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科学导控 持续完善——关于二级建模中学生自主发展小组运用的几点思考
【作者】 韩平德
【机构】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情境导入——自主学习——精讲互动——课堂检测——总结归纳是我校二级建模中新授课的五大环节,小组活动一般可以运用在除情境导入之外的四大环节中。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运用,在小组运用方面既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收获了一些心得。
应该承认,小组活动在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展示学生的诸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于传统授课和单个提问其优势毋庸置疑。但是,通过近几年的课堂实践与操作,我发现小组运用中如果教师导控失策的话就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耗时却无实效,表面热闹,实际作用却不大。一次小组运用耗时至少得5分钟左右(包括讨论与展示反馈),如果一节课用两次小组合作的话,那就得10分钟左右,加上自主学习部分,基本需要用掉半节课的时间。如果教师问题设计铺垫不到位,不准确,或者问题太难的话,很多小组在沸沸扬扬的一番讨论过后,得出的答案却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这势必需要教师继续启发和引导,甚至重新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如此一来,既浪费了课堂时间,是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部分小组成员被边缘化或自动边缘化。由于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能力上都会存在差异,在讨论和发言中,部分程度较好的成员讨论更积极,能更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部分程度相对较弱的学生就会有意识的流放自己,使自己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既不讨论也不发言,只是做为一个忠实的听众,如此一来,小组成员间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达不成思想碰撞,互相交流提高的目的。
三是回了家却走错了路。很多小组在讨论时,很热闹,也很热烈,在小组展示时,答案也很正确。原因一方面是很多小组成员过于追求功利化,将为小组加分视为最高荣誉和追求,而忽视了讨论的真正意义,为了加分,拿资料读答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结论对了,但是如果再追问得出结论的过程和依据时,你会发现,部分学生的回答却是牵强附会,错误百出。
当然,存在以上问题并不是意味着反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运用,相反,是为了让小组运用能在实践中变得更成熟更合理更有效,使学生的发展之路走的更和谐更扎实,使高效课堂更高效,通过矫正这些错误使课堂和我们的二级建模更优化。因此,要避免以上问题,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一是特别注意小组运用的时机,不要为了小组讨论而讨论。讨论必须依据教学的需要,切实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属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发展小组的讨论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促进教学任务的达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言以蔽之,小组讨论要有价值有意义,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
二是问题设计精细化,将问题分层,做好铺垫引导。当我们在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时,我们应提前对问题进行预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讨论直接得出结论,他们有可能在哪里出现盲点,又有可能在哪里出现分歧,或者在某个地方学生的能力还不足。有了这些提前的预判,我们在设计小组交流合作时,就应该对问题进行调整,将某一个大问题进行逻辑性的分割,利用问题本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小组讨论的时效性就会大大增加,节省时间,提升准确性,增加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使得一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也有可能加入进来,从而有效防止小组成员的被边缘化,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参与的快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带给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是教师参与讨论并适当的予以追问。很多时候,老师们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游离在这一过程之外,在讲台上巡视或者在教室里行走巡视,思维的注意力和焦点没有真正放在讨论本身。最好的做法就是在预设的基础上参与学生讨论,倾听他们交流的过程,适时的插入“为什么?”“你是从哪个角度思考的呢?”“同组内是否还有不同看法?”“这样说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哦,你的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从××角度想的话……”。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引导,教师一方面会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误区、知识的误区,及时给予矫正与引导,这样就会避免表面热闹却无实效,以及回了家却走错了路的误区。当然,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错误有时可以当做一种新的生成出现的契机,是可以将错就错,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进一步讨论的。事实证明,当老师在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的时候,你会发现其他小组的讨论也会更加的热烈,因为学生需要被关注。
所有问题的症结,其实就在于教师的导控是否得力,关注度是否足够。加强教师导控,让小组运用结出更丰盛的果实,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运用好学生自主发展小组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潜能巨大,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持之以恒,潜心研究,是学生自主发展小组在新教改的征途上不断成熟和完善,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高歌猛进蓄力显威。
应该承认,小组活动在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展示学生的诸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于传统授课和单个提问其优势毋庸置疑。但是,通过近几年的课堂实践与操作,我发现小组运用中如果教师导控失策的话就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耗时却无实效,表面热闹,实际作用却不大。一次小组运用耗时至少得5分钟左右(包括讨论与展示反馈),如果一节课用两次小组合作的话,那就得10分钟左右,加上自主学习部分,基本需要用掉半节课的时间。如果教师问题设计铺垫不到位,不准确,或者问题太难的话,很多小组在沸沸扬扬的一番讨论过后,得出的答案却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这势必需要教师继续启发和引导,甚至重新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如此一来,既浪费了课堂时间,是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部分小组成员被边缘化或自动边缘化。由于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能力上都会存在差异,在讨论和发言中,部分程度较好的成员讨论更积极,能更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部分程度相对较弱的学生就会有意识的流放自己,使自己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既不讨论也不发言,只是做为一个忠实的听众,如此一来,小组成员间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达不成思想碰撞,互相交流提高的目的。
三是回了家却走错了路。很多小组在讨论时,很热闹,也很热烈,在小组展示时,答案也很正确。原因一方面是很多小组成员过于追求功利化,将为小组加分视为最高荣誉和追求,而忽视了讨论的真正意义,为了加分,拿资料读答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结论对了,但是如果再追问得出结论的过程和依据时,你会发现,部分学生的回答却是牵强附会,错误百出。
当然,存在以上问题并不是意味着反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运用,相反,是为了让小组运用能在实践中变得更成熟更合理更有效,使学生的发展之路走的更和谐更扎实,使高效课堂更高效,通过矫正这些错误使课堂和我们的二级建模更优化。因此,要避免以上问题,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一是特别注意小组运用的时机,不要为了小组讨论而讨论。讨论必须依据教学的需要,切实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属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发展小组的讨论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促进教学任务的达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言以蔽之,小组讨论要有价值有意义,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
二是问题设计精细化,将问题分层,做好铺垫引导。当我们在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时,我们应提前对问题进行预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讨论直接得出结论,他们有可能在哪里出现盲点,又有可能在哪里出现分歧,或者在某个地方学生的能力还不足。有了这些提前的预判,我们在设计小组交流合作时,就应该对问题进行调整,将某一个大问题进行逻辑性的分割,利用问题本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小组讨论的时效性就会大大增加,节省时间,提升准确性,增加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使得一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也有可能加入进来,从而有效防止小组成员的被边缘化,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参与的快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带给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是教师参与讨论并适当的予以追问。很多时候,老师们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游离在这一过程之外,在讲台上巡视或者在教室里行走巡视,思维的注意力和焦点没有真正放在讨论本身。最好的做法就是在预设的基础上参与学生讨论,倾听他们交流的过程,适时的插入“为什么?”“你是从哪个角度思考的呢?”“同组内是否还有不同看法?”“这样说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哦,你的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从××角度想的话……”。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引导,教师一方面会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误区、知识的误区,及时给予矫正与引导,这样就会避免表面热闹却无实效,以及回了家却走错了路的误区。当然,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错误有时可以当做一种新的生成出现的契机,是可以将错就错,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进一步讨论的。事实证明,当老师在参与某些小组的讨论的时候,你会发现其他小组的讨论也会更加的热烈,因为学生需要被关注。
所有问题的症结,其实就在于教师的导控是否得力,关注度是否足够。加强教师导控,让小组运用结出更丰盛的果实,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运用好学生自主发展小组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潜能巨大,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持之以恒,潜心研究,是学生自主发展小组在新教改的征途上不断成熟和完善,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高歌猛进蓄力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