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借诗学文 相得益彰

【作者】 黄卫群

【机构】 宣威师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最动人的声音,莫过于音乐;最美丽的文字,莫过于诗歌。在课文教学中适当穿插诗歌,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一、借助诗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一篇长文章前,把一首短小精悍的诗歌推荐给学生,无疑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习贾谊的《过秦论》,介绍作者时就可把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提供给学生。这首诗很能概括贾谊的怀才不遇,生动简洁,容易记忆。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过秦论》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贾谊的才气和失意。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只要拼命摇,照旧能除汗。” 这是陈显荣的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在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时,若先将这首讽刺诗介绍给学生,从老掌柜的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自然地过渡到别里科夫的畏葸保守、战战兢兢,学生一定会感到生动风趣,意兴盎然。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先带着学生学习了《红楼梦》第一回的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学习了《脂评本》卷首《凡例》第五条的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学习了《葬花辞》,并讲解了《红楼梦》第五回中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的判词,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我用小黑板把一九九八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举办的《水浒》戏曲晚会主题歌提供给学生将其作为导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歌词如下:
  “水浒惊涛卷/英雄怒火燃/民间血和泪/朝廷骗和瞒/梁山泊弟兄都有苦/大宋朝官员多姓贪/  苛政猛于虎/冤案堆成山/效忠无门路/仗义受刁难/好人一生不平安/ 悲歌慷慨啊,悲无用/借酒浇愁啊,愁更添/反也难,顺也难/委曲求全也枉然/忍忍忍,忍无可忍/逼逼逼,逼上梁山。”
  这导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以至阅读《水浒》的兴趣。这首歌比电视剧主题歌《好汉歌》更能概括作品的主题,更有诗味。尽管诗(歌词)不算短,但学生很感兴趣,纷纷抄录。         
  二、借助诗歌,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与课文有关的诗歌提供给学生,不仅增加了学生所读诗的数量,扩大了学生读诗的范围,而且可以通过诗歌内容,更好地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选文,我给学生抄了《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我给学生抄了鲁迅的《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学习《拿来主义》时,我给学生抄了鲁迅的《吊大学生》“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暮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这些相关的诗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如学习《鸿门宴》,就可结合以下诗歌进行学习: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代灵一的《项王庙》“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拔山力尽乌江水,今日悠悠空浪花”;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明代王象春的《书项王庙壁》“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玉珏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张可久的曲《中吕·卖花生·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等等。
  还可以把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荐给学生,把项羽的《垓下歌》、虞姬的《和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等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诗了解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楚汉之争”的许多生动细节并通过不同作家的看法,比较全面地了解战争中的两位风云人物。不仅如此,学生同时还学习到了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而懂得不同时代和诗人自身的处境对诗人写诗立意的影响,明白以诗言志的道理。学习《内蒙访古》后,可提供以昭君为题材的诗给学生,如王安石的《明妃曲》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及其贡献,对昭君墓这一内蒙古迹印象更加深刻。到后面学到教材上杜甫、白居易同题材的诗就可比较阅读了。学习《赤壁之战》可提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杜牧的《赤壁》等诗词给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提供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给学生;学习《兰亭集序》就可提供唐代常建的《三日寻李九庄》给学生,学习《病梅馆记》可提供《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给学生,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可提供杜甫的《望岳》给学生,等等,不一而足。所补充的诗词曲,与所学课文或内容上紧密相关,或意境相似相反,或寓意相同相反,或背景相似。抑或是对所学课文的扩展补充、印证。不管怎样,它们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积淀,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借助诗歌,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写作能力。积淀丰厚了,有了丰富的背景知识,有了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阅读鉴赏能力自然提高。积淀丰厚了,有了丰富的素材,有了辩证的思维,有了生动简洁的语言,写作自然不成问题了。
  也许有人会说,补充这么多诗,可能比学课文还费时间,这不是舍本逐末吗?这就错了,什么是本什么是末?难道上完教材上的课文就是“本”吗?就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们所要的“本”,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和写作能力。只有我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精心选择每一节课的授课内容,使每节语文课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我们的学生课堂上意兴盎然充满活力,才可能达到我们的根本目标,才能逐到我们所要的“本”。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脍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妙诗佳词多如繁星,我们若能结合课文搜集整理提供相关相类的好诗,合理巧妙地引导学生朗读背诵、理解感悟、分析比较,定能提高学生学习课文、学习诗歌的积极兴,并收到很好的效果,迅速有效地提供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