为荣,这些学生明显是非观念已经颠倒,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对班级建设的破坏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的未来也是令人担忧的。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最佳时机是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因为他们刚入学,内心还有一种不安全感,急切地寻找心理归属,这个时候他们对班主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这个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再过一段时间,随着他们对校园环境的逐渐熟悉,安全感就会逐渐增加,当他们具备了足够的安全感之后,部分学生的坏习惯就会表现出来,个别学生甚至开始惹是生非。这个时候,学生的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归属,最为常见的是,他们有的依赖于老乡,有的依赖于过去的同学,他们的心理已经归属于一些非正常的“组织”。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加以引导,其实为时已晚,教育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在入学之初,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不管你以前表现的怎么样,只要你现在严格要求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你第一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表现的好,老师和同学就会认为这个学生不错;第二天如果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大家就会认为你真的不错;如果你能够坚持一个月,不是大家认为你不错,而是你现在确实已经变得十分优秀。
经过这样引导,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该怎样去做,自己该如何去努力。一旦学生拥有了这些正确的道德观念,我们的教育管理就会变得异常轻松。
(4)用纪律约束学生——行为
仅仅从道德层面来教育引导学生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思想基础,具有极大的弹性,我们必须用严明的纪律来约束他们,培养他们的守纪意识。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惩罚学生,体罚、写检讨、罚扫地,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效果,反倒会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惩罚这些有过失的学生?
我感觉无论什么原因处罚学生,除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之外,在处罚学生之前,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因为个别谈话非常具有针对性。一般来说,表扬要公开进行,批评要通过个别谈话进行,这样既可以达到批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出现负面效应。通过个别谈话,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处罚对学生本人的重要性,对班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惩罚不是为了打击他们、报复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经过引导之后,让他们自觉地去接受纪律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纪律约束的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罚效果。
纪律处罚再有效,也毕竟只是补救措施,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办法是在他们犯错误之前,让他们尽量减少过失,而不是在错误出现之后。所以平时的教育引导极为关键,但是如果天天都是由我们班主任一个人给他们讲纪律、方法、道德,三年的时间,学生听你天天讲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话,这样的教育效果能好吗?
学校给我们每个班级每天晚上安排了一个30分钟的读报总结时间,我通过这个总结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一开始我让他们到讲台上随便说,他们可以谈谈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谈谈与同学及老师的相处,谈谈对生活与人生的体会,谈谈对当前国际国内一些重大事件的认识,当然也可以谈谈对班级的建议与祝福,只要是积极的、健康的都可以谈。通过他们的演讲我们就能够轻松地发现他们的困惑与问题在哪里,每次演讲之后,大家一起就演讲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统一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自然,久而久之,大家就会慢慢体会、醒悟、明白自己到底该怎样做了。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思考的问题也不同,他们困惑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思考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以每次讨论的问题都是新鲜有趣的,对这种方式大家都很喜欢。时间久了,他们的思想、方法、习惯才能逐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一步步向目标靠近。
(一)班级管理要做到一个“细”
首先,班主任工作要细心。班主任每天要认真观察每个 学生 的综合表现,如情绪是否稳定?身体有不舒服吗?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正常吗?学习上有困难吗?消费支出正常吗?在学校过得快乐吗……一旦发现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干预,把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上课、批改作业、 备课 ,要拿出其它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融入到他们中去,和他们成为朋友。同时,通过与孩子的亲切交往,准确把握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班主任工作要细致。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不仅如此,细节更决定班主任工作的品质。同样是组织学生打扫卫生,不能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听听学生的汇报,最后走马观花地检查一下,大概地小结一番;要身先士卒,带领学生共同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注意指导,严格检查,并在劳动结束后认真点评本次劳动中学生的表现。工作细致的班主任会把日常的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面去。
最后,班主任工作要细究。“细究”就是仔细推求。简言之,就是要主动去研究,研究工作中不断遇到各种难题和新的问题,做科研型的班主任。班主任可以研究的内容很多,如研究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研究新形势下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研究优良班风、学风的建设,研究班队活动的有效性,研究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当前学生德育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等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班主任只要有“细究”的意识,就一定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境界。
