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田园将芜胡不归——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 孟兆平
【机构】 焦家庄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相对短缺,在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上不可能有更多的投入,因此,迫切需要回到文化的原点进行重新审视,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寻求突破。依据我校实际,主要措施为:培育和谐人际关系,优化校园人际环境;着力构建高效课堂,释放师生活动空间;经典浸润修养身心,提升师生文化品位;倾情实施“四类”课程,营造师生精神家园。
关键词:校园文化 农村小学 回归 思考
学校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农村小学与城镇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近几年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农村小学因生源减少而撤并整合,更加大了这种差距。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城镇学校一较高下,农村小学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主要课程的教学上,很少顾及其他。然而,由此造成的农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劣势却鲜有人提及。事实上,农村学校所处的周边环境,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当地文化生活贫乏,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知识灌输轻道德养成的痼疾,更需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来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时下,一提校园文化建设,能想到的大多只是制作几块牌匾、悬挂几条名言等环境布置的内容,学校管理依旧,师生精神风貌依旧,校园就如即将荒芜的田园,冷清、落寞,很难感受到作为文化积聚地那种生命和精神的振奋、张扬。为此,迫切需要回到文化的原点进行重新审视。
一、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在汉语中,文化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本质是“以文化人”。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由此,文化的主体应更重在精神层面。
二、校园文化及其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是具有社会区域性和独特职业性的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的体现”。
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化形式,指学校建筑、环境布置、教育设施等;二是人文氛围,如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道德规范、校风传统等;三是校园精神,包括学校规章、管理机制、师生常规要求、各种文体活动等。概而言之,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具有非强制性、潜在规范性、影响持久性等三个主要特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认识、鉴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三、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因学生人数少,教育经费相对短缺,在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上不可能有更多的投入,因此,不妨回归,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寻求突破。
(一)培育和谐人际关系,优化校园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为此,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后,提出了“赏识学生”、“赏识教师”的基本理念,试图通过师生共建正向思维、共育赞美眼光,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享受学习、快乐成长。
(二)着力构建高效课堂,释放师生活动空间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和生活的激情。而这正是时下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困境——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腾出时间,从而释放空间。当前全县各学校都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但据我观察,大多只是课堂容量的不断加大和学生紧张度的不断提高,高效并不省时,课业负担并未有效减轻,课余活动依然缺乏时间保障。同时,基于一个理念:语文和英语是读出来的,数学是练出来的,都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为此,我校在原有“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2”课堂模式,即教师导学20分钟,课堂练习、作业20分钟,保证大部分学生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意在以时间的规定敦促教师真正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时效,为师生共同发展留出更多空间。
(三)经典浸润修养身心,提升师生文化品位
一次到某校,几位老师在教学楼一侧张贴的大幅喷绘《弟子规》前驻足,诵读、评议,竟无一人能完整诵读,更无需说全面理解了。而这还只是传统的蒙学经典,即古代五六岁小孩就要学习的经典。在当今普世浮躁,教育也日趋功利化的背景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不要说学生,我们的大部分老师也读不懂汉民族传统经典诗文,听不得中华传统经典音乐,甚至读书也越来越耐不下性子,眼前、耳畔充斥着快餐阅读、流行音乐,文化品位如此,文化的传承何以在校园发生、发展?学生呢?学习只是为了升学,升学只是为了就业,就业的本事没学好,身心的修养已缺失。
在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靠什么来镇定我们浮躁的心绪,靠什么来廓清我们茫然的思虑,靠什么来稳住我们趔趄的步履? 答案只有一个:靠经典。“经典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永久性的魅力。因而,努力弘扬“经典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我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是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在课间播放经典音乐(以古琴、古筝曲为主,民族器乐曲和西洋经典名曲为辅)和蒙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等);二是利用早读课前10分钟时间,师生共诵经典诗文;三是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经典诵读心得讲堂和学生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四是以班级为单位,将学校图书分发至学生手中,确保每人每天至少有一本课外读物,以期通过阅读促进教育改善,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逐步提升师生文化品位。
(四)倾情实施“四类”课程,营造师生精神家园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完整发展”,“教育是顺应天性,润泽生命”,“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让教育回归原点,我们的学校才会找到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有人说,学校的产品是课程(《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4日第3版)。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李希贵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正是通过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引领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近年来,全县各学校都在开发校本课程,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活动,满足了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需求。但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直接组织者的教师群体,并未普遍意识到课程资源开发与更早时候所提的课外活动的关系,更未普遍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影响力,所以大多是只重教材开发,将其作为学校特色的物化形态,而并不重视课程实施对学生精神的滋养。事实上,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学生更喜欢富有特色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续和补充、扩展和延伸,还能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帮助学生有效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这些活动形成的校园文化所营造出的氛围对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也无疑是巨大的。
我校试图通过全面推进“2+2”高效课堂模式,留出更多活动时间实施“四类”课程,即经典诵读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课程。师资依托现有教师、学生及网络资源。我们的初步想法是:不求完善,不重考核,只为让学生满足自己,只为让校园充满生命活力,努力营造师生精神家园。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浅陋之见,权当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作者简介:孟兆平(1970— ) 男,汉族,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人,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1988年参加工作。曾在市、县优质课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有3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3篇论文发表。参与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项,其中“校本课程阅读、写字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课题获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参编《永昌县教育志》。
