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化学教学中哲学思想的探究

【作者】 帅常文

【机构】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情感教育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在化学课具体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哲学思想的渗透理应是化学课程中情感教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化学教学    哲学思想    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情感教育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化学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化学教学中新的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哲学思想的渗透理应是化学课程中情感教育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笔者现就自己的理解抛砖引玉,供同行指正。
  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1 物质决定意识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物质所决定的。只有首先承认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才是研究化学问题唯一正确的出发点。这个观点要求我们在写物质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可凭空设想随便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例如把Na2CO3写成NaCO3,妄想能够由“水”造“油”。
  1.2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化学反应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本质就是一种化学运动。物质和运动两者是分不开的,运动是物质内部所固有的物质存在形式,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比如惰性气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它们没有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直到1962年以后,人们才发现惰性气体也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生成化合物XeF4)。这个事实雄辩的证明:包括惰性气体在内的一切物质无一例外的存在化学运动的固有属性。而且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 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
  2.1 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各种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如果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孤立起来考察,无论如何是难以得到正确答案的。例如在工业合成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氨的产量由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所决定的,在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但由于这一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氨的合成率变小,降低温度氨的合成率虽增高,但单位时间氨的产量又减小;当压强增大氨的合成率增高,但机械强度又受到限制;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当有催化剂参加时又得选用适当的温度。掌握这一关系后,即可寻求最为适宜的温度、催化剂和压力,以使在选定的生产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2 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各种因素深刻的反应出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比如氢气和氟气即使在暗处和低温情况下也能剧烈化合而发生爆炸,但氢气和氮气在常温下觉察不到反应的进行,这是它们的内因即分子结构不同所决定的。而催化剂则是改变反应速率的重要外因,它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极大的加快反应速率,而活化能是反应物的组成和结构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能量上的表现,因此活化能是内因。这就说明了外因要通过内因去起作用的辩证关系。
  2.3 自然界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
  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出现“滴定突跃”是量变到质变的很有说服力的实例。例如当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等浓度的HCl溶液时,从滴定开始到加入19.98mlNaOH溶液时,反应液的酸性逐渐减弱但仍显酸性,这是量变的积累阶段。在这之后再加入一滴(约0.045ml)NaOH溶液时,反应液即由酸性变成了碱性,从而发生了急剧的质变。
  2.4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在讲到元素周期率中元素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时应该强调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变化。我们知道,碱金素钠、钾、铷、铯都易和水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钠在放出氢气的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燃烧,钾则会燃烧,铷、铯遇水则发生爆炸。这就体现出了它们在金素活泼性上即相似又有差别,是螺旋式上升的变化。
  3 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
  3.1 矛盾普遍存在,矛盾着的双方互为依存条件
  在讲共价键的形成时,其主要矛盾是吸引和排斥作用。一方面,两个有未成对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的原子相互吸引而逐渐靠近;另一方面,两个原子核外层电子云之间以及两核正电荷之间的斥力也逐渐增大,终至吸引和排斥达到暂时平衡,成键的两个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的振动着。当两个原子间距大于平衡距离时,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原子被拉向平衡位置运动;而当原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原子被推开向平衡位置运动。由此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共价键是吸引和排斥的对立统一体,吸引和排斥之间的斗争是原子在平蘅位置不停振动的原因,各种类型的化学键都如此。
  3.2 对立面双方的斗争是绝对的,而统一是相对的
  譬如,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和逆反应在方向上是相反的,又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正反应把反应物转变为产物,逆反应则把产物重新变成反应物,这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两个过程,表现出正反应和逆反应之间的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当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体系的宏观性质如浓度、颜色等不再改变,出现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时正逆反应达成暂时的统一即平衡状态。但运动没有停止,正逆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一旦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便被破坏,正逆反应有一方取得优势的、支配的地位,平衡就朝这一方向移动,体系的宏观性质也出现显著的变动。由于平衡强烈的依赖于外界条件,因此平衡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但是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都以一定的速度在进行,即两个相互排斥(斗争)的过程贯穿于始终,这说明正逆反应间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3 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对于复杂的化学系统要找出主要矛盾,方能正确认识这个体系的性质。比如在分析浓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先逐渐增强后又逐渐减弱这一现象时,只要抓住溶液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影响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因素有电离程度的增大和溶液体积的增大这一对矛盾,开始稀释时电离程度的增大是影响醋酸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矛盾,而后来溶液体积的增大转变成影响醋酸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矛盾。
  4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4.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例如,初中讲燃烧概念时,就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木炭、硫磺、镁带、细铁丝、蜡烛等多种物质在氧气或空气里的燃烧景象,找出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再概括出燃烧的初步概念,这样做学生获得的概念既亲切又深刻。接着,可以向学生介绍关于燃烧的“燃素学说”和它被拉瓦锡的“氧化学说”推翻的经过,从而说明理论要受实践的检验和扬弃。通过以上的讲述,学生可以体会到关于燃烧过程的初步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形成、又受实践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的。 再比如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苯分子结构的确定,也都说明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2 真理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每一科学真理尽管有相对性,其中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例如,科学的原子模型已经历经了五个主要发展阶段,即道尔顿模型、汤姆逊模型、卢塞福模型、波尔模型和薛定谔模型。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排列的这五个模型中,所含绝对真理的成份依次增多,而相对真理成分则随科学的进步不断变动和改进。所以说真理是变动的、发展的和有活力的,科学中的一切结论都有其正确的条件,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
  4.3 一般和个别辩证关系的观点
  (1)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1  H)的原子核中却无中子;
  (2)卤化银一般难溶于水,但AgF却易溶于水;
  (3)羧酸一般不发生银镜反应,但甲酸却能发生银镜反应;
  (4)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一般不能伸入反应容器,尤其不允许触碰容器内壁,但在制Fe(OH)2的实验中,为了防止混入空气,却特意将滴管伸入试管液层底部,然后缓缓挤压胶头,排出NaOH溶液,进行反应。
  4.4 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
  从表面现象看NH3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其本质是:NH3+H2O            NH3·H2O              NH4++OH-,显然NH3本身并未电离, 而是它与水反应的生成NH3·H2O发生了电离,因此NH3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虽然现象相同,但本质却不同, SO2与品红中的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l2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有强氧化性的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是学哲学的资源,哲学是学化学的工具,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研究化学现象和解决化学问题中训练辩证的思维方法,渐已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值得我们每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志江.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资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6)
  [2]孙跃枝.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6)
  [3]马祥梅,王斌.化学教学中哲学思想的应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4]经志俊.用化学学哲学 学化学用哲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