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知行合一”,绽放感恩之心——以“感恩墙”为载体开展中班幼儿“浸润式”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周言珂

【机构】 杭州市景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感恩是主体对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及回报的过程。现幼儿感恩意识较弱,大致体现在下列两种典型特征:认为父母、社会服务型人员对自己所做的有利事件为理所应当;对他人的付出有认识,但对他人付出行为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赋予感恩行为。而现有的幼儿感恩教育较少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和班级具体、连续的有效开展。本实践以“感恩墙”为载体,做出一套具体的培养方案。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因素角度出发,围绕感恩认知(识恩、知恩);感恩情绪(感恩);感恩行为(报恩、施恩),利用三阶段行进式模式呈现感恩教育行进过程,以促进幼儿感恩行为主动性为目的,让感恩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激发幼儿的感恩意识。
  关键词:感恩墙;感恩教育;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
  一、“感恩墙”为载体的感恩教育目的与思路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时期的感恩教育有着至关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的《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可呈现出对中班幼儿感恩行为的具体要求:4-5岁的幼儿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对大家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等。可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同伴关系的逐渐建立,感恩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关心他人、友好合作,懂得他人给予的帮助行为并有报答他人的行动中。
  经过对本园20名教师问谈和查阅相关文献,认为多数家长和教师都肯定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培养中实然力不从心。开展的频率较少,并没有将幼儿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长期进行。
  教师角度幼儿感恩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来源为以下几种:其一,主题活动中跟随教学活动轨迹产生次数较少的碎片式感恩教育活动,缺乏持续性。其二,在主要传统节日中对感恩对象进行节日祝福,概括性的表达谢谢、馈赠礼物等。而张晶在《3-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也指出58.9%的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指导而感到难以执行。可见感恩教育方式偏向片面和形式,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
  幼儿园的感恩教育缺乏相关平台的支持,周边环境包括社区等对幼儿园提供的感恩教育素材匮乏。导致幼儿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感恩教育频次较少,如果方式不当还会形成幼儿言行不一为了感恩而感恩的局面,其次幼儿对于感恩认识(识恩、知恩)模糊,没有明确的感恩认知铺垫,幼儿只有对施恩者行为的表面认知,例如:在相关节日的幼儿感恩行动中提问其对妈妈说感谢语的原因。幼儿会说:“因为妈妈辛苦了!”对追问:“你为什么觉得妈妈辛苦了,你能说说妈妈辛苦的地方吗?”大部分幼儿不能做出相应的回答。对感恩行为认知的缺失也会造成幼儿感恩意识的内化程度弱。
  另外感恩教育如果用单一的集体活动等形式进行,有很多的局限性,感恩教育是动态持续的内化过程,因此采用“感恩墙”形式持续促进幼儿感恩机制,随心记录所见感恩行为,畅所欲言表达感恩情绪,相互分享感恩行为发生,真正让身边的“感恩”故事流动起来,在点滴积累中弘扬感恩意识。
  本实践的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目的有以下体现:
  1. 感恩认知——幼儿主体对他人实施有利自身发展的“帮助行为因素”认识
  2. 感恩情绪——幼儿认识到对助人者有感激回馈意识
  3. 感恩行为——对助人者给予感谢行为, 传承报恩、施恩行为并体现辐射性感恩行动。
  感恩品质的培养中,需遵循相应的品质构成条件,后期的感恩行为需前期的感恩认知、感恩情绪为基础。因此根据感恩品质构成结构,本实践的感恩培养中,遵循从感恩认知到感恩情绪产生、感恩行为发生的过程。以下为以“感恩墙”为载体的中班幼儿感恩品质培养的计划表。
  表1  中X班感恩品质培养计划



























  二、感恩认知——借任务与实践,助推感恩认知
  感恩教育实质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教育。“图报”的前提是“知恩”,让幼儿对‘恩’有较好的认识,也就是第一阶段的感恩认知,是幼儿后续形成良好的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基础。
  (一) 了解、判断,心中有数
  培养者对幼儿“知恩”现状的了解是必要的。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同伴的关注范围逐渐扩展能关注到他人的举止行动,笔者通过情境创设法,设置两个情境组:施恩者与自己;施恩者与他人。设置4个幼儿常见图形模拟人物,任务描述情境,每个情境中包含控制式提问和任务式提问,控制提问作用为测验幼儿是否对该情境描述的理解,结论时排除干扰因素。任务式提问为开放式提问,考察幼儿知恩、识恩意识。
  表2 实验任务——中X班幼儿感恩认知判断


