(二)班级管理要做到“民主”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教育者充满民主的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班级民主化管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法治”取代“人治”的班级管理思想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在学生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推举方式,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然后让被提名者进行“竞选演说”一一说出自己的优点及准备如何当好班干。最后投票表决,当场宣布结果。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为我优秀,同学们才选我为班干部
(三)班级管理重要在于班主任的责任心
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开发、表扬那些“微量元素”,并努力扩大,以达到培养学生成才的目的。窦桂梅老师提出,“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这是窦桂梅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体现。李镇西老师把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自己最喜欢的格言——“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念追求下,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这些优秀班主任之所以“着名”和“优秀”,这与他们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敦促下而产生的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
(1)要以班主任健康、成熟的人格来感染学生。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云:“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既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接触得最多的师长,他的人格良莠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刻的。美国心理学家贝克斯特的研究发现:在一个体谅别人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而在一个不热爱自己事业、不喜欢自己职业、不守信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表现出做事马虎、冷漠、不负责任等的态度。所以班主任老师应该要非常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重视自身人格的提升,以身垂范,身先士卒,以人格来塑造人格。例:有一次学校组织大扫除,我带领学生打扫教室、公共场地,同学们一个个都非常起劲。可扫到水沟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出手”,我看在眼里。于是我弯下身子用手摸起一些垃圾。学生看到这,马上挽起袖子跟我一起清理。最后,看着干干净净的臭水沟,每个学生都发出了灿烂的微笑。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管教
常言道: “教不严,师之惰”。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同时要严而有格。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承担任务。
现在的学生往往都是家中的“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最好的,拿最佳的,什么家务都不用做,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缺乏关心他人、与他人协作的意识。想问题、做事情往往是从自身的需要、感受出发,而不会去顾及整个大局或别人的感受。而如果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工作、集体活动、班团活动中来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就能使他们找到自我,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承担任务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和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感。
三、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就是要了解、关心学生。要想师生心灵相通,班主任就要做学生的朋友,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对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对其积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虽然你是老师,是班主任,但在学生面前,切不可自以为是,言过其实,以势压人,小题大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乎,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玻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三)是不吝惜爱心的投入。
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窦桂梅 老师 也说,“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在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此外,丁如许、钱德仁、蒋自立、魏书生等老师的字里行间,也无不透露出他们所特有的对学生的至真关爱之心。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四)是因势利导、以情动人。
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一、思想教育
(一)重视专业知识思想教育
专业知识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讲座。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 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注重过程,强化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教育方法
经过认真的反思和反复的教育实践,发现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为学生着想,才能让学生真正信服。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
(1)用希望引导学生——有美好未来
我们的教育要设法为学生带来希望,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因为有了希望就有了奔头,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幸福和快乐。
对于职高生的学生来说,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有希望的,因为我们学校的高三毕业班学生在外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一样能在社会立足,一样的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一样可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一旦意识到再过三年自己就能够成为一名社会认可、家长、亲朋好友都认可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对人生充满希望。生活在希望之中的人是幸福的,他们会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这样就能够激发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一旦感觉到自己的未来是有希望的,他们就会人心向善,他们就会走正道,而不会通过逃学、打架、顶撞老师这些途径来表现自己。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要能够通过正当渠道表现自己的,他们就不会通过歪门邪道来表现自己。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人,他们才破罐破摔,表现得十分另类。所以说,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有希望,我们的教育就等于成功一半了,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也会变得异常轻松。
