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谈高考改革背景下对教学改革的看法

【作者】 张前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考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新一轮高考改革将逐步推行,基于高考改革而引发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教学改革的任务更为艰巨,需要各方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考改革 教学改革 看法
  新一轮高考改革试点工作已在上海和浙江两地正式启动,今后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新一轮高考改革将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推动高考制度、招生制度、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改革以及教师观念的重大转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教育界的热烈讨论,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考改革的必要性
  高考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已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出和全面开展的进程中,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尽管如此,素质教育的春风并没有吹遍华夏大地的每一所学校,在一些地方的许多学校素质教育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仍在踏踏实实地进行着应试教育,学校在抓升学率,教师在抓学生成绩,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在开展高考成绩评比,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学改革举步维艰。高考改革必将有利于打破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从而促进教学改革。
  高考改革是实现学校均衡发展的需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不同学校享受到的政策资源和配置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不同,加之高考的激烈竞争,校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优势学校日益膨胀,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而劣势学校生源萎缩,日趋衰落,就近入学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已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症,择校之风依然盛行,严重影响到政府就近入学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学校发展失衡,不仅影响到劣势学校学生发展,而且导致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高考制度的改革将有利于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必将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
  高考改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和追梦人,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学生今天发展的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党和政府站在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提出素质教育的战略,以极大的胆略、勇气和魄力通过顶层设计对高考制度进行釜底抽薪似的改革,使中国教育朝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以及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培养方向去发展。高考制度改革所引发的招生制度改革和课程改革等,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人才的后备军。
  二、教学改革的艰巨性
  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利害得失,涉及到教师的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这就决定了由高考改革而引发的教学改革任务更加艰巨。
  学校从务实角度审慎地对待教学改革。在高考改革问题上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的看法和态度与学校并不完全一致,学校更多的是从务实角度审慎地看待高考改革和教学改革,而不会贸然行事。尽管学校是教学改革的指导者,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但学校所持的审慎态度决定了教学改革不会如设计者那样积极勇为,更多的持观望态度,必将影响到教学改革的进程。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往往会有相应的行为及其结果,教师的观念支配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很多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组织形式等方面持高度认可的态度,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驾轻就熟,短期内难以改变,势必影响到高考改革宗旨的实现,甚至依然存在着口头上讲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但实际上仍在进行着应试教育,从而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不是强制性措施或行政命令就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
  科目调整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按照目前设计的高考思路,基本上采用“3”+“3”模式。从理论上讲,该模式不仅给考生以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利,有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但从学校教学管理角度上讲,原有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科学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重大改革。这期间,学校教学管理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教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推进。
  学生适应新课改和新模式需要时间。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惯性,学生习惯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果初中和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直接从高中教学改革人手,那么学生在短期内难以适应,给教师的教学及其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甚至不得不退回到学生已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轨道上来,课堂教学改革很可能出现夭折的情况。
  新闻媒体的过分炒作产生负面效应。新闻媒体出于利益考虑而大肆渲染,过分炒作,使得学校特别是教师和班主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为了向社会、家长和学生有所交代不得不进行应试教育。目前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本科批量生产的“教学工厂”大有加剧的势头,短期内难以消肿。超大规模学校的增加不仅会加速区域内大多数学校的衰败,而且使应试教育变得更为激烈,教学改革将举步维艰。
  三、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高考改革势在必行,随之而来的教学改革将成为必然。如果说高考改革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强力推行,那么教学改革只能通过上下联动,各方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逐步推进。在此,就基于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目前的许多培训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对教师来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严重违背了培训的初衷。为改变现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学校应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为他们提升业务能力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培训机构应从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见识,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确定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职责,为此教师应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和教学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积极主动地顺应时代发展,革故鼎新,除旧布新,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改革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课堂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应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鼓励、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以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健康有益的活动和自主学习感兴趣的知识。
  改革现行的评价机制。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是重结果轻过程,即割裂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片面地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一味地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教育与教学过程,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改变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在不忽视结果的前提下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过程评价细则,引导社会、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教育与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基于高考改革下的教学改革,从理论上讲是没有问题的,能够经得住逻辑的推演,但在教学中能否顺利进行,不是坐而论道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各方齐心协力,群策群力,逐步推进,最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对教学改革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做好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