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走进“对话”课堂 提升“对话”质量
【作者】 娄赛赛
【机构】 龙湾区外国语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相互碰撞的过程,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通过促进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来达到多向互动,提升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对话 有效性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阐述:“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因此从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阅读对话绝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开放的思维活动中展开对话,这样的阅读对话才不会失去对话的品格。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把握教材的预见性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说是那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课文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那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去实践:
1、悟透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的广度来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的深度来看,有赏心悦目,有回味无穷,有动人心魄,有刻骨铭心;从课程的效度来看,可以提升道德境界,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可以启迪人生智慧,可以丰富文化底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他们的体验也许会五花八门,也许会让老师始料不及。因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该有所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正确评价学生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教师可在学生只有一元理解时,引出多元理解。如《挑山工》一文颇有人生哲理。教师首先要领悟到文本的人文内涵,只有当教师理解了挑山工回答“我”的几句话的真正内涵,才能感悟到朝着预定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世界。只有教师热情地投入、真情地流露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唤心、以神会神,才能让学生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获得人生的启迪。
2、学会换位思考: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教学性质的阅读,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与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特别是当前的课堂已经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师更要对文本有所创新,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握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有的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有的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有的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也很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文字里去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去感悟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生命的灵性,教学时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课堂是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那么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学生充足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进行对话、交流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学习要求:⑴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基本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并做上读书符号,以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⑵精读。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老师讲解点拔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进一步思考,并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⑶感情朗读。一般用于课后,感情朗读部分语段或全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给学生充足思考的空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自觉地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课文,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感受,却很难挖掘出文中的深层意蕴。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给学生充足质疑的契机: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课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文中空白处,抓住自己不懂的或者似懂非懂的地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通过对课文的质疑,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把握课堂的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的形式。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地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听众的状况,要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当一个人发表了看法时,其他人便是一种汲取。我想也正是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程度上的领悟和体验时,就要有意识地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而学生之间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握学生的对话时机: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学生“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下开展讨论是最好的时机。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重难点时,如果能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作,那么就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鼓励,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单纯活泼,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充分预习、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自行设计,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对话,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四、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把握师生的平等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因而,师生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处于“平等中的首席”,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把知识的权威转移到对话的情景中去,主动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内在的阅读体验,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心灵交往的对话空间。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那么,教师就应该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表扬“爱讲,好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听学生那些奇谈怪论却是不容易的。学生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要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出一种言者无过,好言者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2、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以话题引入的教学,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课堂的气氛就热烈,思维也就活跃多了。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师生对话决不是单纯的师问生答的问答式。它则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探索,求得共识。
3、善于倾听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通过倾听学生,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与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策。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管是在学生的独立阅读中进行对话,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整合中进行对话,或者是在对文本的多向拓展中进行对话,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真正经历和文本完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的引导作用,并通过这种和谐、融洽而又高效的对话场的创设,确实提高学生的各项语文素养,使学生不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
3、《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4、《教育新理念》(袁振国编)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对话 有效性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阐述:“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因此从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阅读对话绝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开放的思维活动中展开对话,这样的阅读对话才不会失去对话的品格。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把握教材的预见性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说是那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课文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那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去实践:
1、悟透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的广度来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的深度来看,有赏心悦目,有回味无穷,有动人心魄,有刻骨铭心;从课程的效度来看,可以提升道德境界,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可以启迪人生智慧,可以丰富文化底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他们的体验也许会五花八门,也许会让老师始料不及。因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该有所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正确评价学生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教师可在学生只有一元理解时,引出多元理解。如《挑山工》一文颇有人生哲理。教师首先要领悟到文本的人文内涵,只有当教师理解了挑山工回答“我”的几句话的真正内涵,才能感悟到朝着预定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世界。只有教师热情地投入、真情地流露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唤心、以神会神,才能让学生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获得人生的启迪。
2、学会换位思考: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教学性质的阅读,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与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特别是当前的课堂已经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师更要对文本有所创新,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握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有的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有的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有的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也很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文字里去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去感悟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生命的灵性,教学时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课堂是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那么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学生充足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进行对话、交流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学习要求:⑴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基本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并做上读书符号,以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⑵精读。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老师讲解点拔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进一步思考,并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⑶感情朗读。一般用于课后,感情朗读部分语段或全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给学生充足思考的空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自觉地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课文,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感受,却很难挖掘出文中的深层意蕴。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给学生充足质疑的契机: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课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文中空白处,抓住自己不懂的或者似懂非懂的地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通过对课文的质疑,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把握课堂的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的形式。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地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听众的状况,要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当一个人发表了看法时,其他人便是一种汲取。我想也正是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程度上的领悟和体验时,就要有意识地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而学生之间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握学生的对话时机: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学生“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下开展讨论是最好的时机。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重难点时,如果能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作,那么就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鼓励,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单纯活泼,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充分预习、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自行设计,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对话,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四、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把握师生的平等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因而,师生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处于“平等中的首席”,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把知识的权威转移到对话的情景中去,主动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内在的阅读体验,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心灵交往的对话空间。学生的主体实践地位要得到落实,那么,教师就应该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表扬“爱讲,好问”是容易的,而真正蹲下来听学生那些奇谈怪论却是不容易的。学生受知识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有一些奇思怪想,这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要善待这些有怪想法的学生,努力营造出一种言者无过,好言者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2、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以话题引入的教学,学生参与阅读对话的兴趣就浓,课堂的气氛就热烈,思维也就活跃多了。同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散开去,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与文本对话,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师生对话决不是单纯的师问生答的问答式。它则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探索,求得共识。
3、善于倾听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通过倾听学生,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与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作出决策。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管是在学生的独立阅读中进行对话,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整合中进行对话,或者是在对文本的多向拓展中进行对话,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真正经历和文本完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的引导作用,并通过这种和谐、融洽而又高效的对话场的创设,确实提高学生的各项语文素养,使学生不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
3、《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4、《教育新理念》(袁振国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