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化解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从“山东省近两成中学生抑郁”说开去
【作者】 吴军亭
【机构】 六合街道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2014年初,新华网、齐鲁网、网易等媒体接连报道“经抽样调查,山东省18.9%的中学生被检出有抑郁障碍、近六成学生对学习高度焦虑”,这一调查结果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吃惊,更让广大学生家长惶恐。要化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这场危机,必须使广大中学生能客观的认知自己面临的危机和承受的压力,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教育环节要联动,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社会提供更多关注,科学引导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
2014年1月9日,新华网、齐鲁网、网易等媒体接连报道,在共青团山东省委举办的共青团与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调研活动上,山东师范大学提交了他们针对我省六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抽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初中、高中阶段学生中,只有6.35%的学生学习焦虑水平较低、表现出中等学习焦虑的学生占34.02%,高焦虑水平的高达59.63%,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调查样本中,学生抑郁障碍检出率为18.9%!
“18.9%的中学生被检出有抑郁障碍、近六成学生对学习高度焦虑”,这一调查结果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仅是吃惊,更是惊悚,让广大学生家长惶恐不安。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已经不能用“问题”来描述,已经是一场“危机”,任其发展就会形成“灾难”。抑郁对青少年心理、社会和情绪健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青少年早期抑郁发生率的逐渐增加和持续发展可能会扩展到整个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增加教育失败、失业、自杀、成人后继抑郁障碍以及犯罪问题的可能性。
广大中学生为什么会高度焦虑,会抑郁障碍?我认为,中学生出现这一心理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内在诱因和外在环境诱因。
内在诱因来自于学生这个主体。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后天的因素。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内容与水平、身体发展状况、当时的健康状况、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焦虑的产生都有影响。第二,学生已有经验的体验。一个人经过几年、几十年的学习后,往往会积累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经验,当他的经验不足或有过失败的体验时,就容易产生较强的焦虑或出现抑郁症状。
外在环境诱因来自于学生所依附的各种环境。主要有三点:第一,学业压力过大。山东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全国排前列,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练习和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已经频繁到超出“家常便饭”的程度,这足以使学生恐惧不安或产生厌烦心理, 心理极度紧张,逐步形成对学习的高度焦虑。第二,家庭关心不够。且不论成员关系不和谐或单亲等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带来的心理伤痛,单单就家长们过多的关注子女的成绩单、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已经让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发挥到了极致。第三,社会竞争激烈。中学生还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是,从家长、老师等身边人群中和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上传递出的信息,已经让学生们切实的体会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化,激烈的社会竞争必然导致学生升学的激烈竞争,升学压力、考试压力和练习压力,又成了一个学生难以破解的“焦虑心理”死循环。
如何才能化解这一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中学生,他们绝大多数还没有成年,还没有形成健全人格,不具备大学生完全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但是,中学生毕竟不是小学生,他们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对自我及各种社会问题已经具备独到的认知。所以,我认为,要彻底化解这场危机,在全面认识产生学习焦虑抑郁的原因后,必须让广大中学生客观全面的认知自己面临的危机和承受的压力,迎难而上,自我减压。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形成一种协调、互补和同步的联动,科学示范、理性引导,实现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优化。
学生是主导。哲学上讲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化解心理健康这一危机,中学生自身必须发挥主导力量。
首先,学生要正视自己承受的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客观存在,父母老师对其升学存在殷切期望,学生应该积极面对现实。遇到挫折和压力,与其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不如勇敢地承认现实,积极寻找对策,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次,学生要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自我松弛、自我反省的心理调节手段。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切不要过分的苛求自己,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要树立适度的奋斗目标。在一件事情上失败,短期内又无法改变时,可以通过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与人倾诉等方式使自己获得愉悦的心情,转移注意力,让压力得到释放和逐渐消解。
学校是主体。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中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得成长直至成熟的中坚力量,在面临中学心理健康危机时,学校同时要发挥主体作用。首先,学校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目前,全国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迫于应试教育的课程压力,在相当数量的学校中,这门课都流于形式,一个学年甚至是一个学期就结课,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微乎其微。学校应该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纳入学校及班主任的教育考核体系中。其次,学校要多渠道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两成抑郁、六成高度焦虑的中学生,短短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应试教育的教学压力又不得不考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心理测验或心理咨询,应该加强学科渗透,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让更多的老师在更多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班主任要善于追踪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学校是教育的主机车,班主任就是这部机车的润滑剂。