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作者】 刘 宏

【机构】 神木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的报道中反映“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反过来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教师接受了新的课程理念,还需要对这种理念作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语文学科要达到教文育人,完成其基础工具性的任务,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必须改变主从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淬炼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上的一些尝试。
  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是课堂效率低下的祸首
  在高一年级开学第一堂课,我向同学们提了三个问题:“过去九年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困惑?”“学习语文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多人都说“对学语文没有兴趣”、“怕语文,尤其是怕作文”。这里当然有学生自身的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语文教学方式的陈旧、落后。
  为了适应考试,小学语文从二三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去背孤立的词语解释,挖空心思地造句,机械地抄写。到了五六年级,又要做所谓的“阅读分析”。学生既没有积累足够的语言信息,形成语感,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只能死记标准答案。
  到了初中,仍然是整天泡在莫名其秒的分析里,阅读量少之又少。如果高中三年那么美好的时光,大部分都花在做一些无聊的习题中,听凭老师把已经嚼得毫无滋味的东西喂给学生,那就是把学生给害了。没有一个老师能够天天让学生有收获。一个好老师一节课、十节课可能很生动,但讲一学期,未必就课课生动。而且知识和能力都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还得让学生大量去读,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有不懂的来问老师,老师知道的告诉你,老师也不懂的,和你一起探讨,或者给你介绍更有研究的老师,这种学风才是最重要的。
  当今学校组织中,一位语文教师担任一个班甚至好几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班的人数大都在60左右。教育形态日益趋向科学化与企业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媒介的广泛应用,远程教学的日益发展,为师生关系趋向提供了可能性。语文教师肩负着诸如批改作文等这样工作量很大的任务,这种情况下师生直接交流的时间就更少。有些语文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那他与学生的关系就更可想而知了。
  如果一个教师总是唯我独尊,动不动就板起面孔训斥学生,总认为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对学生放心不下,放手不得,甚至常常越俎代庖;总喜欢过把瘾似地唱“独角戏”,一讲到底,“满堂灌”,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这势必削弱乃至剥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滋生自卑和厌烦情绪,养成惰性和依赖性,即使学生在一次两次考试中成绩尚算不错,也是以综合素质的失落和潜在能力的埋没作为沉重代价的。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途径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对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能放低架子参与到合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因此,打破学习的封闭性、倡导合作学习,是教师不懈的追求。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文教师要爱学生,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原有的阅读水平,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讨论、总结,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活动了解学生的作文心理实际,调查内容包括题材来源方面的、题目方面的、文章体裁方面的、思想情感方面的、习惯态度方面的、词语使用方面的等等。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的作文心理实际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将心中已有的生活积蓄用文字的形式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相信大部分老师做事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如果学生认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优秀品格、丰富常识、强烈的责任感及对他们深深的爱,学生就会自然地亲近老师,学习上也会比较自觉。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具备那些优秀的品格。这种情况下师在60、70人,一个语文教师往往要带两个班,每年可能还要换班,要同每个同学进行密切的交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抓住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联系。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周记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把握。批评和表扬学生要分场合,注意言词。
  2.师生平等交往。教师要认识到,他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止于知识的授受,而且包括人格的影响,不但要言教,而且要身教。优秀的语文教师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如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语文特级教师都是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教师。目前的教育改革,非常注重师生“交互主体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老师引导,师生共同生成答案;而不再是仅教师讲学生听,听完后将课本一合,能力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提高,不能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不说,反而使他们原有的想象力、思维力都退化了。
  3.注重个别差异。语文不是短期就见成效的学科,学生的水平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数理化成绩非常好,偏偏语文成绩很差,有些则恰恰相反。语文教师要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老师只有公正、公平、不偏心,才能赢得学生的普遍爱戴。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将会给老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带来很大的便利。新的时代迫切的要求语文教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实践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就会比较融恰。
  要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就不仅要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还要不断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打造创新活力的课堂,任重而道远。要让语文课堂富有魅力,就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书,喜欢读书。去感受那些装订成册的纸张的无穷魅力;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是字词、语法,更是读书和做人;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情更丰富了,有了更强烈的爱憎、更强烈的责任感。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学生与教师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有了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必要的语文能力,能从容的面对高考和各种考验,并取得佳绩。只有趣味与效果的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