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有效的科学探究

【作者】 周秀鸽

【机构】 水头镇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途径。科学探究是一种促进儿童学习的极好方法。但是,在我国往往有一种普遍的提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难,让学生课后没问题。所以教师都习惯于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对课程内容的每个细节作详尽的解说。结果教师的讲解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时间。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又应如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
  一、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不足的问题产生原因
  1.师资力量及硬件设备不足是导致学生探究意识缺乏的客观原因。
  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不足的客观原因是小学科学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及实验室等硬件设备的配置不足,不能给学生主动探究搭建有效的平台。据了解,如今小学教师总体师资偏紧,许多的学校没有更多、更好的教师安排到科学学科上来。加上有的大多数人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认为科学课是随便哪个教师都能上,造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教材”。没有“引领孩子们去亲历科学”,没有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探究的有结构的材料,更说不上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和深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事实上,许多的实验内容,往往是教师说的多,让学生真正动手的少。这使学生的探究意识逐步丧失。
  2.家庭教育环境是导致学生探究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张开一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世界。他们常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然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却对孩子的这种科学探究的意识却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小孩子别问这么多,好好看书去等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好奇心受到打击、扼杀。
  再者,很多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只有把语、数、英学好,才能考上名校,才能成才”的思想,为了早日能成龙成凤,他们却自觉地以分数作为自己学习的唯一目标,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如何面对考试,如何提高分数。科学探究的精神就在唯成绩第一的环境中日益缺失。
  3.教学对探究理解出现偏差也是影响学生探究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
  部分教师认为探究过程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去认识事物的过程,没能理解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习科学活动的重要性,认为探究活动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会探究的技能与方法,没能理解学生学会探究的自主性、创造性或许比方法技能更重要;认为通过探究尽快得出结论是重要的,没能理解在探究中走弯路、遭遇挫折和失败也是十分有益的。理解上的偏差阻滞了正确观念的内化导致学生探究意识缺乏。
  二、针对问题构建有效科学探究活动
  1.把握教材,构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有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在确立问题时,要有探究意识,明白问题是探究的一个环节,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反思:是什么使他们对此问题感兴趣?问题的奥秘是什么?他们想怎样研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课堂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还满足思维过程的复杂性,以及难易程度的适合性、实在性,构建一些有价值、能研究的好问题。如笔者在上《蜗牛》一课,学生观看了蜗牛后,提出的将近30个问题不但散、杂、乱,而且探究的可行性不高。围绕“有价值、能研究”这一思想,学生讨论后很快便锁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确定“蜗牛怎样吃食物?”,“蜗牛的头部有什么特点?”“蜗牛的触角有什么用?”而课后问题确定为“蜗牛和田螺有何区别?”的研究,具体操作也非常成功。
   2.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活动场所
  当前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校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升学率,像我们学校利用各种时机向家长、社会宣传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建立由学校科学实验研究室,作为学生进行探究的活动场所,由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可以在科学探究室内选择实验器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在实验中探索中享受着“发现”的快乐,使猜想得到了验证,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身边的科学问题探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三、拓展引伸,延续探究活动
  重视学生的课后的更有意义的后续活动,注重实效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使探索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
  如学了《树叶落了》一课,又给学生提出一个观察建议,随着天气的变化,植物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养成随时关注科学现象的习惯。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具体的课外活动,如“科普展”、“科技发布会”、科学手抄报“、调查小报告、交流展示会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用科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激励评价,培养自主探究情感
  有人说,好教师是一座宽容的桥。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正展示了教师宽容的人格魅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宽容实际上给了学生信心与动力。科学探究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遵循“无错原则”,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接受和处理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所谓“错误”,使师生之间始终是零距离的伙伴方式。当学生的探究获得某种成功时,哪怕是一丁点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成功体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界限的,还不能完全脱离于教师。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适时、有效,教师要注意倾听和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教师的引导是穿针引线和随机应变,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