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诗意语文之“神采”飞扬

【作者】 左晓雯

【机构】 弘德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语文,我会用“诗意”二字。这种诗意好似夏日的白莲一朵一朵袅娜地盛开在雨后的清新里,这种诗意又似秋日的红枫一片一片摇曳在空山的寂静里。对语文的美丽印象一直贯穿了我整个少年时期,直到后来自己走上讲台做了一名语文教师,我仍然愿意和我的学生一起分享语文带给我们的感动。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的学科属性较为特殊,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既要关注知识与能力,又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浸染和熏陶。所以新课改以来,各种关于语文的新型教法都为大家所尝试,而我认为语文课的重点在于“神采”二字。何谓“神”?其实就是人文内涵。《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以,散文也好,诗歌也罢,写作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抒怀,从而呈现自己的心灵世界。结合语文教学而言,让学生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与作者的心灵进行碰撞、交流,心领“神”会,有所感悟,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激荡起涟漪,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及人生境界。何谓“采”?也即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底、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包括字词的斟酌、表达的艺术等,这就与语文的工具性特征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咬文嚼字”,品味文本的语言、章法,感受文本的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语文课之“神采”飞扬,而具体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的课文需重“神”,有的课文需重“采”,有的则需“神采”并重。而不管侧重哪一方面,都需要我们上出诗意,上出应有的语文味。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具体地谈一谈。
  重“神”篇——言为文用品情感
  何谓“言为文用”?“言”指语言、文字,“文”指行文、情感,言为文用指的就是语言是为行文服务的。这个观点偏重于指文言文。纵观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停留在了单纯地学习文言知识上面,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文章所传达给我们的情感信息,我认为这是不太妥当的。
  我们拿鲁教版必修三中的文言文《项脊轩志》来举例。“志”,本身就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作者归有光借其书斋项脊轩的兴废,写了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其中流露的对祖母、母亲及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真切感人。那么,这篇文章的重点就应放在体会作者深沉情感上面。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充分预习之后,分别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祖母、妻子的句子诵读体味,找出最能打动你内心的语句,然后谈一下感受。其中,有这样一处细节描写最令人感动,“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寥寥数语,“孩子是冷了吗,孩子是饿了吗”,将一个对孩子嘘寒问暖的慈母形象生动地刻画在我们眼前,古往今来,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学生们可以联系自己的母亲谈感受,这样印象会深刻得多。而描写妻子的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更是让人动容。庭院中的那棵枇杷树,是妻子死那年她亲手种植的,而现在已经枝繁叶茂像车盖一样了。树还在,人已亡,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作者把这句话放在文章结尾,似是欲语还休,又好似一声无奈的叹息,这种深切的情感我们读来也不禁要潸然泪下了。教师亦可结合此处对学生进行拓展,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进行比较阅读,看一看同样是悼念亡妻,情感又有何不同之处。这样的设计并不是把文言知识抛在一边,而是将文言知识作为一种基础工具为阅读服务,真正对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所裨益。
  重“采”篇——细微之处见精神
  重“采”,也即重语言文字。现在的学生能够阅读,但很容易进行快餐式阅读。读不细,读不透,更不要说沉下心来去思索。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去抠一抠字眼,咂摸咂摸句子,抓细微之处进行个性化解读,看自己能不能有一些不一样的发现,从而体会经典文本语言的魅力。
  我们举一个现代文的例子,鲁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有一篇曹禺的话剧《雷雨》。一般来讲,话剧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故事情节寻找矛盾冲突,根据人物台词分析人物形象。对学生而言,往往是对话剧情节更感兴趣而忽视了对作品语言的品味。针对这一点,我的教学设计是:找出文本的潜台词(一处或几处),品析潜台词的言外之意。这个设计就是引领学生去关注语言,而学生的课堂表现也验证了这样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们大都能够有所发现,并踊跃地分享给大家。
  比如说这一处:
  周朴园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
  大家注意这两个“此地”,其实都各自有各自的言外之意。周朴园的三句连续发问其实暴露了他内心刚一听说鲁侍萍在这儿时的惊讶、恐惧,而他所问的“此地”更多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恐慌,他害怕鲁侍萍生活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而鲁侍萍简洁的回答“就在此地”,其实更多的展现了她等待真相大白前的淡定。她口中的“此地”也暗示了自己(鲁侍萍)就在周公馆,就站在周朴园的面前。
  再比如说这一处:
  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
  鲁侍萍的这句“老爷,没有事了?”也包含着很复杂的感情,实则在问:“老爷,你还没有认出我吗?我就是侍萍啊!”而那要涌出的眼泪既有旧事重提的辛酸,亦有往日温情的再现,这种话到嘴边而又欲言又止的描写十分到位。像这样的潜台词文中还有多处。作为教师,应当训练学生沉下心去细读文本,并展开个性化解读,相信这对学生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在这里,我分别列举了重“神”和重“采”的篇目。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也无需刻意将二者割裂开来。教材里“神采”兼备的篇目也比比皆是。像苏轼的《赤壁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及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篇目,无论是在人文内涵方面还是遣词造句方面都是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琢磨的经典之作。作为教师的我们,则应自己率先沉入其中,将自己的思索发现与学生交流分享,精心组织课堂语言,真正让诗意的语文课堂“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