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田 宇
【机构】 江北实验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和创新的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缺乏合作经验,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这些因素极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因而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情境、提供合作的条件。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班集体的缩影,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应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分组中尽量不为“小权威”、“合作滞后者”的产生创造条件。同时要看到,并不是组建了小组自然就会合作,要避免开小差、说闲话等假合作的形式,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培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逐步培养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的“分一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物品的名称,再让学生想一想它们是长方体的形状还是正方体的形状,同座同学先互相说说应该怎样连线,然后再动手,同座合作直至把全部物品连完。对合作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和表扬,于是孩子们都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对方,在互相帮助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时间久了,随着每节课中都安排的合作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在这种合作的氛围中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二、选择适合的内容
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复杂任务,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
三、培养合作习惯,教给合作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习惯,教会学生与人合作的方法,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学改革之初,应加强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1)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2)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解释;(3)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根据组员意见,做总结性发言。
四、小组合作操作过程
1、确立小组人数
合作学习小组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资料员一人。
2、选拔和培训小组长
选拔和培训小组长,是一项关键和长期的任务。要建立小组长管理和培训制度,尤其在小组建立初期,应不厌其烦的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选择合适的记录员
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合作学习的结论、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及解决过程等,因此,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
4、选好汇报员
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5、确定资料员
资料员应选会使用电脑的且家有电脑,家庭背景较好的同学担任。
6、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分工明确,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
这样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避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当然,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还可以互换角色。
五、进行科学的评价
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根据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的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脑活跃程度高,及时的总结和评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1.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2.评价形式要多样。针对中高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除了平常奖励的五角星、小红旗等,我还设立了一、二、三奖,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获一等奖的小组在全班交流经验,让小组成员谈谈体会。这样,引发了小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3.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但是,如果是只是简单的把“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小组合坐学习”,那只会方便学生上课交谈,差生坐享其成。成为最为失败的课堂。而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即擦出智慧的火花,又激发学生的潜能,团体意识的培养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缺乏合作经验,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这些因素极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因而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情境、提供合作的条件。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班集体的缩影,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应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分组中尽量不为“小权威”、“合作滞后者”的产生创造条件。同时要看到,并不是组建了小组自然就会合作,要避免开小差、说闲话等假合作的形式,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培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逐步培养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的“分一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物品的名称,再让学生想一想它们是长方体的形状还是正方体的形状,同座同学先互相说说应该怎样连线,然后再动手,同座合作直至把全部物品连完。对合作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和表扬,于是孩子们都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对方,在互相帮助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时间久了,随着每节课中都安排的合作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在这种合作的氛围中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二、选择适合的内容
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复杂任务,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
三、培养合作习惯,教给合作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习惯,教会学生与人合作的方法,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学改革之初,应加强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1)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2)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解释;(3)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4)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5)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根据组员意见,做总结性发言。
四、小组合作操作过程
1、确立小组人数
合作学习小组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资料员一人。
2、选拔和培训小组长
选拔和培训小组长,是一项关键和长期的任务。要建立小组长管理和培训制度,尤其在小组建立初期,应不厌其烦的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选择合适的记录员
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合作学习的结论、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及解决过程等,因此,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
4、选好汇报员
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5、确定资料员
资料员应选会使用电脑的且家有电脑,家庭背景较好的同学担任。
6、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分工明确,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
这样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避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当然,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还可以互换角色。
五、进行科学的评价
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根据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的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脑活跃程度高,及时的总结和评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1.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2.评价形式要多样。针对中高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除了平常奖励的五角星、小红旗等,我还设立了一、二、三奖,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获一等奖的小组在全班交流经验,让小组成员谈谈体会。这样,引发了小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3.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没有合作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但是,如果是只是简单的把“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小组合坐学习”,那只会方便学生上课交谈,差生坐享其成。成为最为失败的课堂。而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即擦出智慧的火花,又激发学生的潜能,团体意识的培养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