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

【作者】 乔 春

【机构】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应尊重每个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从而在教学中实现课堂的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作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短暂的课堂,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有效教学是尊重每个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
  初中生对于历史学习一直停留在满足于一般了解或突击应付。对于这样的学习状况,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对学生有效,再具体来讲,是对自己这个班的学生有效。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我认为,必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结合学生特长,发动学生预习。而要做到这样,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千方百计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如何了解自己的学生?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树立平等交流真诚沟通的尊重意识。尊重是构建民主和谐关系的基础。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不但要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以广阔的视野引领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养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惟有如此,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促进学生接受我们的影响、引领,努力做好自己。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发生问题的根源,我在尊重上做文章:首先,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选对交谈的环境,在平等上想法子,找准交谈的话题,真切地体现自己的真诚。谈话的时候,我经常会选择一个人少而安静的场所,或在田径场慢跑,或一起坐着,或者在篮球场上,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交谈过程中我也是“就事论事,就事说理”,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该事的感受,使谈话在和谐的氛围、合适的环境中进行。谈到有共识的地方,我还会用轻抚他的头或拍拍他的后背,以示我对他的理解与鼓励。在学生眼中,我也不是那种严厉的历史教师,大多数学生都用心上课,自主学习,在走廊里、操场上、甚至大街上,与我打招呼问好。实践告诉我,只有彼此的尊重、平等的交流,才能与学生的心贴得越来越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力量,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会认真的学习,因此,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他们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动机就变得容易。当然仅此还不够,还必须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多钻研。历史教学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应多样,让学生感觉每节课都是崭新的。
  二、有效教学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
  将学习还给学生,这是有效教学话题的应有之义。普通初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采用“预习并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分析讲解——小结巩固”的教学方式,即“自学—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指导思想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探究,增加学生的活动;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对问题的难易度进行设置;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整合,挖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让学生不仅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社会实践中能恰当使用的这些知识和技能,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尝试也不断改进课前布置预习问题的教学方式。
  三、有效教学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历史学科一直是在往后看,而社会总是在往前进。这两者是否矛盾了呢?学历史到底有没有用?我可以肯定地说,回头看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赫伯特·斯宾塞在《儿童的权利》一文中说:“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性格。遏制不受纪律约束的倾向,唤醒沉睡的情感,加强认识力和培养鉴赏力,鼓励这种情感而压抑那种情感,以便最终使儿童发展为具有均衡与和谐天性的人——这既是父母的也是教师的目标。”中学的历史教学是实现这个目标最佳途径之一。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立足于现实并展望未来,因此,历史学科也是一门学以致用的人文科学。学以致用,一直是指导我的教学实践的宗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理解并不当然地意味着学生的理解。为使学生也能有相对的“深刻”理解,我一般精选两段学习材料,基本上属于原始材料,选择其中的一则进行深入剖析。
  以上是我对如何开展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三点认识和体会。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线教师,更要注意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宋巧林;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网络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侍建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J];文教资料;2008年31期
  3.蒋春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材教法新探——基于人民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