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学“会”中学“慧”

【作者】 董 振

【机构】 尼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是人才的必备条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当前,各年级层次的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
  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我市推行的“因学施教、三三达标”模式正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要把“教会学生”改为“教慧学生”。  在数学思想上重渗透,数学方法上重掌握,渗透途径上重探索,数学训练上重效果。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能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方法。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慧”呢?
  一、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巧妙创设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等。
  二、科学创设问题,培养思维习惯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的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如下进行:
  A、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通过对定义作用的揭示,为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打下“伏笔”。
  B、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命题,最后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C、在辅助线引入上应把精力放在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消除学生在添辅助线问题上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学好几何。
  D、定理证明研究之后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学习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接着进行应用研究、练习。
  三、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以学生的学来定老师的教,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启发而不是以教代学。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四、学会“说”数学。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多数学生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导致教学过程进行不顺利或浪费时间,不少老师为节省时间,在学生不会表达或未表达完,就替学生说完了事,很少会提示引导。教学讲解中应将老师引导和学生点评补充结合,共同完善,最后有时间可在让学生之间选出个别题目互相解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动口练习。加强学生表述、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
  五、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方法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思维的灵活性,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1、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求一次函数y=2x-1与y=-2x+3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  2x-y-1=0 与2x+y-3=0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训练发散思维能力。
   2、利用互逆因素,训练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由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抓住分析时机,训练联想思维。联想能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于训练联想思维的时机,强化训练。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在课堂上创设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仅让学生学“会|”更应注重学“慧”, 使学生提高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