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同心圆”评价模式:评价主体的缺失与补位
【作者】 郑鑫慧
【机构】 杭州市滨江区钱塘帝景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当下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管理者一刀切的现象,家长、幼儿及教师未参与教师评价,三方主体在评价中的角色缺失,导致教师评价过于片面、狭隘。本研究构建“同心圆”评价模式,强调教师评价中家长、幼儿及教师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幼儿园在教师评价中将教师、家长及幼儿真正纳入评价主体中来。
关键词:评价模式;教师评价;评价主体;教师成长
教师考核评价,是指学校以及其它教育机构,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教师资格、权利及义务等,采用量化或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查与评价。
幼儿园教师考核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定时或者不定时的考核可以使幼儿园管理人员能够一定程度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掌握其当下业务能力和水平,了解教师一定时期内在专业上的成长变化,同时也能够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测评及指导,这是能够推动教师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重要途径。考核的结果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它常常与教师的晋升、培训或奖惩挂钩,一方面能够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教师对自我的认知及评价,深深影响教师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 反思:幼儿园评价模式现状
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虽然《纲要》中有明确说明在教师评价中,应该如何采取方式方法及由谁担任评价主体,也对教师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阐述,但事实上,大多数学校仍然有自己的校本评价方式,在这个方式中,评价主体只有三类、两类更或许也只有一类,即管理人员,即每个学校在具体的操作执行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在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是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每个月的月末,每个学期的结尾甚至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会进行一次教师评价,作为工作总结的一种方法,且这类考核评价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有研究者调查表明,在所调查的全部园所中,考核评价不同主体所占比例相差甚远。在考核评价中,让教师参与互评的幼儿园占百分之十一;让教师自己参与评价的幼儿园是百分之八;而同样也是百分之八的幼儿园会让家长参与评价;当然也只有百分之十六的幼儿园会让幼儿参与评价,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幼儿园考核评价主体只有管理者。这样的数据充分说明多数幼儿园在进行教师考核评价时仍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模式,而忽略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导致其他重要评价主体的缺失,这有悖于《纲要》作出的指导性建议,也会对考核结果产生影响,对教师产生不良的影响。
图:幼儿园评价模式现状
二、 构建:“同心圆”评价模式主体的缺失与补位
(一) “同心圆”评价模式“家长”的缺失与补位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那么这个教育目标到底有没有实现或者已经实现的程度如何呢,才是评价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可是该如何衡量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幼儿园的管理者当然无法在短期内观察到每一位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变化,而就算班级的教师也能够全面地觉察每一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却可以,他们可以敏锐的、近距离的感受到孩子在生活中悄无声息的成长,发现幼儿园教师带给孩子的影响。如果说孩子无法完整全面的表达,那么家长当是最有说服力的代言者。
但以上调查显示说明,只有百分之八的幼儿园会让家长参与评价,幼儿园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没有家长的一席之地,他们的声音在对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时销声匿迹。这就反映出幼儿园中家长是评价主体中缺失的重要部分,幼儿园并没有重视到家长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一直倡导家园合作,家长是我们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合伙人”,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配合幼儿园和班级的工作,也意味着接纳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家长作为幼儿园教师评价主体的缺失,让幼儿园的考核评价失去了根本,脱离了宗旨,使得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针对性。
图:“同心圆”评价模式“家长”的补位
(二)“同心圆”评价模式“幼儿”的缺失与补位
虽然由于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有些学者认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不具备对教师的评价能力,因此,忽视幼儿在评价主体中的作用,导致另一评价主体的缺失。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但其教师评价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理所当然,幼儿发展是评定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价值的重要尺度,而幼儿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更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而教育教学行为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图:“同心圆”评价模式“家长、幼儿”的补位
(三) “同心圆”评价模式“教师”的缺失与补位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在一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才最了解教学目的与活动实践之间的关系,也对教育活动过程课堂的生成与预设作出了处理,因此幼儿园教师本身也是自己的评价主体;幼儿园评价通过教师互评,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之间了解班级特色,吸取优秀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特别是同年级段的教师在一起进行沟通讨论,有利于主题间教育教学的成熟。
图:“同心圆”评价模式的构建
三、 参与:“同心圆”模式评价主体补位的教师成长
(一) “家长”补位下的教师成长
家长期待幼儿园教师是富有爱心、耐心的,能够温柔地包容自己的孩子,家长除开放日外,很少能看到幼儿在园状态和教师对孩子的一日教育。但是真正能够感受到教师教育影响的正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家的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嫌弃家里的鞋乱了”、“这些水果我们以前都不吃的,怎么现在一旦都不挑食了”、“现在孩子嘴上尝尝挂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尝试着做了呢”……幼儿在生活中的一点点变化,家长都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也正是生活中的变化才能够让家长看到教师影响的最真实的一面,不是只有看到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能够看到教育,而教育就是体现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可能在饮食、可能在性格等。
