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战斗力
【作者】 徐月玲
【机构】 滨海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参教多年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很多学生视数学为天敌,为致命伤,根本没兴趣,只是为了考试硬着头皮在学,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学生严重偏科的现象,经过多年的教学与思考,对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几大缺点
1、感性多于理性,善于记忆式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多擅长于形象思维,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仍然沿用记忆式的学习方法,以至于经常有学生抱怨:我又忘记怎么做了……
2、不善于将问题归类并及时总结基本的解题思路
许多学生在平时训练时通常不懂得及时做一些比较和归类,而使学习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例如对于题1:求函数的值域和单调区间;题2:求函数的值域和单调区间,不善于总结的学生便不易找到两题之间的相通之处.
3、自信心不足,时常出现负面的消极情绪
特别对于数学基础不扎实的高三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时常徘徊于放弃与不放弃之间,另外一些学生则患得患失,偶尔考试的失败,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便产生消极情绪.
4、课堂听课效率低,应考时又舍不得放弃
课堂上时常忙于笔记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解题思维过程的来龙去脉,严重影响了听课效率.应考时又不舍得放弃难度大些的题目而导致时间不够甚至降低了基础题的得分率.
二、针对高中学生的不足,我们应该如何教数学
大多数的高中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要花大量时间而又难以取得好成绩的困难的课程.数学难学应该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尽可能好地掌握“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包括能力,素养…),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研究。
1、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习积极性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以自己学习的兴趣为转移,它是产生求知欲的内驱力,学习兴趣不会自主产生,需要引发和调控。并且,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趣味性,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生动起来,我还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同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他们甩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学生“王某”,一做数学题就困,听课走神,我细细的与之进行朋友般的交谈,消除它对数学的惧怕心理、紧张心理,除了与她谈话之外,我还给她特制练习题,由浅入深,及时鼓励,现在,她的成绩已经由不及格到及格以上了。事实上,只要他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2、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等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重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3、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尔寿先生曾说过:“法无定法,人各有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我指导他们“开门造车”,让他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题,还组织他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4、及时复习是学好数学的保障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高中阶段学生对数学共同的“心声”。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套用算法,过程简单且技能技巧要求较低,他们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注重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为此,我要求学生利用下课后的5分钟及时复习,今日之事今日做,而且我在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5、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解模”能力较强,但“建模”能力偏差。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暴露过程,激活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为此我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的建构建立起新的认识结构,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
一、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几大缺点
1、感性多于理性,善于记忆式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多擅长于形象思维,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仍然沿用记忆式的学习方法,以至于经常有学生抱怨:我又忘记怎么做了……
2、不善于将问题归类并及时总结基本的解题思路
许多学生在平时训练时通常不懂得及时做一些比较和归类,而使学习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例如对于题1:求函数的值域和单调区间;题2:求函数的值域和单调区间,不善于总结的学生便不易找到两题之间的相通之处.
3、自信心不足,时常出现负面的消极情绪
特别对于数学基础不扎实的高三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时常徘徊于放弃与不放弃之间,另外一些学生则患得患失,偶尔考试的失败,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便产生消极情绪.
4、课堂听课效率低,应考时又舍不得放弃
课堂上时常忙于笔记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解题思维过程的来龙去脉,严重影响了听课效率.应考时又不舍得放弃难度大些的题目而导致时间不够甚至降低了基础题的得分率.
二、针对高中学生的不足,我们应该如何教数学
大多数的高中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要花大量时间而又难以取得好成绩的困难的课程.数学难学应该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尽可能好地掌握“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包括能力,素养…),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研究。
1、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导致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习积极性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以自己学习的兴趣为转移,它是产生求知欲的内驱力,学习兴趣不会自主产生,需要引发和调控。并且,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趣味性,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生动起来,我还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同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他们甩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学生“王某”,一做数学题就困,听课走神,我细细的与之进行朋友般的交谈,消除它对数学的惧怕心理、紧张心理,除了与她谈话之外,我还给她特制练习题,由浅入深,及时鼓励,现在,她的成绩已经由不及格到及格以上了。事实上,只要他们感兴趣,就会克服困难,努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
2、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等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重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3、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尔寿先生曾说过:“法无定法,人各有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女生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我指导他们“开门造车”,让他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题,还组织他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
4、及时复习是学好数学的保障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高中阶段学生对数学共同的“心声”。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套用算法,过程简单且技能技巧要求较低,他们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注重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为此,我要求学生利用下课后的5分钟及时复习,今日之事今日做,而且我在教学中要编制“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5、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但间接推理欠缺、思维方式单一;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直觉思维敏捷、表达准确,但线面关系含混、作图能力差;在应用能力方面,“解模”能力较强,但“建模”能力偏差。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弱点进行教学,多讲通解通法和常用技巧,注意速度训练,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暴露过程,激活思维;注重数形结合,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著名的日内瓦学派创始人、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构过程,为此我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的建构建立起新的认识结构,让学生自己研究数学,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接受每个学生做数学的不同想法;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