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的作用初探
【作者】 凤轶群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军人的战斗精神根植于其文化传统。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历史较短且在民族文化上包罗万象的移民国家,其军队的战斗精神的根基也在于它的民族性和传统性。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军队在其战斗精神的表现上都有着深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大学语文在培养军校学员的汉语运用技巧和文学素养的同时,也必须起到对于学员战斗精神的唤起和培育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军校;战斗精神培育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大学的公共基础课,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培养学员正确使用作为母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作为母语的汉语所承载的、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积淀和文化传统,受到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尤其是军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更要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历史文本背后的文化传统和爱国传统,培养起军校学员深厚的、具有中华民族底蕴和内涵的战斗精神。只有牢牢扎根在几千年文化传统之上的战斗精神,才是能够在今天的信息轰炸下依然坚不可摧的战斗精神。
一、对于“尚武”精神的恢复
“尚武”精神并不等同于好战。“尚武”精神最初的源头来自于远古洪荒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猛兽天敌面前而进行的抗争和进取。即使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尚武精神仍然是民族延续生存的必要条件,民族传承、王朝更替的背后无不显现着“尚武”精神的光芒闪烁。即使是到了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尚武”精神的存在与否、发达与否,关系到民族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同时也从根本上的影响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可以说,尚武精神的存在与否,完全可以说是事关这个民族兴衰乃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这样的一种民族精神,如今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而逐渐被我们忽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承担起呼唤起军校学员“尚武”精神的责任。
“尚武”精神,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体现。春秋战国时代,群雄逐鹿,人人强悍好战,尚武之风炽盛。《诗经?秦风?无衣》中有注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史书多云“楚人好战”,考古发掘则发现,楚国男子死后可能因贫穷而无任何陪葬器,然而随身下葬必有一剑;春秋战国的吴越,既有当时最精良的武器,又拥有最优秀的战士,正是在这种“尚武”精神的全面推动下,吴越两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却居然能攻破泱泱大国楚国的郢都,在中原逐鹿中俨然成为霸主; “秦风酷烈”,秦国人称“虎狼之国”,秦军人称“虎狼之师”;齐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四战之地”燕赵,从来多慷慨悲歌之士;“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
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贵族们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
学习《诗经》,从《诗经》言言庄姜之美,“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猗嗟昌兮”。《齐风.卢令》赞美猎人,说他“美且鬈,美且偲”,即卷发多须;《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阳刚健壮,富有生命力和爆发力。
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班固描写这片土地的尚武遗风:“(吴越)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浪漫主义先驱屈原的组诗《九歌》,委婉缠绵,但是却有一篇风格迥异的《国殇》,描绘了楚国将士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悲壮场景,对于他们的英武勇猛、舍生报国的精神投以崇敬赞美之情。
《左传》、《史记》中对于这种“尚武”风尚有着详实的刻画和记载。《庄子》描绘其斗剑时情景为:“蓬头突鬃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肺肝。”晏婴设下计谋,仅为争一勇名,二桃可杀三士。《左传》、《史记》,记载了多少烈士,逞一时之血勇,溅红五步之内。
因此在先秦文学的学习中,应着力甄选能够展现我国上古时期淳朴彪悍民风的作品,不仅仅培养学员对于上古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更加应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员真切地感受到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的尚武精神,引导他们崇尚健康向上、蓬勃朝气的美学追求,激发学员树立强健、勇毅的体魄和精神。
二、对于战争哲学的建立
作为新时期的军校学员,作为今后保家卫国的带兵人,除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更应该在学习中牢固树立起健康的、正确的战争哲学。
与马原等哲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机制不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训练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更加侧重于在学习中通过文学语言的感染力和历史情境的铺陈引导学员进行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的体悟和认识,在从自身的感性认识中提取出对战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战争观。
我国历来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对于战争的阐述和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硝烟不断,也因此催生了不同流派对于战争的论述。《论语》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否定战争,只是反对侵略战争,并认为充分的战争准备,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同样,孟子虽反对战国时期的互相侵伐的战争,但同样称赞弔民伐罪的汤武革命战争。道家老子主张尊道积德,反对战争,但也承认“不得已而用之”,并认为应“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法家的韩非是“尚战论”者,认为国家存亡,皆在力量。管子主张:“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又有云,“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在肯定战争价值的同时,不轻言用兵。管子思想,兼儒法两家,尚武而慎战。
