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适切•适恰•适度——小班亲子共读的指导策略

【作者】  陈 丽

【机构】 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实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亲子共读,不仅能够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沟通,促进幼儿的情绪健康发展,还能充分开发幼儿潜能,锻炼幼儿语言、阅读、文字等能力。本文针对亲子共读活动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亲子共读材料不适当”、“亲子共读流程不恰当”、“亲子共读表达不适度”,试图通过“适切﹒适恰﹒适度:小班亲子共读的指导策略”,帮助家长掌握选择适切的亲子阅读材料,并且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简单的表达与演绎,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由,让爱在共读中温情流淌。
  关键词: 适切  适恰   适度   亲子共读  指导策略 
       一、亲子共读存在的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早期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系统,并要求儿童通过指导方法产生对生活中的图形和人物等共同符号的兴趣。对于小班教学的孩子来说,图片和声音是他们获得间接体验的主要方式。 3-4岁也是孩子阅读图片的最佳时间,而亲子阅读是将孩子带入阅读领域的最佳方式。阅读倡导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并发展他们一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我园一直以绘本阅读为特色,每周都有专门的绘本集体教学,每个教室都配有专门的阅读区和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经典图画书,每周五幼儿自主借阅一本经典的绘本回家和家长一起共读,并记录在阅读记录册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家长在阅读意识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的家长在亲子共读方面还是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亲子共读材料不适当
  现今的家长对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应该说还是比较重视的,也肯花钱给孩子买各种书籍,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及需要缺乏一定的认识,他们大多选择书籍基于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他们的孩子,而减少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孩子的真正需求。
  (二)亲子共读流程不恰当
  家长在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时没有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阅读,很多家长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得和孩子通篇阅读,从头读到尾就算一本书读完了,中间也没有任何的提问、交流。对书本中的内容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解读,如人物的表情、画面的色彩、封面的内容等。
  (三)亲子共读表达不适度
  家长在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时经常会让孩子重复画面中的对话,或者复述整个故事内容,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这是不适宜的。小班的孩子们的语言特点是零碎的,所以他们在表述时也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小班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为了了解故事的大概意思,需要反复不断地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在初次与孩子进行新书籍的共读时与孩子进行对话交流、或者让孩子重复故事内容是不合适的,小班幼儿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适切﹒适恰﹒适度:小班亲子共读的指导策略”,旨在帮助家长逐步掌握小班幼儿亲子共读的有效方法,使家长真正成为孩子阅读的支持者、引导者,让亲子共读成为亲子“悦读”,书香像空气一样弥漫。
  二、概念界定
  适切:字面上理解是适合、贴切的意思。本文指的是家长在选择亲子阅读材料是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切合幼儿实际情况。
  适恰:字面上理解是适合、恰当的意思。本文指的是家长在进行亲子阅读时阅读流程要恰当,不能过于盲目、笼统。
  适度:字面上理解是适合要求的程度,适当的意思。本文指的是当家长和孩子对共读图画书的内容进行表达或者演绎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度表达、演绎。
  亲子共读:从字面上看就是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彼此享受阅读的过程。本文中的亲子共读指的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通过亲子共读,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三、小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
  本课题以我园小班全体家长为例,设计了小班亲子共读指导策略:






 




