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提升孩子间的合作精神

【作者】 张海燕

【机构】 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幼儿由于自身年龄特点,能力、性格、精神等均处于形成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充分锻炼幼儿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实现合作精神的全面提升。合作关系的建立对幼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加强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也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模式  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合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为此各个幼儿园普遍重视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幼儿由于自身年龄特点,能力、性格、精神等均处于形成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实际特点,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充分锻炼幼儿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实现合作精神的全面提升。
  一、利用故事教学模式提升幼儿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的重点是互相帮助以及相互谦让,常规的说教模式下,幼儿无法对合作精神形成准确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此教师需要将合作精神与故事相结合,使幼儿在聆听各类故事的过程中实现合作精神的提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收集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幼儿能够真正理解合作精神的基本含义。比如在音乐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过桥》,在指导幼儿演唱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利用歌曲中山羊公公的故事,使幼儿理解谦让以及懂礼貌的优秀品质,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这种良好的行为。在讲解经典故事《孔融让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故事的视频,提高教学内容对幼儿的吸引力,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通过故事以及歌曲这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生硬,幼儿不易接受的问题,使幼儿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谦让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其将来的成长以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升幼儿的合作精神
  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重要方法,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幼儿能够深刻体会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行动,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班级幼儿的总体数量,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幼儿自行为小组起名字,为后续教学互动营造良好的条件。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每个小组的幼儿合作完成《三个和尚》的舞蹈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成员需要进行合作商讨,分配角色,分别扮演水桶、扁担、和尚,小组成员需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构架独特的舞蹈场景,最终不同小组的幼儿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舞蹈作品,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出其表演的优势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合作将神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引导每个小组幼儿通过合作完成手工作品,在合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作品创作的效率将会得到全面提高。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幼儿由于自身年龄特点,普遍活泼好动,喜欢参与游戏类教育活动,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幼儿的特点,合理设计游戏环节,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合作精神。适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游戏种类众多,比如拼图、搭积木、过家家、绘画、跳皮筋等,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对幼儿的整体认知能力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确保幼儿能够准确理解游戏的内容,融入游戏的情境,深入理解合作精神的重要意义。
  首先,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与幼儿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创设出能够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的游戏场景。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幼儿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一些游戏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创造相互合作和互相协商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增加游戏材料的难度,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面临较多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创造平台和机会,推动幼儿相互之间合作、分工和协商。其次,幼儿园教师要结合实际内容提出活动要求和活动目标,比如,要有礼貌、要学会协商、要相互谦让、不要大声喧哗、不独占玩具、不争抢玩具、不乱跑乱窜[2]。在具体的活动中,幼儿园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举止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幼儿出现“违纪”现象就给予恰当的提醒,引导幼儿严格遵守制度,这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幼儿园教师就要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比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三人两足等游戏,让幼儿在这些游戏活动中感觉到合作的快乐。只有让幼儿获得感官体验,才能对幼儿的思维造成一定的刺激, 让幼儿记住并形成与此相关的意识、行为和能力。
  四、在教学活动中对孩子间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
  除了在游戏活动中对孩子间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幼儿园教师还要利用教学活动这个主要的载体对孩子间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受到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忽视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实际上,相对于智育教育而言,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为重要。知识和技能不够可以学,但是性格和品质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将教学活动的智育功能发挥出来,还要以此为载体对孩子间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趁着幼儿各个方面能力和素质还尚未定型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引导,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绘画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绘制彩虹。教师在课前根据彩虹的七种颜色准备好七种颜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再給每一个小组的幼儿分发一种颜料,然后教师再让每个小组的幼儿绘出有着七种颜色的彩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幼儿意识到相互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也由此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间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
  除了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对孩子间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教育渗透其中。比如,在打扫班级卫生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幼儿分配不同的任务,比如A幼儿洒水,B幼儿扫地,C幼儿擦桌子,D幼儿擦黑板等,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孩子们很快就将教师打扫干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深刻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基于此,合作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又如,在中午午睡的时候,很多幼儿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一旦衣服脱不下来或者穿不上去就喊老师帮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是否还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经过教师的提点和指导,幼儿会将寻求对象转向身边的小伙伴。在寻求小伙伴帮忙的过程中,幼儿也会主动去帮助对方穿衣服或者脱衣服,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都会由此得到培养和提升。
  综上所述,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提升对幼儿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幼儿渗透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棋.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教育研究》,2014.04
  [2]郑小满.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5.02
  [3]周勇.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J].《幼儿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