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探索

【作者】 向 泉 杨 勇

【机构】 重庆万州技师学院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技工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习总书记说:劳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但技工院校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不爱劳动,也不会劳动。因此,学校应把劳动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劳动教育,立德树人,弘扬劳动光荣的时代风尚,培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劳动教育   重要性   劳模精神  思考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 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020年4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技工教育体系。意见提出,要结合技工教育特点构建技工院校劳动教育体系。要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在技工院校增设劳动教育公共课必修课程。
  (一)劳动增强体质
  劳动给人以聪明才智,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体质,提高欣赏水平,还能创造财富;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学生参加劳动,从劳动中有所收获,从而产生获得的喜悦感。
  (二)劳动培养感恩
  劳动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获得最直接的生活体验,在内心深处受到感动与震憾。在这样的过程中,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体会各行各业的艰辛与不易,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责任心。同时,通过劳动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学生爱岗敬业,服务社会,锻炼才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三)劳动提高素质
  劳动能促使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促使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开发智力、提升能力;劳动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激励学生创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探究
  当前劳动教育存在一个严峻的现实,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现状不容乐观。[1]
  (一)学生劳动观念淡薄
  1.学生劳动习惯差
  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非常溺爱,从不要求孩子劳动,因此,孩子从小就怕苦怕累,不爱劳动,也不会劳动,在家从来没有劳动的习惯,生活独立性差,自理能力不强。
  2.学生劳动意识不强
  首先,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认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瞧不起普通劳动者,忽略了劳动的意义,因此,导致学生不爱劳动,远离劳动。
  其次,家长不给孩子劳动的机会,父母希望孩子将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学习上,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连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也被爸爸妈妈包揽了,没给孩子任何劳动锻炼的机会,导致孩子缺乏劳动意识。
  (二)劳动教育薄弱
  1.家长教育观念的误区
  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努力学习,什么都可以不做,不要求孩子参加劳动锻炼,学生慢慢养成一种习惯,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
  2.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及“一夜暴富”等不劳而获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学生看不起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现象客观存在。[2]
  劳动教育边缘化。人们对劳动的曲解导致劳动教育被摆在边缘位置,主要表现为 “无用”和“误用”两个方面,导致劳动教育备受冷落,人人不敢靠近。
  3. 学校劳动教育力度不够
  学校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形式极为单一,内容和目标模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认为学生的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在传授劳动知识技能、培养劳动能力,缺乏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导致学校劳动教育不到位。
  劳动课开设率低。大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即使开设劳动课,也因师资、经费缺乏等问题,导致劳动课教学效率不高。部分教师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忽视对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三、 技工院校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劳动教育不仅可使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而且关联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乎着他人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推到教育中来,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培养人的功能。可以通过基础性课程抓拓展,拓展性课程抓统整,主题实践活动抓专题等途径来实施。学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整体课程框架;注重实践性,给学生提供大量操作和体验的机会。[3]
  1.加强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劳动技能的培养。
  让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教育学生爱劳动、尊重劳动,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崇尚劳动。
  完善家校协同配合机制。“言传不如神教”,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常抓不懈,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家庭劳动情况纳入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2.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培养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有干劲的、高水平的劳动教师,做到政治素质高要求、业务能力高标准、育人高水平,努力打造和培养一支复合型、双师型的劳动教师师资队伍。
  3.建构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专门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程;二是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三是把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训课程中,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育价值体系,在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进行劳动责任的教育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四是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第二课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劳动是光荣的。
  4.创建劳动基地。
  通过家庭和学校班级两个阵地,引导学生参加家务劳动、义务劳动、服务劳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
  5.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顶层设计。
  学校应将劳动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加强劳动教育教材建设,明确育人目标。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一体化课程规范和教材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和成果进教材。加强对劳动教育师资、经费、场地等各方面的保障,协调有关部门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同时学校还应强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劳动创造世界、技能成就未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4]
  劳动教育要聚焦学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承接学校传统。通过劳动教育,转变学生轻视体力劳动、看不起劳动者的观念。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高度重视,创新机制,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毕雁     劳动教育事关全面发展的大计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12.23
  [2] 季平. 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  民进黑龙江省委会. 2019.03  
   [3]金华星  劳动实践育人的课程化落地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20年第3期(上)
  [4]职业能力建设司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人社部发〔2020〕27号   2020-04-30
  作者简介:向泉(1981.07),女,汉族,工作单位:重庆万州技师学院,工学硕士,高级讲师,专业方向:历史教育,研究方向:思政。
  杨勇(1978.04),男,汉族,工作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工学硕士,讲师。专业方向: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