(2)用方法指导学生——找到正确学习方法
但现实情况是老师教的很多内容他们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很多时候他们会感到很困惑,既急切地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又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切都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在学习道路上到底能够走多远,进而怀疑自己的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折磨,特别是听不懂课,坐晕车的学生,他们是极为痛苦的,他们就会感觉到上学比坐牢还难受,不少同学就会逐渐丧失信心,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上学的材料。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的研究,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去学习,怎样才能学得轻松,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其实我们的学生有很多学习是很刻苦的,但成绩总是提不高,这就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
经过研究,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大多具有拈轻怕重的思想,他们总喜欢学习一些自己感觉很轻松的内容,对于自己感觉到困难的内容,他们往往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比如,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他们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他们就会欣然接受,如果他们发现很多题目不会做,他们就会感到很头痛。其实学习无非就是将不会变会,将不熟变熟的过程,只有将不会弄会、不熟弄熟才能真正取得进步,对于那些已经会了的内容,再学习就等于白白地浪费时间,除了浪费宝贵的时间,你没有任何收获。正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拈轻怕重,以至于他们虽然在学习中花了不少的时间,但就是没有什么进步,久而久之,他们容易丧失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反过来说,如果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不会的内容才是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通过找老师、找同学、找参考书来设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他们就会不断取得进步,一旦他们取得了进步,他们就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以来,他们就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而不再是折磨。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斗志。
(3)用道德规范学生——道德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是我们的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情是错的,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他们的是非观念倒置,那么他们的所作所为将是十分可怕的。
我们发现,在现在的学生中,有的以谈情说爱为荣,有的以敢于顶风违纪为荣,这些学生明显是非观念已经颠倒,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对班级建设的破坏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他们的未来也是令人担忧的。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最佳时机是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因为他们刚入学,内心还有一种不安全感,急切地寻找心理归属,这个时候他们对班主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这个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再过一段时间,随着他们对校园环境的逐渐熟悉,安全感就会逐渐增加,当他们具备了足够的安全感之后,部分学生的坏习惯就会表现出来,个别学生甚至开始惹是生非。这个时候,学生的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归属,最为常见的是,他们有的依赖于老乡,有的依赖于过去的同学,他们的心理已经归属于一些非正常的“组织”。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加以引导,其实为时已晚,教育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在入学之初,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不管你以前表现的怎么样,只要你现在严格要求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你第一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表现的好,老师和同学就会认为这个学生不错;第二天如果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大家就会认为你真的不错;如果你能够坚持一个月,不是大家认为你不错,而是你现在确实已经变得十分优秀。
经过这样引导,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该怎样去做,自己该如何去努力。一旦学生拥有了这些正确的道德观念,我们的教育管理就会变得异常轻松。
(4)用纪律约束学生——行为
仅仅从道德层面来教育引导学生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思想基础,具有极大的弹性,我们必须用严明的纪律来约束他们,培养他们的守纪意识。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惩罚学生,体罚、写检讨、罚扫地,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效果,反倒会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惩罚这些有过失的学生?
我感觉无论什么原因处罚学生,除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之外,在处罚学生之前,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因为个别谈话非常具有针对性。一般来说,表扬要公开进行,批评要通过个别谈话进行,这样既可以达到批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出现负面效应。通过个别谈话,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处罚对学生本人的重要性,对班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惩罚不是为了打击他们、报复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经过引导之后,让他们自觉地去接受纪律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纪律约束的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罚效果。
纪律处罚再有效,也毕竟只是补救措施,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办法是在他们犯错误之前,让他们尽量减少过失,而不是在错误出现之后。所以平时的教育引导极为关键,但是如果天天都是由我们班主任一个人给他们讲纪律、方法、道德,三年的时间,学生听你天天讲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话,这样的教育效果能好吗?
