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独立学院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江 莉

【机构】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独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教学入手,形成“课内与课外实践环节相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培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的提升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五大应用能力”,为国家培养一批铁路建设与管理人才。
  关键词:交通运输、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reform ab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t university, independent college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main objective,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reate training mode about combinations of "practical aspects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school experiments and out school practice , team building of subject innovative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enhance students' five applications of “learning, practice, innovation,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rom multi-channel, multi-level, multi-faceted , and train a group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for National Railway.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pplied talents
  1、引言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本科独立学院,其交通运输专业创办于2010年,是浙江省唯一交通运输(轨道特色)本科专业。2014年经浙江省教育厅的批准,交通运输专业被列入该校重点建立的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的特色在于:新建专业可塑性强、陆路交通专业齐全、工程与管理相结合。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交通运输建设与时俱进,市场对人才需求量大。截止2014年,中国营业铁路里程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区域经济发展首推“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温台城市群以及以金华、义乌等为核心的浙中城市群将开建11条城际铁路,总里程452公里,总投资1316亿,并将于2020年底前全部建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兴未艾,至2014年,大陆17个城市营业里程超2100km,居世界第一,还有2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在编制及上报审批中。
  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该校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在轨交方向的就业并不乐观。原因在于:特色专业市场选择性小、交通行业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专科以下)、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企不合理的校园招聘习性(传统院校,地方保护)、项目建设与运营时间差(当前是建设高潮)。
  2、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学校应该变“闭门造车”——向“市场适应型”求变, 加强校企、校地联络,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打通一级学科基础课程,形成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利用国家“一带一路” 推进国际铁路大建设的机遇,寻求参与海外铁路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之路。
  经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同类专业的重点本科院校定位的是培养“研究型”人才,专科高职学院定位的是培养“操作型”人才,而该校应以如何调整专业培养计划、突出专业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将专业定位为:轨道交通为主,道路交通与物流管理为辅,把学生培养成“懂规划、善管理、会操作”的特色应用型专业人才。
  3、现有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学分不足
  当前实施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2014年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总学分仅31-32学分(2014年培养计划),占培养总学分的18.6%,距离学校要求的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应提升至25%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然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动手能力及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多种形式,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实施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可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早日上岗打下坚实基础。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由于该校交通运输专业创办较新,专业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实践教学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管理运作体制。目前,实验室才初具一个较为简单的“设备模型陈列室”,缺乏核心的列车接发系统、CASD站场辅助设计软件等实验条件,这些实验现阶段只能借助母体“同济大学”的实验室完成。同时,实践环节内容较少,实践环节开发不足,导致学生的课外动手、实践锻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用2-3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方案设计与试运行,为新的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实践课程的完善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4、“创新创业”实践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多种形式。本次研究的目标: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遵循“懂规划、善管理、会操作”特色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深入调研我国主要交通运输院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立足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可能争取的条件,探索提出“课内与课外实践环节相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与学生创新创业培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建立适应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培养的“多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就业和创业“五大应用能力”,并逐步形成交通运输特色专业新的四年不断线实践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梳理主要专业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该校交通运输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除核心专业课程(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站场与枢纽规划设计等)有配套的课程设计相辅助外,其他专业类课程如运输规划、线路工程、运输项目管理与评估、货运组织技术等,仍多采用课堂式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授内容,缺乏教与学的互动的机会。因此,调整这类课程的教授模式,根据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设计主题的大型实践作业,甚至增设课程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改变教条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动手训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建立以仿真教学为主的校内实践平台
  该校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面向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技术人才。由于真实的实验环境系统耗资巨大,目前全国同类高校都以建立校内的仿真实验平台为依托,开展多类专业实验教学活动。在借鉴相近高校交通运输实验系统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该校实际和专业培养计划,研究一整套适应该校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专业实验单元,为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通过“专业认知—仿真实训”,提高自身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理顺实验、实习项目,编写实验、实习指导书及多媒体课件等
  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实习仅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验课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导论课内实验、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课内实验、校外列车接发仿真实验。实习学时相对偏少,学校应探索更多途径的实习形式,而且实习实验虽已开展过,但未形成正式完整的指导书及相关多媒体课件、考核标准等。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外实验室模型设备来开展实验实习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共同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在校内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外联,争取与行业相关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道路、物流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前进入现场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提供合适的场所,使学生提前对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生产运营组织管理及相关设备等有切实的了解、体会,同时扩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性质、要求,提前弥补自身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5)组建课外专业兴趣小组,拓展学生课外研学途径
  大学生初进校往往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减少和对未来职业定位的偏差,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如何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重要。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们认为在实践设计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对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的挖掘,从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设计组建若干课外专业兴趣小组。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专业所在系部拟成立专业“兴趣小组”组委会,由专业教师拟定专业课题和大致方向,从大一学生中报名筛选合适的人选参加兴趣小组,从事课题的自主研究。这样从大一至大四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学生会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所研究的专业知识会有更扎实的基础,建立更强的自信心。 
  6)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培养学生钻研精神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成为当下社会的新常态,省市各级层面均已出台政策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加强与嘉兴青年创业中心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青创中心,感受青年企业家的风采,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立足本专业特色,深入思考研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导条件成熟的学生走上自主创业道路。
  5、总结
  独立学院在探索教学改革,尤其是作为特色专业,应进一步利用和挖掘独立学院在与地方政府、大企业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在必要时机可通过“定向单位培养”、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培养计划是纲要,加强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重;
  2)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专业教师要有“强”动手能力,承担相应的实验实习指导;
  3)实验室建设是基础,为理论加实践一体化教学服务;
  4)拓展学生就业为目标,“特色”专业对接“特色”行业,指导帮扶,引导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 刘文霞.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 2007(2):32 -35.
  [2] 潘懋元.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21-28.
  [3] 李治,杨杏芳.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进的“四阶段论”:兼及“后素质教育阶段”的提出与开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31-134.
  [4] 曾尔雷.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 2011(6):26-29
  [5] 毛慧芳,林夏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教书育人,2011(9)
  [6] 吴婷.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