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能力

【作者】 龙德永

【机构】 雪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见,语文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培养  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因此,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能力是语文的根本方向和关键之处。就此,我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阅读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我认为语文教育的功能是“培养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不是塑造具有某种实用功能的机器”。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分支,早已存在,但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仍没有表现出独立的学科意识,不少教师认为“阅读只是个手段,写作才是目的”“阅读只是个过程,写作才是结果”等,而我却认为,只要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才能懂得作者的写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使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在教学《春》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看谁摘抄课文精美的句子和词语比较多,看谁理解句子的能力比较好,让他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认读能力的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语文教学是靠作品的形象来感染、熏陶读者,引发其情感的共鸣。学生在阅读时需要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它讲究的是一个“悟”字,表现为一种“自得”。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必须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所以,学生阅读要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认读,才能了解它所包含的表面的、直接的含义。只有学会感知和辨认大量的文字符号,才有可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认读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应以指导学生感知、辨认文字为主;应以指导学生把课文当中的生字、疑难词句画出来,并通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出它们的音和义;也应指导学生自觉地学会运用工具书来认识生字、词,并要求学生手上都有一本读书笔记,养成积累词汇的习惯。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从总体认识把握事物的推理能力。教材中,不论课文中心如何突出,其中总有些段落和章节不是中心。如何去把握文章的中心和段意呢?一是抓信重点词语进行归纳。如:《木兰诗》一文中,描写木兰形象和她同伴惊讶的词语。二是抓住关键内容进行归纳。如:《爱莲说》一文,主要是抓住莲花的象征意义,从而理解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抓住主要的人和事所构成的情节进行归纳。如:《变色龙》一文,随着狗主人的身份变化情节的描写,向人们一步步揭示出人物可憎的嘴脸。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深入认知事物的能力。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课文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首先,让学生学会是对精选妙用的词语分析。
  (三)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综合运用能力。怎样分析比较呢?首先,是对相同体裁文章的比较。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桥之美》、《说“屏”》都是说明文,但是《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得知,前三篇文章的语言、结构、说明顺序都比较规范,后两篇文章不太讲究章法,对事物的介绍也不是很全面;其次,是对相同题材诗词、文章的比较,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友人》,这些都是送别诗,但写法各异。王勃的诗旷达豪放,王维的诗雄浑华丽,李白的诗豪放不羁;最后,是对写作方法上的比较,如王勃的诗多用象征手法,王维的诗含蓄,李白的诗多用夸张。对文章诗词的分析比较方法还很多,在此就不再列举。
  四、掌握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的方法很多,技巧也不少,教师应在学生阅读之前及时加以指导。首先应让学生掌握“速读”与“精读”这两种方法,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一篇课文开始应通读浏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基本思想感情,然后开始 “精读”,精读的时候要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关键的词句,精美的词语,生字新词应圈点、勾画,疑难之处,心有所感的地方,应批注。这种阅读方法要在教师具体反复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掌握。 
  五、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根据修订大纲的要求,要求学生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让他们读大纲“推荐书目”中所列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籍,并适量让他们选读一些散文、小说、杂文、科学小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采取浏览、速读、研读、诵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阅读索引、做摘录、记读书卡片、写随笔等好的读书习惯,努力将学生的课外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阅读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品味赏析性阅读的层面上来,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提高初中语文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瑞卿, 《阅读学概论》,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韦志成 ,《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