学校给我们每个班级每天晚上安排了一个30分钟的读报总结时间,我通过这个总结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一开始我让他们到讲台上随便说,他们可以谈谈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谈谈与同学及老师的相处,谈谈对生活与人生的体会,谈谈对当前国际国内一些重大事件的认识,当然也可以谈谈对班级的建议与祝福,只要是积极的、健康的都可以谈。通过他们的演讲我们就能够轻松地发现他们的困惑与问题在哪里,每次演讲之后,大家一起就演讲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统一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就显得十分自然,久而久之,大家就会慢慢体会、醒悟、明白自己到底该怎样做了。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思考的问题也不同,他们困惑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思考学习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以每次讨论的问题都是新鲜有趣的,对这种方式大家都很喜欢。时间久了,他们的思想、方法、习惯才能逐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一步步向目标靠近。
(一)班级管理要做到一个“细”
首先,班主任工作要细心。班主任每天要认真观察每个 学生 的综合表现,如情绪是否稳定?身体有不舒服吗?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正常吗?学习上有困难吗?消费支出正常吗?在学校过得快乐吗……一旦发现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干预,把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上课、批改作业、 备课 ,要拿出其它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融入到他们中去,和他们成为朋友。同时,通过与孩子的亲切交往,准确把握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其次,班主任工作要细致。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不仅如此,细节更决定班主任工作的品质。同样是组织学生打扫卫生,不能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听听学生的汇报,最后走马观花地检查一下,大概地小结一番;要身先士卒,带领学生共同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注意指导,严格检查,并在劳动结束后认真点评本次劳动中学生的表现。工作细致的班主任会把日常的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面去。
最后,班主任工作要细究。“细究”就是仔细推求。简言之,就是要主动去研究,研究工作中不断遇到各种难题和新的问题,做科研型的班主任。班主任可以研究的内容很多,如研究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研究新形势下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研究优良班风、学风的建设,研究班队活动的有效性,研究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当前学生德育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等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班主任只要有“细究”的意识,就一定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境界。
(二)班级管理要做到“民主”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教育者充满民主的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班级民主化管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法治”取代“人治”的班级管理思想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在学生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推举方式,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然后让被提名者进行“竞选演说”一一说出自己的优点及准备如何当好班干。最后投票表决,当场宣布结果。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为我优秀,同学们才选我为班干部
(三)班级管理重要在于班主任的责任心
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开发、表扬那些“微量元素”,并努力扩大,以达到培养学生成才的目的。窦桂梅老师提出,“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我们千万不要在他们生命的最初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这是窦桂梅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体现。李镇西老师把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作为自己最喜欢的格言——“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念追求下,本身就透露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这些优秀班主任之所以“着名”和“优秀”,这与他们所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敦促下而产生的不断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
(1)要以班主任健康、成熟的人格来感染学生。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云:“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既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接触得最多的师长,他的人格良莠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刻的。美国心理学家贝克斯特的研究发现:在一个体谅别人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而在一个不热爱自己事业、不喜欢自己职业、不守信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表现出做事马虎、冷漠、不负责任等的态度。所以班主任老师应该要非常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重视自身人格的提升,以身垂范,身先士卒,以人格来塑造人格。例:有一次学校组织大扫除,我带领学生打扫教室、公共场地,同学们一个个都非常起劲。可扫到水沟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出手”,我看在眼里。于是我弯下身子用手摸起一些垃圾。学生看到这,马上挽起袖子跟我一起清理。最后,看着干干净净的臭水沟,每个学生都发出了灿烂的微笑。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管教
常言道: “教不严,师之惰”。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同时要严而有格。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承担任务。
现在的学生往往都是家中的“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最好的,拿最佳的,什么家务都不用做,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缺乏关心他人、与他人协作的意识。想问题、做事情往往是从自身的需要、感受出发,而不会去顾及整个大局或别人的感受。而如果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工作、集体活动、班团活动中来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就能使他们找到自我,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承担任务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和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感。
三、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与学生同等的关注。就是要了解、关心学生。要想师生心灵相通,班主任就要做学生的朋友,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对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对其积极因素,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虽然你是老师,是班主任,但在学生面前,切不可自以为是,言过其实,以势压人,小题大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二)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乎,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玻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三)是不吝惜爱心的投入。
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窦桂梅 老师 也说,“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在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此外,丁如许、钱德仁、蒋自立、魏书生等老师的字里行间,也无不透露出他们所特有的对学生的至真关爱之心。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四)是因势利导、以情动人。
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