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寓教于游戏,快乐有深意

【作者】 陈 奕

【机构】 隆昌市迎祥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学活动结合各类游戏展开,注重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贯穿实施游戏教学的策略、措施。实践证明:寓教于游戏,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快乐氛围、愉悦身心、寓教于乐
        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教学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来实现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幼儿园教育中适时的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它对开启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1.活跃课堂氛围
        幼儿阶段是孩子爱动、爱模仿的阶段,尤其受同龄人和比自己年龄大些的孩子影响,而幼儿游戏活动法的开展,符合孩子爱玩的天性,同时给儿童的学习提供了互相学习、集体学习的平台,他们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尽显孩子的天性,很好的活跃了幼儿教育的课堂氛围,将幼儿教育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很好的融合,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学前班的幼儿活动量大,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孩子们的交流能力特别的棒,每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整个教室都是讲话的声音,教师此时组织幼儿上课,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将幼儿的兴趣、注意力吸引过来。在每堂教学活动前,我都会设计一个小游戏,如手指游戏:企鹅一家人、小白上楼梯、包饺子、一只蜘蛛等。吸引幼儿注意力,让他们都能被我吸引,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果没有游戏的导入,单单依靠教师的严厉说教,让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是难以入静的。这样,孩子既没有兴趣学习,即使安静一会儿,又会很快回归到嘻嘻哈哈的状态中去,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也逐渐减少。教学中,教师要应积极寻求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活跃课堂氛围的策略,可引导幼儿通过做游戏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如:让全体幼儿坐在板凳上,围成一圆圈,学生互相搭着肩,随着音乐节奏、口号来做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四个循环动作,这样既可以活动学生的肢体,又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为下面的有效教学做铺垫。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策略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实行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体现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的多样性,应积极开展主题游戏教学,如益智、教育、健身等主题模式,以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为主题的自制教玩具游戏的开展为例,来介绍游戏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幼儿园组织各班孩子回家收集废旧物品(如:奶粉罐、废旧布条、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等材料),制作出了许多运动器械,放在操场供孩子们游戏。
        奶粉罐踩高跷:幼儿需要一只脚踩一个奶粉罐,一只手提一根绳子。手眼脚配合往前走。这个游戏锻炼了孩子独立操作的能力与协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胆子较小的孩子,不敢自己尝试。过程中教师发现黄远娜一人拿着器械独自站在一旁看别人玩。我走过去与她交谈,孩子比较胆小,我开始尝试帮助她,双手扶着她的身体帮她踏上去,感受高跷的魅力。慢慢的她可以自己慢慢走,也能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在独自探索器械后,我们开始加大难度。将幼儿分成4组,进行接力比赛。
         3人6足板:这是教师利用废旧门,打孔后用毛线编织粗绳固定。三名幼儿脚踩在板子上,绳子固定脚。三人配合往前走。这个对孩子们来说有点难,首先要学会沟通,一起商量先出哪一只脚,然后就是三人的速度要相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体会与朋友一起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合理规划游戏的活动场地。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依据游戏的教学目标和活动的范围来合理规划游戏的场地,使幼儿能释放、展示自己,同时应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
         游戏教学的开展只是幼儿教学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各种能力,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游戏活动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它是将教育机制以游戏的形式来展现,实现游戏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融合,
        在游戏过程中,利用经验迁移,使幼儿了解到秩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通过游戏过程中大家懂得有秩序地进行,也进一步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成行为方式。这样,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遵守秩序。再一次诵读活动中,班上的孩子们声音不整齐,听起来乱糟糟。老师给孩子们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林钰涵小朋友直接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且非常清楚的将它讲了出来“老师,是不是读快的慢一点,读慢的快一点就整齐了”。我非常惊讶,孩子能够将自己平时的经验迁移到学习中来,并且用完整的语音表达出来,这是孩子的成长,很骄傲。
        在游戏的过程中,针对幼儿出现的具体问题,设计并指导幼儿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比如有些幼儿天性好动,坐不住,责任感差,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有意的让他们扮演责任性强的角色。从而锻炼他们的坚强性,培养他们忠于职守的优良品质。例如:我们班的幼儿代超小朋友,他是个非常好动,且容易脱离群体积极活泼的孩子。常常在活动中脱离教师,带动幼儿干其他事情。为了让孩子融入到活动中并且自己能从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我开始请他当“小老师”“小助理”“小队长”。在许多休息时间,我也会有意无意叫他“哥哥”,赋予他一种使命,我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我要帮助老师。这个角色一旦建立,孩子对你所发号的命令非常服从,并且能够非常好的完成。
        总之,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寓教于游戏中,既能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渗透育人的意义,也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寓教于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和谐共生,难道不是非常有意义的吗?
         参考文献:
        张雅丽,王再智 ,刘丽君,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J】,《 教师教育论坛》,2019.
        王丹,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
        丁海东,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