   (一)专业帮助,指导选材适切
  “我们教孩子去热爱和渴望阅读,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它更多强调的是阅读的动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阅读走向。因此,家长在为孩子购买阅读材料时,教师给家长提供“专业帮助”,帮助家长尽可能地选择适合亲子阅读的材料,做出精心而又周全的考虑。
  1.家长专题讲座,把握选材要点
  组织家长专题讲座,邀请专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者骨干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帮助家长梳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求,并根据年龄特点及需求选择适当的书籍。例如注意年龄的适宜性,可以选择像《好饿的小蛇》、《彩虹色的花》等画面简单,情节单一的绘本;又如内容的丰富性,我们根据绘本内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取向,将绘本分为:情绪情感类、生活习惯类、科学认知类。其中情绪情感类包括:生命教育、品格形成、情绪管理、安全保护等方面;生活习惯类包括:饮食睡觉、日常卫生、自理能力、入园适应等方面;科学认知类包括身体秘密、交通工具、颜色形状、自然环保、牙齿健康等方面,在阅读节上,我们根据这些分类推出了 “亲子阅读指导活动”,向家长推荐了适合亲子阅读的情感类绘本,如《抱抱》、《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点点点》、《好饿的毛毛虫》等。
  2.班级好书推荐,了解绘本内涵
  根据季节、主题的实施进程,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了解每本绘本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它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是什么,从而激发家长和幼儿阅读的愿望和兴趣。如根据主题《合家欢》,小一班制作了《我爸爸》、小二班班制作了《我妈妈》、小三班制作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关于爱的好书推荐展板。又如本学期开展主题《春天来了》,我们制作了《14只老鼠去春游》、《遇到春天》、《春天的声音》等好书推荐的展板。家长和幼儿路过展示区都会不由自主停下脚步看一看展板的内容,有的书籍中班级中就有,在每周五借阅图书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抢着借回家和家长一起阅读。如果班级中没有的,家长会到网上给孩子购买,然后进行阅读,还会拿到班级放在漂流区分享给其他孩子阅读。
  (二)实践观摩,指导流程适恰
  1.理论学习,感知体验
  (1)逐叶叙述
  在进行亲子共读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对科学的共读流程存在一定的困惑,我们开展“亲子共读指导”活动,理论上引导父母和孩子进行阅读时可以有一个恰当的过程。而逐页叙述是亲子阅读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让孩子们链接图片和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图画书的内容,养成听觉习惯。因此,在亲子阅读中,有必要让孩子掌握翻阅图画书的一般规则,让孩子知道一本完整的图画书由五部分组成:封面、前环衬、扉页、内容页、后环衬,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提问,以便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图画书上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场地、背景和其他细节,这有助于理解故事并理解图片内容的含义,扩大了幼儿的认知和经验,使幼儿对精彩的图片和有趣的情节印象深刻。如:《好饿的毛毛虫》的封面,询问家长可以从封面上读取哪些信息?这条毛毛虫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大大吸引了我们的好奇心。在扉页,除了标题、作者和画家,以及翻译和出版,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点,你有没有发现任何精彩的地方。它是一幅图,有笑脸天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一片大树叶和一条小小的弓背毛毛虫,特别新奇的是有一个白色小圆点,那是什么?让我们再一次有翻看书本看个究竟的欲望。
  (2)反复阅读
  每本图画书中根据小班儿童的年龄特征都隐含着某些教育价值,如技能、道德品质、情感体验、人际交往等等。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家长需要把重点放在阅读,找出哪些是需要被转移到内化和沉淀积累的,以及是孩子可以掌握的。最初,幼儿是被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或喜爱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忽略画面所表现的情节内容,可是通过第二次、第三次或更多次的阅读,他们就会对画面的场景、角色的动态、语言、情节与画面之间的联系产生兴趣,幼儿正是通过多次的阅读来感受、体会和理解故事内容的。例如,绘本《我妈妈》故事中从头到尾妈妈的衣服色彩都是一样的,妈妈的表情根据画面内容都不一样,家长在与孩子进行阅读时就可让幼儿先关注妈妈衣服的色彩,然后关注妈妈的表情,并且和孩子一起学学妈妈的各种表情,进行亲子互动,亲子间的情感更容易增强。
  2.教师示范,直观学习
  为了让家长更加直观感受亲子共读的方法,我们开展“教师示范课”活动,家长通过观看教师的阅读方法,获得直观感受。如本学期亲子阅读月活动中,每个班经验教丰富的教师为家长们上了一堂《好饿的毛毛虫》绘本示范课,活动中教师就如何从封面、环衬、内容等进行阅读,并且注重内容的细节部分,如教师也挖掘书中除发展语言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好饿的毛毛虫》中有涉及到数的概念,让家长知道绘本的价值不仅仅只是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
  (三)绘本表演,分享阅读成果
  绘本亲子表演成为家长乐此不彼的一种亲子活动形式。在小班的绘本表演中,有的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缺乏,角色意识薄弱,戴上了头饰或者拿着道具却不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而一本好的图画书,幼儿可以看千遍,故事内容让他么着迷,于是我们组织开展了“亲子绘本剧”表演活动,家长和孩子将绘本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在班级中展示。家长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图画书,引导幼儿欣赏图画书中的画面内容、梳理角色对话、学习扮演角色等,让孩子在阅读中表演,在表演时回忆图画书内容,让阅读图画书和表演游戏结合在一起,逐步让幼儿爱上阅读。如小一班天天妈和孩子表演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人物比较多,但对话重复较多,都是问XX你是我的妈妈吗?孩子容易理解与记忆。如可可妈妈和孩子表演的《我妈妈》,妈妈形象鲜明,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幼儿也容易记忆。通过亲子绘本演绎,家长和幼儿见的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深, 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更加感兴趣了,尤其喜欢和家长一起变看变表演。
  四、小班亲子共读实践成效
  1.促进家长选材能力
  通过亲子共读活动中专家、教师的专业帮助,促进了家长对阅读材料的选择能力。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家长会询问孩子的需求,并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阅读材料。 
  2.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通过各种亲子共读方式的实施,幼儿对亲子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就如小三班小宝妈妈说:“阅读已成为他们睡前的一种习惯,宝宝每天临睡前就准备好阅读的书,有时爸爸陪着看,有时会自己看,嘴巴里还会叨叨,大多时候是妈妈读,宝宝听。通过每天坚持的亲子共读,宝宝的倾听习惯、思维能力、想象力都有提升,我们与孩子也能尽情交流了。
  3.增强亲子阅读方法
  通过亲子共读活动各种活动观摩以及实践体验,家长的阅读方法得到了增强。家长们通过不断的实践,阅读方法不断增强,而且陪伴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也促进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李生兰著 《幼儿家庭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12月
  [2]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3]余珍有《日常生活中的早期阅读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5
  [4]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4,(5)
  [5]王华.3-6岁幼儿家庭早期阅读读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2(10)
   [6]王台珍.浅谈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7]陈蕾.幼儿阅读的教育策略与心理特点探析[A].种教文汇,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