  面对一个相对简单的感恩判断情境时,部分幼儿能进行初步的自主感恩判断,但以自我为中心的感恩判断为主。伴随对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感恩规范做出评价。
  因此考虑从感恩认知为培养开端,以感恩判断为培养核心,利用个体辅导或小组培养形式,在不同情境中多次提及和强化培养,让幼儿对他人给予的帮助行为有所感受,唤起感恩规范及其幼儿对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逐渐形成正确的感恩判断。
  (二) 加强感恩认知策略 
  1.关注已有经验——幼儿的道德行为规范判断能力
  在培养策略中如果直接引导幼儿建立感恩认知比较困难。但中班幼儿已经开始能独立的对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感恩或道德规范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就此入手建立感恩规则,设定假设事件对比组,引导幼儿对所发生的事件或他人的做法做出“对”与“不对”的评价。但必须伴随评价论证即“为什么”,使事件指向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幼儿易于接受的道德规范判断基础上循序渐进的为幼儿建立感恩认知。
  2. 关注生活细节——身边的助人行为
  在上述感恩判断中,幼儿更多指向他人的行为结果,一般指向好与差两个极端。较少有纳入动机、情感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在实践中反而要抓住这些孩子已能评定的行为结果为契机,借助详细事件分析,让幼儿思考行为动机等因素加强感恩认知。
  表3 生活事件取样——我身边的“好人”、好事




















  感恩墙呈现内容: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捕捉精彩瞬间,以照片形式记录幼儿“好人”“好事”等行为。并提供星星贴游戏,在相互感受中用贴星星的方式,表达对这些行为的喜爱和赞美。
  三、感恩情感——以情动情,激发感恩情绪
  感恩情感不单是感恩认知的结果,还是感恩认知和感恩行为中间连结的纽带,是感恩行为产生的动力。但是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即感恩认知是感恩情感发展的基础,但两者不一定是同时发生发展的。例如在行进中发现正确的感恩认知并没有激发个别幼儿恰当的感恩情感。因此要记住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同时,多运用一些实践活动进行情感激发的补充。
  (一)重心
  以“激发”动作为主,注重在生活事件中渗透感恩情感,加入角色游戏、传统故事载体的帮助, 目的在于用积极的感恩情感为发生适宜的感恩行为铺垫。
  (二)培育感恩情感策略
  幼儿感恩情感激发是抽象和无形的,注重幼儿内心情感的体验。在策略中使用创设情境法、移情法、故事法激发感恩情感。
  1. 关注生活事件,渗透感恩体验
  践行“神奇的魔语”约定,让幼儿对自己遇到的困难需要老师和同伴帮助时说:“我需要帮助”。通过外显的语言暗示,帮助幼儿注意到他人的帮助不是理所应当的,而是应该表示感谢,从中渗透体验。
  2.化角色游戏为动力,激发感恩情愫
  在扮演老师、妈妈、小动物等角色体会感恩情感。例如:
  * 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在腰间系上有一定重量的物品扮演孕妈妈。进行跑、跳、下蹲捡拾物品、系鞋带等活动,幼儿体验妈妈的辛苦与不易。也可让幼儿扮演鸭妈妈进行护蛋活动,体验妈妈对自己的爱。活动后说一说感受,利用角色游戏让幼儿心理产生震撼感。
  * 户外自主游戏时开展野战营,提供担架、沙袋、推车等,幼儿扮演军人、医护等角色,在搬运沙袋、“治病救人”中感受身边默默为我们付出的社会人员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产生敬畏和感恩之情。
  “感恩墙”呈现内容:在幼儿进行此类游戏活动时将精彩瞬间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粘贴在“感恩墙”上,幼儿在自由活动时相互欣赏,重温体验。
  3.借传统故事之力,唤醒感恩之心
  收集有关感恩的传统故事,例如《乌鸦反哺》、《亲尝汤药》、《黄香温席》等,通过欣赏故事播撒感恩之心。另外由于中班的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我还辅助性的找寻了感恩传统故事的视频,采用动画教学的手段,一些孝、敬等行为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幼儿面前,易于接受,使孩子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唤醒感恩之心。
  “感恩墙”呈现内容:粘贴各类传统故事书封面图画,幼儿说一说了解的故事。另外以《乌鸦反哺》故事为例,展示故事书封面,提取中心人物(小孩一家、舅舅、乌鸦一家)及乌鸦反哺画面。供幼儿表演和讲述故事。
  四、感恩行为——情暖于心,感恩在行动
  感恩行动是幼儿在经过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的建立后,所做出的报恩、施恩行为。陶志琼(2004)博士在《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中提到:“我们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恩惠,就应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恩图报,另外施恩也是感恩行为的范畴,别人的帮助要给予感谢之意,也要注意引导幼儿自己帮助了别人,“施恩不图报”。
  (一) 重心
  幼儿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对怎样报恩他人无所适从。同时回报方式又是构成感恩行为的媒介,因此对回报方式的认知,可缓解幼儿知恩图报的行为表现矛盾,让感恩行为真正赋予行动。
  笔者进行了幼儿主要回报形式调研,结合表1中感恩认知事件描述,以A事件为例,幼儿列举感恩回报行为方式:
           表4