由此可见,虽然彼时百家争鸣,但是对于战争的见解,具有大体一致的表达,认为战斗力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反对侵略战争,但并不否定战争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最具有代表性的兵家,以《孙子》为军校《大学语文》课程不选篇目,也是课堂上应引导学员研读的重点。《孙子》作为一部兵法,具有非常完整的一套战争哲学的体系。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从哲学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直到战争的具体方法。因此,除了“慎战”等战争观念、战略思想、军事思想和治军理论的传授之外,更重要的是此篇在对于启发学员从更高层面、独立思考战争现象从而树立更加牢固的战争观上具有深刻的作用。
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仍然能够找出评断战争价值的正确方向,并且在这些优美的文字中发现观察战争、准备战争和指挥战争的正确方法,以“仁”为中心,以“慎”为准则。
三、对于责任观念的巩固
美国西点军校校长考斯特中将在我国国防大学做报告时说道:宁要一名装备石器而知道为什么要打仗的士兵,不要十名装备机关枪却不知道为什么打仗的士兵。充分说明责任观念对现代军人的极端重要性。
顾炎武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深刻的荣辱观和责任感,自古就牢固树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中。而军校学员则应该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这种天下兴亡与自身的紧密联系,很容易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找到共鸣。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就很深刻地反映出当时广大战士英勇抗敌的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豪迈壮志,反映了各阶层人民重振国威的理想。“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和‘盛唐之音’的本质。”“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植根于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1】。这种盛唐气象正与当前我军校学员蓬勃进取的朝气所契合。
因此,在学习唐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过程中,应该使学员感受到奋发的力量和鼓舞。
参差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出征时惊天动地的声势,虽然要面对殊死血战、风雪严寒等种种困难,但对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出征将士们,都已不在话下。而“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结尾更将全诗推向最高潮:不仅要青史留名,而且要建立超越古人的功业!这是对出征大军的祝福,也是盛唐文人共同的豪情壮志。如此渴望建功立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读来令人动容。
王昌龄的七绝压卷之作《出塞》,更是以千年不变的明月和关塞作为历史的见证,从秦汉以来无数将士出征未还的悲壮中,提炼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和平愿望以及爱国热情,为戍边将士奏出雄浑壮美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林庚:《盛唐气象》,《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军校;战斗精神培育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大学的公共基础课,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培养学员正确使用作为母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作为母语的汉语所承载的、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积淀和文化传统,受到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尤其是军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更要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历史文本背后的文化传统和爱国传统,培养起军校学员深厚的、具有中华民族底蕴和内涵的战斗精神。只有牢牢扎根在几千年文化传统之上的战斗精神,才是能够在今天的信息轰炸下依然坚不可摧的战斗精神。
一、对于“尚武”精神的恢复
“尚武”精神并不等同于好战。“尚武”精神最初的源头来自于远古洪荒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猛兽天敌面前而进行的抗争和进取。即使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尚武精神仍然是民族延续生存的必要条件,民族传承、王朝更替的背后无不显现着“尚武”精神的光芒闪烁。即使是到了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尚武”精神的存在与否、发达与否,关系到民族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同时也从根本上的影响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可以说,尚武精神的存在与否,完全可以说是事关这个民族兴衰乃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这样的一种民族精神,如今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而逐渐被我们忽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承担起呼唤起军校学员“尚武”精神的责任。
“尚武”精神,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体现。春秋战国时代,群雄逐鹿,人人强悍好战,尚武之风炽盛。《诗经?秦风?无衣》中有注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史书多云“楚人好战”,考古发掘则发现,楚国男子死后可能因贫穷而无任何陪葬器,然而随身下葬必有一剑;春秋战国的吴越,既有当时最精良的武器,又拥有最优秀的战士,正是在这种“尚武”精神的全面推动下,吴越两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却居然能攻破泱泱大国楚国的郢都,在中原逐鹿中俨然成为霸主; “秦风酷烈”,秦国人称“虎狼之国”,秦军人称“虎狼之师”;齐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四战之地”燕赵,从来多慷慨悲歌之士;“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
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贵族们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
