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教师期待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效应

【作者】 陶石买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信任和肯定,得到别人对自己价值的认可。这是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特别是教师的尊重、信任和肯定,小学生尤为如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好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学习能力的发挥,却与学生的自我形象密切相关,而这种良好的自我形象,很大程度又来自于扮演领导角色的教师的期待。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领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对评价学生有很大的发言权,学生也对教师的评价十分敏感。如果教师尊重信任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则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学习,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相反,如果教师看不起学生,怀疑、否定,甚至打击学生,学生则有被歧视的感觉,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否定、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师期待产生的这种心理效应,具体分析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左右学生的自信心、行为强度及意志的顽强性。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潜在可能性信任、肯定、鼓励等复杂的情绪体验。它能左右学生的自信心、行为强度及意志的顽强性。例如,在一九八六年,美国的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发表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报告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先对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然后在每班中挑选出平时受教师歧视的贫穷家庭背景的儿童,但挑选的标准并不是智力测验的分数。当研究者将所挑选儿童的名单交给各科教师并告知说,这是一些特殊儿童,具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一个学期以后,研究者把这部分儿童.(实验组)与其他儿童(控制组)作了对比,结果发现,实验组儿童的智商比控制组的提高快得多。一年后,进行第三次测验,其结果仍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研究者在结论里指出,由于教师真的以为这些儿童是特殊儿童,于是不知不觉地便给予特别的注意,以更为友善的态度亲近他们,以更多的时间关注他们的学习……。可见,学生在条件大体相同,如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教师教授等情况相同下进行为达到教学目标(如提高智商)的竞争中学习,学生取得成绩的大小,与教师的期待密切相关。由于教师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权威,他可以通过鼓励的表情、亲善的手势、认可的微笑、奖赏的话语去感召和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一旦接受了教师的认可、肯定、奖赏,也就有了对自我形象的进一步肯定,也就有了为达到目标更为肯定的自信心,这样,也就促成学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把全身的精力倾注于学习活动中,形成更为强烈的行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克服困难的较顽强的意志。控制组学生的智商并不一定比实验组的差,甚至更高,然而他们的自信心却没有在学习活动中被教师注入新的成分而得以加强,行为的强度及意志的顽强性也没有改变,也就没有任何条件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可见,教师期待的形成,能够加强或削弱学生的自信心、行为强度及意志的顽强性。
         二、形成积极与消极的角色关系。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但随着教师期待的产生,这种教和学的角色关系,特别是学的角色会分化得更具体,变得更微妙。例如,某班学生小张,由于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及时,正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他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积极的思维状态,很想及时、正确地答出教师的提问;相反,某班小刘,由于一次没有认真思考,答错了教师的提问,被教师多次讥讽,以后变得沉默寡言,小心谨慎,不敢大声回答教师的提问。随着教师的这种期待的产生与形成,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心理情境。在这种心理情境中,每个人心理上都打算着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如何表演,不该如何表演,心理都有这样一把衡量自己该如何行动的“尺子”。通过这把“尺子”,然后才产生符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特定行为。所以,一旦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形成、定型,就成了左右学生思维、行为举止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既可以激励、驱动学生不断向上学习,也可以遏制、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与这种期待下心理情境相吻合的积极或消极的角色关系。    
         三、促进学生心理及行为定势。教师对学生期待产生的心理效应,没有中性可言,不是正向的,就是负向的。这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不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学习,就是压抑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前者容易形成良性循环,后者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只要这种效应循环形成,就容易形成一定的心理及行为定势。在教学活动中,良性循环者总是认为,老师觉得我很不错,表现很好,我也确实不错,很聪明,我能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这类人行为上也一贯积极、努力、勤奋,越学越好,越好越学,能够不断上进,取得较好的成绩。相反,恶性循环者则认为,老师觉得我不行,我也的确存在毛病,脑子不好用,这也是问题,那也是毛病,这辈子看来完了。这类人行为上不努力,不勤奋,成绩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最后,抱着一个态度:不管了,混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于是,上进者不断上进,下跌者不断跌下,心理和行为上都形成了正与负、进与退的定势。这种定势一旦形成,就会长时间的左右心理及行为,以上这样情况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形成正的、较高的期待,并与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相结合,经常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途径,把信息传递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生存价值及自我实现的肯定的需要,让学生形成较好的自我形象,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学习,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