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融社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

【作者】 龙喜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是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从课程层面进行研究,系统构建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树立融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观念,构建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从课程层面系统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能力。
  关键词:社会能力;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经济的到来,职业演变加快,职业竞争加剧,仅凭一纸文凭和优秀成绩单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有成,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85%是由于他的处事能力和处事技巧。”因此,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是高职教育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而课程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更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图系统构建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从课程层面系统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能力。
  一、树立融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高职课程观念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要实现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目标,首先就要解构传统的学科型课程、理论与实践平行型的课程,重构融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
  1、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将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衔接起来。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构建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时要彻底摆脱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束缚,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直接基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构建,着力点要放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知识的掌握上。既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所学专业范围内可能遇到的一般性专业问题,还应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社会调适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奠定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从而发展他们自我生存能力及后续发展潜力。
  2、 以真实的产品(服务)、完整活动项目的开发或开展过程为驱动建设课程,将高职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真实的社会结合起来。
  以真实的产品(服务)、完整活动项目的开发或开展过程为驱动建设课程,是对传统的学科系统性课程的一个颠覆性突破。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服务)的开发过程建设课程,把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融为一体,用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背景和职业氛围中获得他们今后将要从事职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得到职业道德、诚信敬业、团队精神、交流沟通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完整的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为驱动构建课程,在搭建人与人交往平台的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通过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服务)和“活动项目”的开发、开展过程为驱动建设课程,将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真实的社会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在校就具备适应真实社会的能力以及实现自身良好发展的能力。
  二、构建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1、将专业培养方案更新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突破原来的专业培养方案,而不是局限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明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社会能力培养的目标,将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目标。解构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采取整体、基础、渗透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按照高职学生能力的分类设置“基础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社会能力模块”课程,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增加社会能力培养的内容,设置社会能力课程,例如开设《社团协会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等社会能力课程,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主要在第一学年开设基础能力课程,加强基础知识和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直接进行或融入学生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良好发展需要的知识教育,帮助学生社会能力的内化和发展;同时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渗透在专业能力模块课程中,从而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
  2、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或服务)为驱动构建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社会能力的培养。
  专业能力模块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头戏”,为实现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衔接,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贯穿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从知识本科课程或单一技能训练的专业课程中跳出来,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或服务为驱动的策略,构建专业能力模块课程。从市场调研选择产品或服务入手,了解专业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相关企业生产状况(工作流程)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了解职业岗位资格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就业岗位群,确定驱动专业的专业能力模块课程构建的产品或服务,依据系列产品设计与制作流程,设置专业能力模块的核心课程,研究开发制作流程的每道工序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学成后能适应的岗位或岗位群,依此系统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一道工序一门核心课程,再根据其核心课程所需要铺垫的基础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从而完成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构建。
  这种构建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了开发过程,可以让学生入学就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知道在这个专业学习必须自主开发一个专业规定的产品或服务,所有的专业课程都围绕如何开发专业选择的系列产品或服务展开,完成学业后,学生能掌握一整套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案和操作过程,当遇到新问题时,能够以此为基础,触类旁通地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自学,实现技能的提升和自我发展,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关照了学生的社会能力。
  三、构建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每门具体课程来实现,因此,构建了人才培养方案,接下来就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课程进行设计,单门课程的设计也即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的设计、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的设计。
  1、构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的“大案例”课程标准
  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课程体系设置了专业能力、基础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类课程模块,专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以“第一课堂”的平台进行,其课程标准以“大案例”为驱动,构建融社会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像从业人员那样进行思考和行动,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的完整性。
  这里所指的“大案例”,也称为“大任务”,是指与构建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真实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开发流程相关的有完整过程的子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制作,是指真实的系列产品(或服务)中工序对应的任务,能像企业下达任务单那样能够按层次或按工序分解的、有一定综合度的大的实际任务,也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有完整过程的真实活动,强调真实性、完整性和融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目的性。
  专业能力课程以完成驱动专业能力模块课程构建的真实系列产品或服务中工序对应的真实、完整的“大任务”为主线,按照完成“任务”的逻辑过程分解出案例模块,再按照完成各自案例模块的过程逻辑进一步分解出实践任务,根据完成实践任务的需要选择理论基础知识,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要求能支撑实践任务的完成,这样就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将理论知识分配到各个实践任务中,彻底以任务为单位来分解知识体系,打破思维定势,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可以在任务的逐个完成过程中来掌握知识,从而解构按照学科知识逻辑的课程内容组织,建立按照任务完成过程来组织、序化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真实、完整任务的紧密关联,真正从“做”的角度来设计课程,达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 学生通过“做”完一个个的实践任务,最终完成专业的系列产品(服务)的制作开发,从而使学生掌握一整套解决专业问题的方案和操作过程,避免理论知识的堆积,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有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会提高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触类旁通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社会能力。
  基础能力模块课程以完成真实、具备完整过程的活动为主线,活动包括竞赛、社会调研、“英语桥”、“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活动过程包括活动项目的确定、活动方案的制定或活动的策划、活动方案的实施、活动的反思或总结等的完整过程,按照完成活动的完整逻辑过程分解出案例模块,再按照完成各自案例模块的过程逻辑进一步分解出实践任务,根据完成实践任务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理论基础知识,重组课程内容,将社会能力的内容融入基础课程中,改变纯知识体系或教材体系的课程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解决了纯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问题,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状态,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构建融社团活动和教师指导于一体的社会能力课程的“课程标准”
  在融社会能力培养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社会能力模块课程,如社团协会指导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等,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模块课程通过第二、三课堂的平台进行,通过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校园内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对第二课堂的各类社团活动、创业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实现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各类社团活动体系化、模块化、项目化,任何活动有项目策划书、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等,搭建一个准社会的舞台,使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技能、社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对第三课堂的社会调研、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整体、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学生利用节假日完成专题社会调查、志愿者、 红色旅游、 三下乡等系列调研专题活动,整体规划顶岗实习活动,分年级设计顶岗劳动、专业顶岗、就业顶岗的螺旋上升的顶岗实习活动体系,并明确分阶段顶岗实习目标,为学生进入真实社会提供通道,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搭建真实社会的平台。社会能力模块课程以学生自主开展活动为主,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社会能力,但为了改变学生活动的无序和盲目性,加强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有序、可控和实效性,融入了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在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善自身行为,提醒学生在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社会能力的可能性,以及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第二、三课堂的活动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能力培养主阵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移民,钱景舫.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0(28).
  [2]焦彩丽,周燕,赵建伟.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 [J].职教论坛,2011(13).
  [3]肖放鸣.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课题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改课题青年项目“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 (编号:ZJC2012014)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龙喜平(1979—),女,湖南涟源人,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