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食育”促自主 “语汇”助讲述——以餐前活动《我是小小美食家》菜品播报为例

【作者】 郑小燕

【机构】 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实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一、 背景分析
  (一)指南背景下自主进餐
  在《3-6岁学习发展与指南》下,幼儿园对进餐环节采用了自主盛饭菜,对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有着一定的帮助。幼儿园开园对这方面也进行了研究,教师利用餐前活动这一契机开展“我是美食家”的活动。让幼儿带着美好的心情进行用餐,既能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又能帮助幼儿发展口语会话能力。
  (二) 文学语汇的核心经验
   4-5岁的幼儿处于口语词汇发展的关键期。只有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因此,教师借助“我是小小美食家”菜品播报,为幼儿创设学习与会话的语言情境,发展幼儿语汇能力。
  (三)近阶段亟待解决问题
  1、语言词汇单一
  2、语言语句混乱
  3、语言修饰缺乏
  二、 事件描述
  (一) 职务应聘
  对于教师刚刚设定的这一餐前活动——“我是美食家”,小朋友们的兴致都很高,每天谁来播报?该怎么播报?小朋友有了一系列的讨论,最后决定前一天自荐,确定第二天的播报员,孩子们一致同意,并十分期待。
  (二)制定计划
  在活动前,与幼儿沟通,制定播报计划,根据菜谱,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播报。
  (三)落实计划
  1.播音对象:
  嘟嘟(10月11日 11:00)
  苏苏(10月13日 11:00)
  右右(10月15日  11:00)
  活动实录:
  镜头一:
  “我是美食家”的餐前活动开始了,今天的菜品播报员是彤彤小朋友,彤彤走到小朋友中间,开始了今天的菜品播报:“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羽彤,今天我们吃西红柿炒鸡蛋、嗯...还有花菜和萝卜、嗯...还有豆腐和鱼的汤,白米饭。我播报完了,谢谢大家。听完播报,小朋友都纷纷举手:“彤彤,你说什么呀?我都听不懂!”
  镜头二:
  “胡萝卜,地下长,身子
细长好营养,维生素有ABC
,多吃身体长得壮。”今天
的菜品播报员苏苏一边拿
着自制的儿歌展板一边念
着朗朗上口的儿歌,立刻吸
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苏
苏手指点着展板里的图画,
热情的邀请小朋友们和他
一起念儿歌(图2)。播报
员苏苏说:你们知道今天
有哪些菜了吗?”小朋友
们都纷纷举手。接着苏苏
拿出了一根用不织布制作
的胡萝卜说:“今天我们吃
的是长长的胡萝卜(图3)
,你们还吃过其他萝卜吗?
”立马有小朋友说:“我吃
过椭圆形的白萝卜,是软
软的。”还有小朋友说:
“我还吃过酸酸的萝卜。”“你们知道胡萝卜有哪些营养吗?”“维生素ABC。”奔奔立马回答到,小小播报员笑了笑纠正道:“错了,应该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有三种营养元素。”“随后小朋友又说了菜品里的其他蔬菜,小播报员苏苏一边认真的听着小朋友的回答一边拿出了相对应的蔬菜,还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蔬菜的外形和味道(图4)。
  镜头三:
  今天的小小播报员右右一走到小朋友们中间就大声的说:“大家好,今天我准备了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小朋友们都集中注意力准备猜谜,右右清了清嗓子慢悠悠的说:“什么东西穿上衣服是黄色,脱掉衣服
是白色,生的时候是硬的,
熟了之后是软的?”立马有
人说“玉米。”接着好几个
都说争先恐后的说“是玉米
,是玉米。”右右急忙摇头“
错。”右右见大家都猜不出
谜底提示道:“是我们每天午