学习《诗经》,从《诗经》言言庄姜之美,“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猗嗟昌兮”。《齐风.卢令》赞美猎人,说他“美且鬈,美且偲”,即卷发多须;《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阳刚健壮,富有生命力和爆发力。
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班固描写这片土地的尚武遗风:“(吴越)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浪漫主义先驱屈原的组诗《九歌》,委婉缠绵,但是却有一篇风格迥异的《国殇》,描绘了楚国将士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悲壮场景,对于他们的英武勇猛、舍生报国的精神投以崇敬赞美之情。
《左传》、《史记》中对于这种“尚武”风尚有着详实的刻画和记载。《庄子》描绘其斗剑时情景为:“蓬头突鬃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肺肝。”晏婴设下计谋,仅为争一勇名,二桃可杀三士。《左传》、《史记》,记载了多少烈士,逞一时之血勇,溅红五步之内。
因此在先秦文学的学习中,应着力甄选能够展现我国上古时期淳朴彪悍民风的作品,不仅仅培养学员对于上古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更加应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员真切地感受到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的尚武精神,引导他们崇尚健康向上、蓬勃朝气的美学追求,激发学员树立强健、勇毅的体魄和精神。
二、对于战争哲学的建立
作为新时期的军校学员,作为今后保家卫国的带兵人,除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更应该在学习中牢固树立起健康的、正确的战争哲学。
与马原等哲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机制不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训练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更加侧重于在学习中通过文学语言的感染力和历史情境的铺陈引导学员进行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的体悟和认识,在从自身的感性认识中提取出对战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战争观。
我国历来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对于战争的阐述和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硝烟不断,也因此催生了不同流派对于战争的论述。《论语》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否定战争,只是反对侵略战争,并认为充分的战争准备,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同样,孟子虽反对战国时期的互相侵伐的战争,但同样称赞弔民伐罪的汤武革命战争。道家老子主张尊道积德,反对战争,但也承认“不得已而用之”,并认为应“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法家的韩非是“尚战论”者,认为国家存亡,皆在力量。管子主张:“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又有云,“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在肯定战争价值的同时,不轻言用兵。管子思想,兼儒法两家,尚武而慎战。
由此可见,虽然彼时百家争鸣,但是对于战争的见解,具有大体一致的表达,认为战斗力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反对侵略战争,但并不否定战争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最具有代表性的兵家,以《孙子》为军校《大学语文》课程不选篇目,也是课堂上应引导学员研读的重点。《孙子》作为一部兵法,具有非常完整的一套战争哲学的体系。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从哲学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直到战争的具体方法。因此,除了“慎战”等战争观念、战略思想、军事思想和治军理论的传授之外,更重要的是此篇在对于启发学员从更高层面、独立思考战争现象从而树立更加牢固的战争观上具有深刻的作用。
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仍然能够找出评断战争价值的正确方向,并且在这些优美的文字中发现观察战争、准备战争和指挥战争的正确方法,以“仁”为中心,以“慎”为准则。
三、对于责任观念的巩固
美国西点军校校长考斯特中将在我国国防大学做报告时说道:宁要一名装备石器而知道为什么要打仗的士兵,不要十名装备机关枪却不知道为什么打仗的士兵。充分说明责任观念对现代军人的极端重要性。
顾炎武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深刻的荣辱观和责任感,自古就牢固树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中。而军校学员则应该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这种天下兴亡与自身的紧密联系,很容易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找到共鸣。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就很深刻地反映出当时广大战士英勇抗敌的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豪迈壮志,反映了各阶层人民重振国威的理想。“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和‘盛唐之音’的本质。”“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植根于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1】。这种盛唐气象正与当前我军校学员蓬勃进取的朝气所契合。
因此,在学习唐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过程中,应该使学员感受到奋发的力量和鼓舞。
参差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出征时惊天动地的声势,虽然要面对殊死血战、风雪严寒等种种困难,但对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出征将士们,都已不在话下。而“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结尾更将全诗推向最高潮:不仅要青史留名,而且要建立超越古人的功业!这是对出征大军的祝福,也是盛唐文人共同的豪情壮志。如此渴望建功立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读来令人动容。
王昌龄的七绝压卷之作《出塞》,更是以千年不变的明月和关塞作为历史的见证,从秦汉以来无数将士出征未还的悲壮中,提炼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和平愿望以及爱国热情,为戍边将士奏出雄浑壮美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林庚:《盛唐气象》,《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