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引导想象,突破立体图形难点的教学实践

【作者】 万在普

【机构】 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键词:引导   想象    立体图形
        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何知识占比较多,虽然从表面看来只是一些简单的图形认识以及线面体的计算,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困难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到立体图形的学习阶段,学生对面与面之间的关系、体积的拼切等知识掌握起来都很困难,学生们如果在中低段学习中只停留在认识、记忆、计算这些简单的学习层面上而没有接受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的话,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就会受到平面图形的干扰,始终无法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到位。经过多次探索,尝试在立体图形教学中使用引导学生想象进行教学,效果较好,现就借《体积拼切》一课的教学为例说说做法。
        第一步 视觉铺垫,建立表象。《体积拼切》得先拼后切,拼的过程就需要通过猜测观察来完成,先让学生猜测:用小正方体拼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然后观看或动手去拼并观察拼出的正方体。通过观看、操作在学生头脑里建立立体图形的形体表象:有上下两层,一层有四个小正方体;又或者有前后两排,每排有四个小正方体。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让学生熟悉拼前的材料和拼后的正方体的样子储存备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观察和记忆物体的形状。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加深印象,进一步要求学生尝试拼更大一点的正方体,依次用27个、64个小正方体来拼,把刚才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把刚才习得的方法进行简单运用,这样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跟得上课堂节奏。
        第二步 情景创建,助推想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想象,创设情景是必要的,这个情景的创建也比较容易,就是唤起学生刚才建立的表象,使其在闭眼的情况下眼前浮现出储存在记忆中的物体形象。为增加渲染,强化情景对比,我要求学生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请闭上眼后开始引导:你们能看到刚才放在桌上的一张白纸吗?现在我要将一个6面红色的小正方体放入你的视线中,它就在你的白纸上,棱长是2cm,你们可以给它标出棱长。学生一直处于闭眼状态,根据老师的引导描述有序的进行想象,把储存在脑海里正方体的表象和老师的创设的情景结合起来,红白对比,便于在想象中观察。有的学生甚至想象出了一个红色的二阶魔方在空中旋转。
        第三步 联想操作,空间构图。由于学生脑海里的正方体是建立在实体二阶魔方上的,所以,接下来引导学生操作切开想象中的立方体难度不大。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的立方体的一个面上有几个小正方形,答案是四个。再引导学生沿着一个面的分割线切开正方体,要学生说出切出了8个小正方体。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想象:把切出来的8个小正方体排成一排,联想观察:这一排小正方体有多长?数一数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的面。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在闭眼的情况下构思出一幅立方体被切开,继而几个小正方体自动拼接在一起的空间动态图画,便于观察,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如果大部分学生想象上有难度,教师需多引导,或让学生睁眼后重复视觉铺垫步骤。
        第四步  “算”“想”结合,深化体验。在学生按要求完成前三步以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联想把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同样要要求学生回答两个问题:1.能切出几个小正方体?2.拼接后排成一排有多长?第二个问题学生在完成第一个问题后可以通过计算完成,多次训练可以达到想象和计算完美结合的效果。再熟练切3厘米正方体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切4厘米、5厘米的正方体,最高达到把1分米的的大正方体切成1000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逻辑思维力。
        几何的学习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视觉铺垫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想象,在想象的空间中进行观察、思考和计算,能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这有利于提升空间想象能力,突破几何学习难点,为更深层次的几何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