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巧用电教媒体 激活语文教学
【作者】 杨鲁敏 孙永亮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现代教学媒体拓宽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天地,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巧妙、适时、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呢,本人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其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因此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奠定课堂教学的基础。
1、课伊始,趣已生。
上课开始时,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呈现出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美妙的变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课文《赵州桥》时,先播放有关赵州桥的录象片段,在优美轻快的音乐声中,伴随着绘声绘色的解说,画面出现了雄伟壮观的赵州桥,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小桥洞在大桥洞的左右两边,桥面两侧的石栏上的狮子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带来一个个惊喜和无限的想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课进行,趣正浓。
课堂进行中,巧妙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从而使课堂趣味性变浓。
3、课将尽,趣犹存。
课进入尾声时,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注意力处于低谷的学生再一次恢复到兴奋状态。一节课快要结束时,为了让学生从部分内容的学习回归到整体课文的学习中来,教师利用电教媒体的“声”的优势安排学生配乐朗读,或者只出现画面,让学生给画面加上绘声绘色的解说,学生在优美的旋律的渲染下很投入地进入角色,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有时也可以利用妙趣横生的摘果子、争夺金钥匙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学习语文的兴趣贯穿于课的始终。
二、运用电教媒体动其情。
语文课的情感内容十分丰富,通过情感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利用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形”、“声”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情感之中。
1、以“形”动其情。
为了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展现文章内容,丰富表象,以“形”激情。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利用色彩鲜明的春、夏、秋、冬景色与哗哗流淌的溪水、悠闲散步的小鹿、活蹦乱跳的松鼠、舔食自己肥厚脚掌的黑熊图动静交错,来刺激学生感官,学生被这动静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陶醉了,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体会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以“声”动其情。
枯燥的语言文字在电教媒体的“声”的作用下,可以“活”起来,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课文情感相同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去听、去读、去想、去感受,能激起学生类似的联想和想象,引起情感的共鸣,实现情景交融。
例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示“哭”的词语,学生找到了“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四个词,老师设计了配乐朗读,加入了四种不同哭声的录音,使学生感悟到这四个词语的区别,也真切地体会到了阮恒想为朋友献血,又害怕自己死去、层层加剧的矛盾痛苦。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边听边展开想象,学生受到感染跃跃欲试,在音乐的渲染中朗读课文,浮想联翩,激情饱满,达到了表情达意的目的。
三、运用电教媒体排其难。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校园网的建成,电脑走进了课堂,教师凭借电脑多媒体提供的技术优势,向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能通过电脑手段,触景生情,充分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如教学《比尾巴》一文时,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兔子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孔雀的尾巴,很难想象出他们的尾巴像什么?所以学习起来没有兴趣。运用多媒体网络展示了兔子短短的尾巴,猴子长长的吊在树上的尾巴,松鼠高高耸起的雨伞一样的尾巴,孔雀展开了五彩洒金的尾巴。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被那色彩鲜艳的图画深深地吸引住了,很快地明白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这样通过课件的演示,将课文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的声音、动作的完美结合,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突破了重点、难点。
四、运用电教媒体调其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培养学生对意境美、形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课文中有许多自然景物的优美描写,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秀丽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学生却不能都亲眼目睹,这时电教媒体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通过播放优美景物的录像,可再现课文景物,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美景即在眼前,闻其声、观其景,领略自然风光美。如:黄山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南极大陆的长城科学考察站;景色美丽、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广东的海滨小城。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示出来,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到祖国各地旅游,尽情地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深深地感受着祖国的美丽。这就是在电教媒体的作用下,将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再将画面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是一次创造美、体现美的过程。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并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美、意境美和形象美,提高了审美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其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因此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奠定课堂教学的基础。
1、课伊始,趣已生。
上课开始时,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呈现出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美妙的变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课文《赵州桥》时,先播放有关赵州桥的录象片段,在优美轻快的音乐声中,伴随着绘声绘色的解说,画面出现了雄伟壮观的赵州桥,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小桥洞在大桥洞的左右两边,桥面两侧的石栏上的狮子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带来一个个惊喜和无限的想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课进行,趣正浓。
课堂进行中,巧妙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从而使课堂趣味性变浓。
3、课将尽,趣犹存。
课进入尾声时,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注意力处于低谷的学生再一次恢复到兴奋状态。一节课快要结束时,为了让学生从部分内容的学习回归到整体课文的学习中来,教师利用电教媒体的“声”的优势安排学生配乐朗读,或者只出现画面,让学生给画面加上绘声绘色的解说,学生在优美的旋律的渲染下很投入地进入角色,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有时也可以利用妙趣横生的摘果子、争夺金钥匙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学习语文的兴趣贯穿于课的始终。
二、运用电教媒体动其情。
语文课的情感内容十分丰富,通过情感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利用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形”、“声”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情感之中。
1、以“形”动其情。
为了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展现文章内容,丰富表象,以“形”激情。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利用色彩鲜明的春、夏、秋、冬景色与哗哗流淌的溪水、悠闲散步的小鹿、活蹦乱跳的松鼠、舔食自己肥厚脚掌的黑熊图动静交错,来刺激学生感官,学生被这动静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陶醉了,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体会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以“声”动其情。
枯燥的语言文字在电教媒体的“声”的作用下,可以“活”起来,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课文情感相同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去听、去读、去想、去感受,能激起学生类似的联想和想象,引起情感的共鸣,实现情景交融。
例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示“哭”的词语,学生找到了“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四个词,老师设计了配乐朗读,加入了四种不同哭声的录音,使学生感悟到这四个词语的区别,也真切地体会到了阮恒想为朋友献血,又害怕自己死去、层层加剧的矛盾痛苦。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边听边展开想象,学生受到感染跃跃欲试,在音乐的渲染中朗读课文,浮想联翩,激情饱满,达到了表情达意的目的。
三、运用电教媒体排其难。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校园网的建成,电脑走进了课堂,教师凭借电脑多媒体提供的技术优势,向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能通过电脑手段,触景生情,充分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如教学《比尾巴》一文时,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兔子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孔雀的尾巴,很难想象出他们的尾巴像什么?所以学习起来没有兴趣。运用多媒体网络展示了兔子短短的尾巴,猴子长长的吊在树上的尾巴,松鼠高高耸起的雨伞一样的尾巴,孔雀展开了五彩洒金的尾巴。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被那色彩鲜艳的图画深深地吸引住了,很快地明白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这样通过课件的演示,将课文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的声音、动作的完美结合,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突破了重点、难点。
四、运用电教媒体调其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培养学生对意境美、形象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课文中有许多自然景物的优美描写,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秀丽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学生却不能都亲眼目睹,这时电教媒体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通过播放优美景物的录像,可再现课文景物,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美景即在眼前,闻其声、观其景,领略自然风光美。如:黄山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南极大陆的长城科学考察站;景色美丽、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广东的海滨小城。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示出来,学生跟着多媒体课件到祖国各地旅游,尽情地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深深地感受着祖国的美丽。这就是在电教媒体的作用下,将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再将画面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是一次创造美、体现美的过程。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并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美、意境美和形象美,提高了审美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