管理者评价更看重教育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而家长看中的却是幼儿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受,方方面面的健康与快乐。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评价主体要与幼儿家长成为相互信赖的朋友,善于通过日常观察家长的言行举止反应,随意的聊天交流时聆听幼儿家长的真实的声音和反馈,来评价幼儿的老师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评价中,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家长通过与幼儿园教师交流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孩子的整体发展情况,使家长和教师了解彼此的需要,并促进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同时让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二) “幼儿”补位下的教师成长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倾向和积极态度,是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基础。但现实中幼儿园管理者评价多关注教师在活动设计中给予了什么样的预设目标,该目标是否已经获得,是否有对认知的提升,有语言的发展,有技能的增强,但很少关注幼儿是怎样的获得预设目标这一学习过程及目标是否达成这一过程中儿童的体验,对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尊重和保护不足。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和发展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是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根据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发展情况来评价教育教学的效果,要比评价活动最终效果更为科学合理。
所以整个教育过程中,评价主体通过采用自然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幼儿互动、交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儿童的学习品质以及情感体验等,这样才能够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能够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否能够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究,是否能够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当引导,以确保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 “教师”补位下的教师成长
《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审视教育实践的过程,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也强调幼儿园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他人参与评价的制度,自我评价具有诊断、调节及完善的功能。教师的自我评价活动,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激发教师有效、自主地发展专业素质的内在动机。
另一方面,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都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也是再一次的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教师自我评价渗透到日常评价中,经常性的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定期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不仅要针对教师过去和现在的能力和表现,评价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促使教师以当前自我评价为基础,制定改进办法,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评价指向未来,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总之,教师评价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提高职业认同感,增强职业归属感,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心圆”评价模式,强调管理者、教师、家长及幼儿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四位一体,缺一不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师评价才能够对教师教育教学进行正确解读,以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琪.幼儿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8.
[2]刘志军,王洪席,张红霞.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06):81-85.
[3]毛利丹.教师眼中的教师评价:一个被忽略的研究领域[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07):99-110.
[4]胡静.幼儿园教育情境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4.
[5]孙翠香,范国睿.教师评价政策:美国的经验和启示——以美国中西部地区教师评价政策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03):57-65+56.
关键词:评价模式;教师评价;评价主体;教师成长
教师考核评价,是指学校以及其它教育机构,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教师资格、权利及义务等,采用量化或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查与评价。
幼儿园教师考核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定时或者不定时的考核可以使幼儿园管理人员能够一定程度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掌握其当下业务能力和水平,了解教师一定时期内在专业上的成长变化,同时也能够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测评及指导,这是能够推动教师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重要途径。考核的结果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它常常与教师的晋升、培训或奖惩挂钩,一方面能够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教师对自我的认知及评价,深深影响教师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 反思:幼儿园评价模式现状
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虽然《纲要》中有明确说明在教师评价中,应该如何采取方式方法及由谁担任评价主体,也对教师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阐述,但事实上,大多数学校仍然有自己的校本评价方式,在这个方式中,评价主体只有三类、两类更或许也只有一类,即管理人员,即每个学校在具体的操作执行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在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是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每个月的月末,每个学期的结尾甚至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会进行一次教师评价,作为工作总结的一种方法,且这类考核评价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有研究者调查表明,在所调查的全部园所中,考核评价不同主体所占比例相差甚远。在考核评价中,让教师参与互评的幼儿园占百分之十一;让教师自己参与评价的幼儿园是百分之八;而同样也是百分之八的幼儿园会让家长参与评价;当然也只有百分之十六的幼儿园会让幼儿参与评价,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幼儿园考核评价主体只有管理者。这样的数据充分说明多数幼儿园在进行教师考核评价时仍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模式,而忽略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导致其他重要评价主体的缺失,这有悖于《纲要》作出的指导性建议,也会对考核结果产生影响,对教师产生不良的影响。
图:幼儿园评价模式现状
二、 构建:“同心圆”评价模式主体的缺失与补位
(一) “同心圆”评价模式“家长”的缺失与补位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那么这个教育目标到底有没有实现或者已经实现的程度如何呢,才是评价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可是该如何衡量幼儿的各方面发展?幼儿园的管理者当然无法在短期内观察到每一位儿童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变化,而就算班级的教师也能够全面地觉察每一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却可以,他们可以敏锐的、近距离的感受到孩子在生活中悄无声息的成长,发现幼儿园教师带给孩子的影响。如果说孩子无法完整全面的表达,那么家长当是最有说服力的代言者。
