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在对比中培育家国情怀——以《鸦片战争》为例

【作者】 杨 雪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课堂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笔者拟以《鸦片战争》为例,对鸦片战争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战后影响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课程中在培育“家国情怀”时具体要形成怎样的价值观?这一点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解释为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且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等等。笔者认为要培育家国情怀并不是要培育对本民族和国家盲目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不是对他国、他民族盲目的崇拜。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审视本国甚至是他国在当时情况下的具体情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鸦片战争》作为将中国拖入近代的关键一战,战争的结果不仅仅对交战双方产生巨大影响,对整个世界的后续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对当时交战双方甚至是旁观的其他国家在战后所影响进行对比,在细节处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鸦片战争将中国历史推进了近代史的新阶段,中国由原先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拉开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可见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因此,初中历史课标将“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定为本课的明确要求,也是本课的难点。其实鸦片战争不仅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现在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时都对鸦片战争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就当时而言,此次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警醒作用在有些方面甚至远不如对其他国家的警醒作用。对于《鸦片战争》的影响,笔者尝试通过以下几则史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
  








  材料二:魏源通过整理资料,认识到西方非但并不野蛮,而且有更进一步的文明。因此,魏源在《海国图志》里非常自觉地倡导具有近代因素的思想观念,大胆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命题,明确界定“夷之长技”有三个方面:“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三:议和之后,都门(北京)仍复恬嬉(嬉戏玩乐),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软尘私议》
  材料四:鸦片战争的消息传到日本之后,当时的日本作家、学者立即根据这些消息,编撰了不少描述鸦片战争的作品,其反应之快,令人吃惊。……这些由日本作者用日文写作的有关鸦片战争的小说和历史著作,使日本上自幕府官员、大名诸侯、各级武士,下至普通民众,广泛了解中国的鸦片战争,从中得到教训和启发。这些作品大多在战后几年内出版。
  问题探究: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对国民认识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阅读材料三与材料四,简述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对鸦片战争的反馈有何不同。
  根据材料一,学生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不再拥有独立完整的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的主权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因此主权问题不容协商,每一个国民都有责任与义务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这也是历史学科对于家国情怀培育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在要求。对于材料二中提到的魏源,教师要进行简单的介绍。魏源是清末的一名学者,同时也是林则徐的好友。在1841年8月,林则徐流放伊犁途中与魏源相见,并且将自己在广东翻译的有关外国的资料交于魏源,魏源在此基础上于1842年底撰写《海国图志》卷。魏源属于最早一批对西方进行了解的少数学者之一,就是这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学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唤起了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努力奋进,进行不断的尝试,最终终于挽救中华民族于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从材料三中却可以看到,鸦片战争的失败无论是对清朝的上层统治者,还是下层人民影响都不大,并且大有一笔带过之意,更不用提对战败的反思了,没有反思就更不可能有改进之意。在后世看来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质变的一场战争,对于当时人来说似乎只是一场意外,争相忽略,不得不让人唏嘘不已。与当事国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从材料四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对于鸦片战争的反应之快,普及之广。结合1853年日本同样遭遇美国侵略者“黑船来港”,日本很快做出反馈,并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而且使日本跻身当时世界军事强国之列,这其中不无有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遭受的命运给予日本的警醒。通过对比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所产生的影响与对日本的影响以及后来日本面临相似情形时所作出的反应,可以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到何为理性爱国以及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家国情怀的教育不能只是喊口号或者通过直白的语言进行灌输,而是需要在授课的细节处进行渗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认同。以史为鉴,在对比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爱国的情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尊重和理解各国的文化传统,取其精华而借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