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器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使用的问题探讨

【作者】 吴 琳

【机构】 神木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器乐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新课程、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教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及。在最近几年当中器乐教学受到很多中小学教师的关注,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有很多限制条件,探索一条有效的器乐教学之路是每个音乐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器乐;教学;音乐素养;基础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在我国不断发展,器乐教学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因此,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已成为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有效手段。
  如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每年地区和县市都会举办各个年龄段群众性的才艺比赛来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并在比赛中发现优秀的艺术人才加以培养。作为最基础的中小学教学,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自我学习,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器乐学习模式,现就中学器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以便与大家讨论。
  一、器乐教学的意义
  器乐不同于声乐的单一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它通过多元化的乐器,能更丰富的表现情绪,传达情感,升华为同音乐相关的意境,同时它的实现也与声乐不同,不受个人生理的局限,学习实践的对象可以是普遍性的,歌唱条件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发挥音乐才能。
  乐器教学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实践和协作的能力,并帮助形成音乐文化素养;通过中西各种乐器,真切认识到多元的音乐文化,并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切身的感情;最后乐器演奏的学习,付予了学生音乐的文化和技能,它形成的人文积淀和生活志趣往往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二、器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但现有的器乐教学现状实际上是不容乐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现有学校的音乐教学器材有限,教师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乐器的确活跃了课堂气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但与普及器乐课而言,这些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简易乐器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用到的主要有竖笛、口风琴、口琴等。大多学校基本没有大批量的乐器提供学生学习和演奏,这就使的教学很被动。
  2、教学场地的限制。现阶段中学的正常教学都是以文化课为中心,音乐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更不要说为专门的器乐教学提供场地。更可悲的是器乐发出的声响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领导不愿意,财力不允许。
  3、器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节或一学期就能实现的。从器乐结构到基本功练习再到基本乐理的的学习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是中学文化课的教学任务很重,作为学校的领导考虑更多的是升学率,所以中学音乐课能开设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4、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的观念有待转变。家长认为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这些乐器的学习上,文化课肯定会耽搁不少。整个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把学生的个性培养及兴趣还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文化知识是正道,吹拉弹唱是消遣。
  5、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放在首位,单纯地训练学生识谱、视唱和唱歌,教学内容单调,方法也比较简单。器乐教学只是在课外进行,学校组织少数学生学习器乐演奏,其目的也只是为了演出了比赛。
  三、器乐教学发展展望
  器乐的教学重点在于音乐文化素养,而不在于专业的技能,教学中宜采用现代教学原理和学科实际相结合。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生活,对审美,对人生有了一定体验,正在迈向成熟的前夜,需要思想、文化、艺术的熏陶促进美好人格的形成;同时中学生学习负担比较重,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专门练习需要反复训练的乐器演奏。中学乐器教学不是以学习演奏乐器和专业技术训练为目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音乐鉴赏,认识乐器,见识各种乐器的风格,倾听器乐代表作品,感受其背后丰富的人文内含,感悟蕴含其中艺术精粹,再根据教学条件选择简单易学,具代表性的中西乐器,让学生进行演奏实践。
  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其中会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所以现在要求乐器进课堂,每位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通过器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是有相当技术要求的,面对大众学生和很薄弱的音乐知识,如何搞好课堂器乐教学。本人认为要采取长期的、反复的教学模式,在每节音乐课中,扎扎实实落实器乐教学的相关知识,是学生具备相关的音乐知识,为器乐教学做好准备。
  结束语:
  中学音乐教学中,乐器演奏的实践学习正出现在音乐的课堂中,基于中学生学习的特点,中学乐器的教学应置于我国新课程改革和音乐文化的背景之下,不能片面的当成一项技能来教授、练习,而要着重于让学生完全对音乐实践的体验,对乐器门类、对器乐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带动其对中国民族灿烂器乐文化的认识和喜爱,同时对于教学方法应根据音乐学科特点和技能学习的规律结合分层教学、心理学、中西文化对比等教学方法。
  在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已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发挥着其独特的素质教育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中学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器乐教学将不再是一个有表无里的“空壳”。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
  3. 关继文.情感与意识:器乐教学心理探微[J].中国音乐,200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