餐都需要吃的东西。”这时小朋友们豁然开朗,一齐说出了米饭。“哈哈,回答正确,就是米饭。我还准备了一个关于米饭的故事,名字叫《谁吃了我的粥》。”小朋友都很好奇是谁吃了粥,于是小耳朵都竖起来开始听右右讲故事(图5)。右右一会儿模仿语重心长的教育小熊要吃粥的熊妈妈,一会儿又模仿捏着鼻子,大喊大叫不要吃粥的淘气小熊,时不时还会露出魔鬼熊可怕的表情,差点儿吓到了坐在前面的小朋友。故事在右右绘声绘色的表演中结束了,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右右还告诉小朋友们一定要爱惜米饭粮食,不能浪费。”
  三、 过程调适









  从镜头一发现,嘟嘟在播菜品的时候充斥着言语的迟疑、停顿、不流畅地预留或间断语流。表达不清楚或声音较小,导致听者不能专注,听不清楚播报员播报内容,观察到幼儿常用修补话语“嗯”“啊”等。
  以上镜头二、三案例是在不同幼儿进行的菜品播报,幼儿对讲述的形式多样化,幼儿事先构思,完整并有序开展,采用了修辞语汇讲述,“如酸酸的”“长长的”运用了疑问句与同伴互动,为幼儿搭建有效的支架,促进幼儿文学语汇核心经验的学习与发展。细化分析,案例中的幼儿有着不同的“亮点”可以深究。
  (一) “探食”——丰富幼儿词汇量
  幼儿在“我是美食家”播报中(镜头二),运用了实物展示介绍菜品,用到了“酸酸的”“长长的”等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化的句子,丰富了对食物搭配的知识。在合适地情境中能选择疑问、感叹来介绍自
己的菜品,并与
同伴交流互动。
在交谈的主题
有关幼儿在进
行讲述时,围
绕着主题菜品
介绍,通过小小
播报员的讲述,让幼儿大胆地进行语言交谈,比如在播报结束后,讨论“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还有西红柿鸡蛋汤。”把生活经验里不同的烹饪方法迁移到活动中。进入了一个深入的讨论给菜品取新菜名,食堂阿姨究竟是怎么烹饪出来的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不少。(以描写胡萝卜为例,见图7)
  (二) “知食”——拓展幼儿讲述能力
   作为播报员的小主持人在前期收集很多有关深入丰富菜的歌谣。这些歌谣短小而简洁,形象而有趣,大大吸引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有关:胡萝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小朋友们都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当天就寻找资料研究由苏苏来进行解答:“胡萝卜不可以和橘子、苹果、葡萄一起吃;也不可以和人参、中药一起吃,影响药效。胡萝卜和白萝卜也不可以一起吃,会破坏原来的营养。”这不仅方便幼儿记忆,而且在幼儿学习词汇的无形中了解到了菜的营养价值。由于幼儿的叙事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利用“前识字”图文结合方式,让幼儿获得符号和文学功能的意识,在案例中发现小小播报员,利用自制的展板进行构思和表达,让幼儿有据可讲,并且知道了蔬菜的有关特征以及营养功效,让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初步地知道萝卜的有关小知识。
  (三) “品食”——提升幼儿独白语境
  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围绕菜谱这个主题内容讲述,小小播报员用谜语的播报形式让幼儿倾听(镜头三),然后进行猜测,借助简单地表情、动作、语气等形象地是讲述中,提出疑问,有了同伴的互动,在讲述中更加明确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评价,以此礼仪就餐,在案例中发现通过播报员和同伴之间的互动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既帮助来孩子了解蔬菜的外形特征,知道有关餐桌礼仪,又引导幼儿学习运用质疑、补充、总结等策略。
  四、反思与跟进 
  (一)评价环节——讲述提炼,丰富经验
  1.经验传递。评价环节让播音员自己对本次介绍今天菜品的自我评价以及全班幼儿对播报员的他评两个环节,肯定播报员,以菜品主题丰富讲述经验及知识拓展。
  2.感受讨论。幼儿一起讨论,吃的慢幼儿可以怎样帮助大家改进就餐问题。
  3.辅助提升。介于日常孩子们对蔬菜的认知停留在生长外形阶段,却不知道在幼儿园厨房阿姨是如何洗、烹饪、分发,组织幼儿观看各种蔬菜生长过程的同时,带领小朋友实地去厨房看阿姨们制作过程,让幼儿带着自己的调查表向阿姨提问、咨询、记录自己的发现,不仅锻炼提供幼儿提供讲述的机会,还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运用、表现核心经验,并提高幼儿使用这些核心经验的水平。
