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策略

【作者】 李长春

【机构】 三河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体育课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通过其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的作用,对其他科目的教学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虽然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特别是农村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
  高中体育课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一个层面,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要求不适应,人们对体育教学的目的、方法和评价原则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应试教育层次上,现状堪忧。
  1.资金设备因素:政府投入少,农村高中资金设施不足,条件简陋,成为制约体育发展的“瓶颈”。众所周知,农村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生源少,大多来自农村,加之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投入不足,所以农村高中的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学校场地器材不足,很多体育教学项目都不能很好地开展和普及,以致于很多教学任务都不能完成。更有甚者,由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专人负责,管理不善,造成体育设施失修、散失或损坏,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因素:教育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观念与新课程要求脱节。长期以来,“运动+竞技”的传统模式仍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项目以运动技术为主,体育课往往是开展强调竞技水准和规则要求的比赛项目,其评价结果也建立在极强的专项性身体素质基础之上。
  3.师资因素:一方面,农村环境艰苦,待遇差,工资低,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从教,师资队伍薄弱,专业素质较差;另一方面,“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使素质教育难以在农村普通高中教学中得到根本的落实。作为“非考试”科目的体育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除专业教师奇缺,甚至连专职教师也寥寥无几,有的学校由于教师不够,体育课干脆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至于说上级组织的各项继续教育培训体育教师更是无缘参加,很少能有时间和机会为自己充电。有的学校虽然配有专职教师,但也多是“门外汉”,因此很多体育课仍保持着应试教育条件下那种“集合——跑步——解散”的放羊模式,致使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无法达到,学生的体育素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的教学方式根本得不到落实。
  4.学生和家长因素:一方面,当前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平时懒散,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体育课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深,大部分都是被动学习的,主动学习的很少,而且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勇气和信心去克服,怕吃苦,体育课上不是溜边,就是报病假,身体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5.学校因素: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科学化、系统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为了生存,为了考出好成绩获得社会的认可,保证优质的生源,只注重考试学科的教育教学,而对于学校的体育工作则应付差事,作为陪衬和点缀,在教学工作计划中一语带过,不但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体系不健全,而且没有成形的组织机构,体育教师打杂充数,场地器材建设捉襟见肘,远没有达到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二、农村普通高中体育发展对策
  以上这些现状,无疑影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改变这些不利因素,真正使新课程标准在农村体育教学中落到实处,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帮助农村学校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的待遇,鼓励、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农村去,从事农村教学,真正做到“教育均衡,资源共享”。同时,学校应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2.宣传号召,提高全社会对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目的深入人心。学校通过开家长座谈会、走访、发放宣传材料等不同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多侧面地宣传高中体育教育的功能、目的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从而将体育教育推向社会,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深入学习,澄清思想,统一认识,使体育教育的功能及社会现实价值深入人心。把体育教育纳入学校新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战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体师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与文化课学习互补互促的统一性,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式,把体育教学的实践推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4.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条件下,以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真正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同时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建设,形成从制度到管理一整套完备的体育教学体系,完成农村学校体育从应试教育到规范化、科学化的素质教育的转型,开创良好的体育教学育人环境。
  5.强化师资,抓好队伍建设。首先,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对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业务提升,时刻为自己充电,同时还可以通过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方式,使体育教师走出校门,了解体育教育的前沿信息及最新动态,使其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相邻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架构起全新的高中体育教学理论知识体系,并且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高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其次,在学校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正确对待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考核中的地位,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使体育教师能够安心本职,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开创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总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潮推动下,广大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一定会不懈努力,拼搏进取,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