  可见幼儿的回报方式主要为精神层面的谢谢、不客气等。
  笔者将幼儿回报方式总结归纳为两个维度:





  (二)升华感恩行为策略
  感恩在行动,记录温暖点滴瞬间。以照片形式记录身边的温暖感恩行为,孩子们可以相互欣赏,不免会激起很多孩子们的感恩热情。另外感恩行为的培养,应注重从一日活动和节日中挖掘有利因素进行,引导幼儿报恩、施恩。
  1. 实践活动
  * 小小助人之星
  教师通过“小小助人之星”的活动,让幼儿体验服务、帮助他人的感受,在实践中强化感恩行为形成。助人之星的范围包括:值日生(花草护理、分碗筷、挂毛巾、搬椅子等)、 图书管理员(书本分类、整理等)、安全员(户外器械搬运、防护垫铺设等)…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选择想要做的事。起初会有孩子认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但在老师、同伴间的鼓励下,逐渐建立服务自信,孩子们做的得心应手。老师从中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们下一次做管理员等为他人服务。
  * 暖心相“送”
  暖心相“送”涵盖物质和精神角度。心存感恩,以“礼”相待。感恩之情,意在“言”中。其一,幼儿利用在美工、建构、生活等活动中积累的成果,分享、回馈给同伴,配合言语以表自己的感恩之情。其二,抓住在不同的时间点出现的节日,利用节日付诸恰如其分的感恩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妈妈的同时,制作贺卡、肖像画等赠予妈妈并配以语言大胆表达感恩之情。
  感恩墙呈现内容:幼儿自主粘贴贺卡、肖像画等,教师粘贴幼儿赠送贺卡等温馨的照片,相互传递表达感恩之情的喜悦。
  2. 个体辅导:谈话活动
  在幼儿完成任务后,进行谈话活动。强化幼儿的感恩行为。以下为与一位幼儿的谈话片段。
  我:“乐乐(化名),当值日生感觉怎么样?”
  乐乐:“当值日生挺好的,可是我觉得有点累,要做太多的事情了,太忙了。” 
  我:“是吧,要做这么事情确实会有点辛苦呢。但是小朋友都非常感谢你为大家做的这些。你看平常生活老师是不是也很辛苦?”
  乐乐:“好像是的。她天天做很多很多事情。我妈妈也是一样的,还有我的奶奶…”
  我:“恩,我们要感谢她们。下次我们继续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还要学会帮助别人。”
  感恩行为的形成是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这类型的谈话可激励幼儿的感恩行为。
  五、结语
  “感恩墙”为载体的感恩教育,是持续的、流动的。一面之墙有大力量,在感恩品质养成路上鞭策着我们一路前行,通过反复长期的实践巩固行为形成习惯。采用“感恩墙”形式持续促进幼儿感恩机制,随心记录所见感恩行为,畅所欲言表达感恩情绪,相互分享感恩行为发生,真正让身边的“感恩”故事流动起来,在点滴积累中懂得感恩。 
  当然幼儿的感恩品质养成路上,还需要家园的配合,家校之间观念统一、持之以恒,让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唐爱民主编.儿童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周亚华.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王楠.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钟铧,解芳.感恩文化 感恩教育[J].德州学院学报,2013.2.
  [5]王俊.情趣:儿童感恩文化润泽生命的沃土[J].江苏教育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