关键词:校园文化 农村小学 回归 思考
学校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农村小学与城镇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近几年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农村小学因生源减少而撤并整合,更加大了这种差距。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城镇学校一较高下,农村小学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主要课程的教学上,很少顾及其他。然而,由此造成的农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劣势却鲜有人提及。事实上,农村学校所处的周边环境,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当地文化生活贫乏,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知识灌输轻道德养成的痼疾,更需要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来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时下,一提校园文化建设,能想到的大多只是制作几块牌匾、悬挂几条名言等环境布置的内容,学校管理依旧,师生精神风貌依旧,校园就如即将荒芜的田园,冷清、落寞,很难感受到作为文化积聚地那种生命和精神的振奋、张扬。为此,迫切需要回到文化的原点进行重新审视。
一、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在汉语中,文化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本质是“以文化人”。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由此,文化的主体应更重在精神层面。
二、校园文化及其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是具有社会区域性和独特职业性的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的体现”。
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化形式,指学校建筑、环境布置、教育设施等;二是人文氛围,如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道德规范、校风传统等;三是校园精神,包括学校规章、管理机制、师生常规要求、各种文体活动等。概而言之,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具有非强制性、潜在规范性、影响持久性等三个主要特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认识、鉴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三、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因学生人数少,教育经费相对短缺,在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上不可能有更多的投入,因此,不妨回归,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寻求突破。
(一)培育和谐人际关系,优化校园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为此,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后,提出了“赏识学生”、“赏识教师”的基本理念,试图通过师生共建正向思维、共育赞美眼光,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享受学习、快乐成长。
(二)着力构建高效课堂,释放师生活动空间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和生活的激情。而这正是时下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困境——没有时间就没有空间。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腾出时间,从而释放空间。当前全县各学校都在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但据我观察,大多只是课堂容量的不断加大和学生紧张度的不断提高,高效并不省时,课业负担并未有效减轻,课余活动依然缺乏时间保障。同时,基于一个理念:语文和英语是读出来的,数学是练出来的,都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为此,我校在原有“导学析练”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2”课堂模式,即教师导学20分钟,课堂练习、作业20分钟,保证大部分学生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意在以时间的规定敦促教师真正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时效,为师生共同发展留出更多空间。
(三)经典浸润修养身心,提升师生文化品位
一次到某校,几位老师在教学楼一侧张贴的大幅喷绘《弟子规》前驻足,诵读、评议,竟无一人能完整诵读,更无需说全面理解了。而这还只是传统的蒙学经典,即古代五六岁小孩就要学习的经典。在当今普世浮躁,教育也日趋功利化的背景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不要说学生,我们的大部分老师也读不懂汉民族传统经典诗文,听不得中华传统经典音乐,甚至读书也越来越耐不下性子,眼前、耳畔充斥着快餐阅读、流行音乐,文化品位如此,文化的传承何以在校园发生、发展?学生呢?学习只是为了升学,升学只是为了就业,就业的本事没学好,身心的修养已缺失。
在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靠什么来镇定我们浮躁的心绪,靠什么来廓清我们茫然的思虑,靠什么来稳住我们趔趄的步履? 答案只有一个:靠经典。“经典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永久性的魅力。因而,努力弘扬“经典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我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是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在课间播放经典音乐(以古琴、古筝曲为主,民族器乐曲和西洋经典名曲为辅)和蒙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等);二是利用早读课前10分钟时间,师生共诵经典诗文;三是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经典诵读心得讲堂和学生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四是以班级为单位,将学校图书分发至学生手中,确保每人每天至少有一本课外读物,以期通过阅读促进教育改善,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逐步提升师生文化品位。
(四)倾情实施“四类”课程,营造师生精神家园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完整发展”,“教育是顺应天性,润泽生命”,“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让教育回归原点,我们的学校才会找到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有人说,学校的产品是课程(《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4日第3版)。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李希贵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正是通过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引领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近年来,全县各学校都在开发校本课程,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活动,满足了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需求。但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直接组织者的教师群体,并未普遍意识到课程资源开发与更早时候所提的课外活动的关系,更未普遍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影响力,所以大多是只重教材开发,将其作为学校特色的物化形态,而并不重视课程实施对学生精神的滋养。事实上,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学生更喜欢富有特色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续和补充、扩展和延伸,还能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帮助学生有效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这些活动形成的校园文化所营造出的氛围对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也无疑是巨大的。
我校试图通过全面推进“2+2”高效课堂模式,留出更多活动时间实施“四类”课程,即经典诵读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课程。师资依托现有教师、学生及网络资源。我们的初步想法是:不求完善,不重考核,只为让学生满足自己,只为让校园充满生命活力,努力营造师生精神家园。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浅陋之见,权当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作者简介:孟兆平(1970— ) 男,汉族,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人,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1988年参加工作。曾在市、县优质课竞赛中分获二、三等奖。有3篇论文在省、市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3篇论文发表。参与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项,其中“校本课程阅读、写字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研究课题获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曾参编《永昌县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