  (二)主题跟进——讲述拓展,关注个体
  在文学会话性性讲述时为幼儿提供图片、教具、展板等操作性材料,不仅能增加讲述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与巩固新的语汇经验。对于班级小朋友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着尊重幼儿,认可差异表现,所以班级生成有关主题内容,将菜品播报讲述时语言词汇更为丰富。
  1.主题审议。在开展“我是美食家”播报时,本班专门生成有关蔬菜类的单元式主题活动,将对植物、真菌作一系列的了解,包括形态结构、生长环境、营养元素等,让幼儿在了解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词汇的使用。
  2.参观市场。有了蔬菜一定了解,带领幼儿去就近的农贸市场参观,一方面了解各种各样的菜,另一方面针对自己的疑问与卖菜的人进行交谈,记录有关信息,如引导幼儿观察青瓜的变化, 并且告诉幼儿““青瓜形状各异。有的直直的,像一根木棍;有的末尾有点弯,就像一条调皮的尾巴;有的弯弯的,像晚上出来“值班”的月牙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理解与表达文学语汇做好铺垫。
  3. 亲自体验。幼儿都喜欢亲近大自然,他们更愿意亲身体验,了解食物的生长过程,制作方法,从而对这个食物更感兴趣,也就有了吃的愿望。幼儿平时不爱吃青菜,但家菜地里种了好多的青菜,孩子们自己浇水、拔草,看着青菜长大,十分欢喜,得到“绿油油的小青菜被风吹弯了腰”。也将自己的这一份收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4. 区域渗透。在班级环境创设中,专门设立了一个“美食一条街”,在进行社会性区域的时候,小朋友通过自己当服务员,宣传自己的美食、制作美食与顾客进行互动,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一定的语言谈话能力和讲述能力。
  5.文学导引。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词语、语句和修辞手法的使用上独具匠心。 文学作品在语汇方面各具特色,童话中的语句带有鲜明的叙事特征, 同时又大量运用夸张、 比喻、 拟人等手法; 散文的词句具有优美抒情的特征; 诗歌中, 儿歌句式多样,儿童诗语词凝练。 幼儿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有利于获得更为多样的文学语汇经验。
  (三)环境暗示——讲述多样,调整所需
  1、同伴效应 。
很多新的食物对孩
子的健康来说是有
益的,可满足孩子
成长所需。而幼儿
往往缺乏尝试新鲜
食物的勇气,面对一些他们不认识的食物,幼儿不敢品尝,更别提喜欢了。运用“新品发布会”的形式,鼓励幼儿发现新食材,并大胆向同伴介绍这些陌生的食材,让他们通过品尝来了解这些食物,从而喜欢上它们。在讲述时候将新品发布会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类型从单一性到多样化性,从而帮助幼儿语言的多样性,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语言中词汇、句式的使用。
  2、榜样示范。利用生活中成人的语言互动机会,有效提升幼儿文学语汇学习核心经验。 如果幼儿在联想或运用文学语汇进行表达时出现困难, 成人可以为幼儿提供表达的范例,打开幼儿语汇想象的空间。
  3、墙面专栏。创设一个温馨的“营养我知道”墙面(图8),我们可以从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开始,将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通过颜色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进行图文结合张贴到墙面上,同时也展示相应的午餐图片,让孩子探讨今天食物中有什么营养素,分别属于什么“颜色”,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营养是否均衡,运用,幼儿运用视觉和动作对他们理解文学语汇具有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