作为教育的管理者,班主任要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家庭及其他社会资源与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适度参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矫正学生心理问题和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家庭是重要力量。我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又何尝不是子女终生的老师呢?在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第一,家庭要为子女营造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轻松的家庭氛围、和谐的成员关系,不仅不会在学习压力之余给子女带来其他的烦恼,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子女的学业压力。第二,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流传至今,“可怜天下父母心”又流露出些许的无奈。其实,现在的孩子成熟较早,作为独立的个体,子女们不但有自己的认知,而且还有很强的自尊心,面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只会助长子女的逆反心理。所以,现在更多的提倡情感教育或爱的教育,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尊重的个体看待,在一个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把孩子当朋友,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认识错误,敞开心扉,诚恳地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帮助。第三,父母要学会倾听。苏格拉底说过,“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父母是子女的家长、是子女的老师,更是子女的亲人和朋友,最应该成为子女最值得信任的倾吐对象。父母要真诚地与孩子分享生活与成长,要放下架子,要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要像一面镜子,非批判性的、认真理性的接纳孩子的想法及情感,以产生理解和共鸣。
社会要积极关注。社会环境是把“双刃剑”,升学、就业等激烈的社会竞争着实传递给中学生不小的压力,但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社会也可以大有作为。信息时代,青少年和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利用网络,通过微信、微博和APP客户端等方式,向中学生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其科学的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更是解决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危机的现实需要。立足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复杂特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联动网络,形成帮助中学生客观的认知其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危机,使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功效,进而促使广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文敬 岳远攀. 健康的心灵,是成长的基石[N].联合日报,2014-01-17
[2] 贺建平. 家校合作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廖全明,黄希庭.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 心理科学,2009(02)
[4] 刘戍.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8)
[5] 翟呈豹. 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01)
[6] 苏丹,黄希庭. 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 心理科学,2007(06)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
2014年1月9日,新华网、齐鲁网、网易等媒体接连报道,在共青团山东省委举办的共青团与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调研活动上,山东师范大学提交了他们针对我省六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抽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初中、高中阶段学生中,只有6.35%的学生学习焦虑水平较低、表现出中等学习焦虑的学生占34.02%,高焦虑水平的高达59.63%,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调查样本中,学生抑郁障碍检出率为18.9%!
“18.9%的中学生被检出有抑郁障碍、近六成学生对学习高度焦虑”,这一调查结果带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仅是吃惊,更是惊悚,让广大学生家长惶恐不安。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已经不能用“问题”来描述,已经是一场“危机”,任其发展就会形成“灾难”。抑郁对青少年心理、社会和情绪健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青少年早期抑郁发生率的逐渐增加和持续发展可能会扩展到整个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增加教育失败、失业、自杀、成人后继抑郁障碍以及犯罪问题的可能性。
广大中学生为什么会高度焦虑,会抑郁障碍?我认为,中学生出现这一心理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内在诱因和外在环境诱因。
内在诱因来自于学生这个主体。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后天的因素。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内容与水平、身体发展状况、当时的健康状况、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焦虑的产生都有影响。第二,学生已有经验的体验。一个人经过几年、几十年的学习后,往往会积累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经验,当他的经验不足或有过失败的体验时,就容易产生较强的焦虑或出现抑郁症状。
外在环境诱因来自于学生所依附的各种环境。主要有三点:第一,学业压力过大。山东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全国排前列,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练习和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已经频繁到超出“家常便饭”的程度,这足以使学生恐惧不安或产生厌烦心理, 心理极度紧张,逐步形成对学习的高度焦虑。第二,家庭关心不够。且不论成员关系不和谐或单亲等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带来的心理伤痛,单单就家长们过多的关注子女的成绩单、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已经让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发挥到了极致。第三,社会竞争激烈。中学生还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是,从家长、老师等身边人群中和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上传递出的信息,已经让学生们切实的体会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化,激烈的社会竞争必然导致学生升学的激烈竞争,升学压力、考试压力和练习压力,又成了一个学生难以破解的“焦虑心理”死循环。