但以上调查显示说明,只有百分之八的幼儿园会让家长参与评价,幼儿园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没有家长的一席之地,他们的声音在对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时销声匿迹。这就反映出幼儿园中家长是评价主体中缺失的重要部分,幼儿园并没有重视到家长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一直倡导家园合作,家长是我们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合伙人”,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中,配合幼儿园和班级的工作,也意味着接纳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家长作为幼儿园教师评价主体的缺失,让幼儿园的考核评价失去了根本,脱离了宗旨,使得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针对性。
图:“同心圆”评价模式“家长”的补位
(二)“同心圆”评价模式“幼儿”的缺失与补位
虽然由于幼儿的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有些学者认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不具备对教师的评价能力,因此,忽视幼儿在评价主体中的作用,导致另一评价主体的缺失。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但其教师评价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理所当然,幼儿发展是评定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价值的重要尺度,而幼儿作为教师教育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更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而教育教学行为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图:“同心圆”评价模式“家长、幼儿”的补位
(三) “同心圆”评价模式“教师”的缺失与补位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在一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才最了解教学目的与活动实践之间的关系,也对教育活动过程课堂的生成与预设作出了处理,因此幼儿园教师本身也是自己的评价主体;幼儿园评价通过教师互评,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之间了解班级特色,吸取优秀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特别是同年级段的教师在一起进行沟通讨论,有利于主题间教育教学的成熟。
图:“同心圆”评价模式的构建
三、 参与:“同心圆”模式评价主体补位的教师成长
(一) “家长”补位下的教师成长
家长期待幼儿园教师是富有爱心、耐心的,能够温柔地包容自己的孩子,家长除开放日外,很少能看到幼儿在园状态和教师对孩子的一日教育。但是真正能够感受到教师教育影响的正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家的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嫌弃家里的鞋乱了”、“这些水果我们以前都不吃的,怎么现在一旦都不挑食了”、“现在孩子嘴上尝尝挂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尝试着做了呢”……幼儿在生活中的一点点变化,家长都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也正是生活中的变化才能够让家长看到教师影响的最真实的一面,不是只有看到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能够看到教育,而教育就是体现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可能在饮食、可能在性格等。
管理者评价更看重教育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而家长看中的却是幼儿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受,方方面面的健康与快乐。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评价主体要与幼儿家长成为相互信赖的朋友,善于通过日常观察家长的言行举止反应,随意的聊天交流时聆听幼儿家长的真实的声音和反馈,来评价幼儿的老师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评价中,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家长通过与幼儿园教师交流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了解孩子的整体发展情况,使家长和教师了解彼此的需要,并促进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同时让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二) “幼儿”补位下的教师成长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倾向和积极态度,是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基础。但现实中幼儿园管理者评价多关注教师在活动设计中给予了什么样的预设目标,该目标是否已经获得,是否有对认知的提升,有语言的发展,有技能的增强,但很少关注幼儿是怎样的获得预设目标这一学习过程及目标是否达成这一过程中儿童的体验,对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尊重和保护不足。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和发展是重要的评价内容,是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根据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发展情况来评价教育教学的效果,要比评价活动最终效果更为科学合理。
所以整个教育过程中,评价主体通过采用自然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幼儿互动、交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儿童的学习品质以及情感体验等,这样才能够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能够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否能够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究,是否能够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当引导,以确保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 “教师”补位下的教师成长
《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审视教育实践的过程,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也强调幼儿园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他人参与评价的制度,自我评价具有诊断、调节及完善的功能。教师的自我评价活动,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激发教师有效、自主地发展专业素质的内在动机。
另一方面,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都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也是再一次的进行理论学习的时候,教师自我评价渗透到日常评价中,经常性的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定期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不仅要针对教师过去和现在的能力和表现,评价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促使教师以当前自我评价为基础,制定改进办法,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评价指向未来,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总之,教师评价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提高职业认同感,增强职业归属感,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心圆”评价模式,强调管理者、教师、家长及幼儿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四位一体,缺一不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师评价才能够对教师教育教学进行正确解读,以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琪.幼儿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8.
[2]刘志军,王洪席,张红霞.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06):81-85.
[3]毛利丹.教师眼中的教师评价:一个被忽略的研究领域[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07):99-110.
[4]胡静.幼儿园教育情境中教师评价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4.
[5]孙翠香,范国睿.教师评价政策:美国的经验和启示——以美国中西部地区教师评价政策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03):57-65+56.