如何才能化解这一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中学生,他们绝大多数还没有成年,还没有形成健全人格,不具备大学生完全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但是,中学生毕竟不是小学生,他们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对自我及各种社会问题已经具备独到的认知。所以,我认为,要彻底化解这场危机,在全面认识产生学习焦虑抑郁的原因后,必须让广大中学生客观全面的认知自己面临的危机和承受的压力,迎难而上,自我减压。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形成一种协调、互补和同步的联动,科学示范、理性引导,实现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优化。
学生是主导。哲学上讲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化解心理健康这一危机,中学生自身必须发挥主导力量。
首先,学生要正视自己承受的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客观存在,父母老师对其升学存在殷切期望,学生应该积极面对现实。遇到挫折和压力,与其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不如勇敢地承认现实,积极寻找对策,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次,学生要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自我松弛、自我反省的心理调节手段。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切不要过分的苛求自己,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要树立适度的奋斗目标。在一件事情上失败,短期内又无法改变时,可以通过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与人倾诉等方式使自己获得愉悦的心情,转移注意力,让压力得到释放和逐渐消解。
学校是主体。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中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得成长直至成熟的中坚力量,在面临中学心理健康危机时,学校同时要发挥主体作用。首先,学校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目前,全国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迫于应试教育的课程压力,在相当数量的学校中,这门课都流于形式,一个学年甚至是一个学期就结课,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微乎其微。学校应该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纳入学校及班主任的教育考核体系中。其次,学校要多渠道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两成抑郁、六成高度焦虑的中学生,短短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应试教育的教学压力又不得不考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心理测验或心理咨询,应该加强学科渗透,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让更多的老师在更多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班主任要善于追踪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学校是教育的主机车,班主任就是这部机车的润滑剂。作为教育的管理者,班主任要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家庭及其他社会资源与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适度参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矫正学生心理问题和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家庭是重要力量。我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又何尝不是子女终生的老师呢?在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第一,家庭要为子女营造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轻松的家庭氛围、和谐的成员关系,不仅不会在学习压力之余给子女带来其他的烦恼,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子女的学业压力。第二,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流传至今,“可怜天下父母心”又流露出些许的无奈。其实,现在的孩子成熟较早,作为独立的个体,子女们不但有自己的认知,而且还有很强的自尊心,面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只会助长子女的逆反心理。所以,现在更多的提倡情感教育或爱的教育,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尊重的个体看待,在一个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把孩子当朋友,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认识错误,敞开心扉,诚恳地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帮助。第三,父母要学会倾听。苏格拉底说过,“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父母是子女的家长、是子女的老师,更是子女的亲人和朋友,最应该成为子女最值得信任的倾吐对象。父母要真诚地与孩子分享生活与成长,要放下架子,要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要像一面镜子,非批判性的、认真理性的接纳孩子的想法及情感,以产生理解和共鸣。
社会要积极关注。社会环境是把“双刃剑”,升学、就业等激烈的社会竞争着实传递给中学生不小的压力,但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社会也可以大有作为。信息时代,青少年和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利用网络,通过微信、微博和APP客户端等方式,向中学生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其科学的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更是解决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危机的现实需要。立足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复杂特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联动网络,形成帮助中学生客观的认知其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危机,使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功效,进而促使广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文敬 岳远攀. 健康的心灵,是成长的基石[N].联合日报,2014-01-17
[2] 贺建平. 家校合作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廖全明,黄希庭.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 心理科学,2009(02)
[4] 刘戍.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8)
[5] 翟呈豹. 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01)
[6] 苏丹,黄希庭. 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 心理科学,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